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去年净利润锐减近四成,全面业务下滑引关注

国信证券去年净利润锐减近四成,全面业务下滑引关注"/

国信证券去年净利润同比下降近四成,各业务均现下滑,这一现象反映了证券行业在宏观经济环境、市场竞争以及监管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的整体态势。以下是对这一现象可能的原因分析:
1. "宏观经济环境":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企业的盈利能力普遍受到冲击,股市表现不佳,投资者信心不足,导致证券行业业务量减少。
2.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更多的金融机构进入证券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证券公司为争夺市场份额,可能会降低佣金率,压缩利润空间。
3. "监管政策":监管政策的调整可能会对证券公司的业务产生影响。例如,监管层加强对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可能会对证券公司的经纪业务、自营业务等产生影响。
4. "投资业务下滑":证券公司的投资业务是利润的重要来源之一。在市场表现不佳的情况下,投资收益可能会下降。
5. "融资业务下滑":证券公司的融资业务包括债券承销、股票承销等。在经济增速放缓、企业融资需求减少的背景下,融资业务可能会受到影响。
针对这一现象,国信证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优化业务结构":调整业务结构,加大对创新业务、高增长业务的支持力度,降低对传统业务的依赖。
2. "加强风险管理":加强对市场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降低风险敞口。
3. "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客户

相关内容:

界面新闻记者 | 刘晨光

界面新闻编辑 |

4月28日,国信证券公布了2022年报。去年,该券商实现营业收入158.76亿元,同比下降33.3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88亿元,同比下降39.81%。

与此同时,国信证券也公布了一季报。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1.63亿元,同比增长39.91%;净利润17.68亿元,同比增长130.42%。

对于去年营收的同比减少,国信证券表示,一方面是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75.77亿元,同比减少24.56亿元和24.48%,主要是财富管理与机构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减少。另一方面,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29.71亿元,同比减少47.11亿元和270.69%,主要是证券市场波动导致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减少。

具体来看,国信证券几个业务类别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财富管理与机构业务方面,实现营业收入83亿元,同比下降22.92%。证券类零售业务方面,截至2022年末,国信证券经纪客户数量超过1400万,托管资产超过 2.1万亿元。金太阳手机证券用户总数突破2000万,微信公众号用户数超过280万。

信用业务方面,2022年末公司融资融券客户数同比增长6.1%,融资融券业务规模为538.9亿元,市场份额连续两年实现增长,融资融券利息收入排名行业第九。2022年末,国信证券自有资金出资的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规模为56.6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8%。

投行业务方面,国信证券完成股票承销项目28.75个,市场份额3.18%,行业排名第8;募集资金295.92亿元,市场份额2.01%,行业排名第10。其中,完成IPO项目14.5个,行业排名第10;完成再融资项目14.25个,行业排名第9。国信证券在大湾区完成主承销项目10家,募集资金70.42亿元,其中IPO项目7家,募集资金53.37亿元。

债券承销方面,2022年公司为深圳地区企业发行债券80只、规模合计960亿元。2022年,公司成功发行17只绿色债券及清洁能源行业公募REITS,规模约480亿元,科技创新债4只,规模约40亿元。

投资与交易业务方面,国信证券共实现营业收入27.47亿元,同比下降62.96%。另类投资业务方面,2022 年,国信资本完成项目投资24个,投资金额14.18亿元,实现6个投资项目的首发上市。在大湾区完成项目投资14个,投资金额10.08亿元,其中完成深圳地区项目投资6个,投资金额4.64亿元。

资管业务方面,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实现收入3.65亿元,同比下降32.54%。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集合、单一、专项等资产管理业务净值规模1352.30 亿元,业务规模较2021 年末下降 8.41%,实现收入3.21亿元,同比上升32.33%。

此外,截至2022 年末,国信证券旗下鹏华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不含子公司)达11141亿元,同比增长848亿元,同比增长 8%。其中,公募规模为8483亿元,同比增长778亿元。

发布于 2025-05-23 08:00
收藏
1
上一篇:新手开户指南,国内前五强证券公司哪家开户体验最佳? 下一篇:国信证券积极响应“海量好基降费让利”号召,助力投资者共赢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