张家港农商银行违规被罚30万,理财与自营投资风险隔离不严引监管关注
关于张家港农商银行被罚款30万元的消息,这通常意味着该银行在理财投资与自营投资的风险控制方面存在问题,未能完全分离这两类投资的风险。以下是对这一事件的简要分析:
1. "理财投资与自营投资的区别":
- 理财投资:主要是指银行代客户进行投资,如代客理财、代客购买理财产品等。
- 自营投资:则是银行自己进行投资,以获取利润。
2. "风险未完全分离的后果":
- 如果理财投资与自营投资的风险未完全分离,可能会导致风险传递,即自营投资的风险可能会影响到理财投资,反之亦然。
- 这不仅会增加银行的风险,还可能对客户的资金安全造成威胁。
3. "罚款的原因":
- 根据报道,张家港农商银行因理财投资与自营投资风险未完全分离,被罚款30万元。这可能意味着该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不足,未能有效控制风险。
4. "对银行的影响":
- 被罚款可能会对张家港农商银行的声誉和经营产生一定影响。
- 银行可能需要加强风险管理,确保理财投资与自营投资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总之,张家港农商银行被罚款30万元的事件提醒我们,银行在理财投资与自营投资方面需要加强风险控制,确保客户资金安全。同时,这也对其他银行提出了警示,要求他们加强风险管理,避免
相关内容:
4月1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苏州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江苏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张家港行,证券代码:002839)因理财投资与自营投资风险未完全分离,被罚款3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半年前,2024年11月7日晚间,张家港行发布公告称,该行独立董事裴平先生的配偶徐炜女士因误操作于近期买入后又卖出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张行转债”,上述交易构成短线交易行为。
2021年1月7日,苏州银保监分局开出的3张罚单便为张家港行敲响警钟。具体来看,张家港行因个人消费贷款流入房地产领域、贷款资金转存银票保证金、同业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等三项违规事由被苏州银保监分局罚款90万元。与此同时,两名相关责任人各自被处以罚款6万元。
据张家港行官网,该行于2001年11月27日正式挂牌,是全国首家由农信社改制组建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3月28日,张家港行披露了2024年年报,报告期内,该行资产总额达2189.0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69%;全年实现营收47.11亿元,同比增长3.75%;归母净利润18.79亿元,同比增长5.13%。
细究来看,张家港行这份看似稳健的财务表现背后暗藏隐忧。
实际上,张家港行营收增速早已出现了颓势。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发现,2020年-2023年,该行营收分别为41.95亿元、46.16亿元、48.27亿元和45.4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87%、10.05%、4.57%及-5.93%,营收增速整体呈下滑之势,2023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营收方面,虽然张家港行2024年实现了正增长。但是作为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该行利息净收入却出现了12.55%的下滑,主要受个人贷款利息收入减少22.85%影响。
净利润方面的增长同样依赖拨备覆盖率的调节。截至2024年末,张家港行拨备覆盖率为376.03%,较上年同期减少了34.57个百分点。
在资产质量方面,张家港行次级类贷款迁徙率较上年提升19.65个百分点至57.06%,可疑类贷款迁徙率上升24.46个百分点至58.64%。另据行业统计,该行2024年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较上年减少42.01%,成为消费贷业务调整幅度最大的区域性银行之一。
二级市场上,截至4月11日发稿时间,张家港行股价报4.08元/股,总市值99.73亿元。
来源:读创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