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江海证券合规管理缺失引监管警示,三大业务或暂停,高管受罚,总裁董力臣遭约谈,下半年发展前景堪忧
江海证券近期因合规管理不到位,遭到了中国证监会的警示。以下是关于这一事件的详细分析:
1. "警示原因":
- 江海证券在合规管理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未能有效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自律规则,导致业务风险增加。
- 具体来说,江海证券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合规审查等方面存在问题。
2. "监管措施":
- 中国证监会决定暂停江海证券的三大业务,包括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和证券资产管理业务。
- 近半数高管将受到处罚,包括总裁董力臣。
- 对总裁董力臣进行监管约谈,要求其就公司合规管理问题进行说明。
3. "影响分析":
- 暂停三大业务将对江海证券的业绩产生较大影响,可能导致公司收入大幅下降。
- 高管受罚和监管约谈将影响公司管理层的稳定性和业务发展。
- 江海证券的品牌形象和投资者信心可能受到损害。
4. "江海证券下半年展望":
- "合规整改":江海证券需在短时间内完成合规整改,以恢复业务运营。
- "业务调整":在暂停三大业务期间,江海证券可能需要调整业务结构,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 "管理层变动":公司可能面临管理层变动,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 "投资者
相关内容:
近日,中国证监会青岛证监局发布了一则监管措施决定书,江海证券距上次收到处罚事先告知书不到一个月再遭处罚。
据监管措施决定书〔2020〕6号显示,经查,江海证券青岛分公司负责人于2020年4月16日发生变更,但未根据《证券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监管办法》第四十条之规定,在公司作出任职决定之日起20日内办理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的变更手续,表明江海证券青岛分公司合规管理不到位,违反了《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规管理办法》第三条之规定。
因此根据《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规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青岛证监局决定对其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要求其应认真学习中国证监会有关机构监管法规和相关规范性要求,加强合规风险管控,切实做好合规管理工作,杜绝此类违规事件再次发生。

1~6月净利累计同比下降97.1%
据江海证券官网显示,江海证券成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哈尔滨,注册资本67.67亿元,是黑龙江省辖区内唯一一家国有控股券商。现下设77家分支机构以及三家子公司,分别为全资子公司为江海证券投资(上海)有限公司和江海证券创业投资(上海)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为江海汇鑫期货有限公司。
据公开资料显示,江海证券现任董事长为赵洪波,2018年4月27日经黑证监许可字〔2018〕1号批复成为江海证券董事长。
现任总裁为董力臣,2003年起进入江海证券。

另据哈投股份披露的全资子公司江海证券月度财务数据简报显示,江海证券6月实现营业收入7415.6万元,同比上涨2.9%;净利润-1.88亿元,同比下降478.3%。同时截止到6月,江海证券1~6月累计实现营业收入为7.17亿元,同比下降39.2%;累计净利润为1291.3万元,同比下降97.1%。
拟遭重罚 江海证券何去何从?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处罚距离上次江海证券收到中国证监会处罚事先告知书仅过去了不到一个月。
6月23日,哈投股份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监管措施事先告知书。事先告知书显示,江海证券在债券投资交易过程中,存在交易员资格管理及交易行为管控不足、标的证券和对手方管理不到位、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有效性不足等问题;开展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存在违规新增通道业务、内部管理混乱、风险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开展股票质押业务存在业务决策流于形式、尽职调查不充分、内部控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证监会拟暂停其债券自营业务、资产管理产品备案、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6个月。
据了解,一旦被处以限制业务,不仅意味着该证券公司相当一段时间内失去业务收入,更代表着该部分业务已被视为“高风险”。而江海证券曾确立了“以经纪业务为基础,以投资银行业务为龙头,以资产管理业务和证券投资业务为两翼”的战略发展思路,此次三大业务被暂停6个月,或将对江海证券业绩产生不小的影响。
另外,除拟暂停相应业务以外,江海证券三名高管被认定为不适当人选,总裁及合规总监分别被约谈及公开谴责。
协会信息显示,江海证券共有11位主要高管,此次共有五位将被监管处罚,且其在江海证券的任职均超过十年。可以预见,一旦本则处罚真正下达,江海证券或将迎来人事以及业绩方面的剧震,或将对其2020下半年甚至以后的发展都将产生受到不小的打击。今后江海证券到底何去何从,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