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立医疗携手44家金融机构调研,汇丰前海证券、山西证券、中邮证券等共襄盛举

开立医疗携手44家金融机构调研,汇丰前海证券、山西证券、中邮证券等共襄盛举"/

开立医疗接待了44家机构的调研,其中包括以下知名证券公司:
1. 汇丰前海证券 2. 山西证券 3. 中邮证券
这些机构的调研可能旨在了解开立医疗的业务模式、市场前景、财务状况等方面的信息。通过调研,这些机构可以评估投资开立医疗的潜在价值和风险,并为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以下是关于这些机构的简要介绍:
1. 汇丰前海证券:汇丰前海证券是汇丰银行与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共同发起设立的一家综合性证券公司,业务范围涵盖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资产管理等。
2. 山西证券:山西证券成立于1988年,是一家全国性综合性证券公司,业务范围包括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资产管理、融资融券、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等。
3. 中邮证券:中邮证券成立于2002年,是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控股的一家全国性证券公司,业务范围包括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资产管理、融资融券等。
此次调研有助于开立医疗加强与各机构的沟通与合作,提升公司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未来的业务发展奠定基础。

相关内容:

>2025年5月16日,开立医疗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5月14日接待汇丰前海证券、山西证券、中邮证券、华创证券、深圳市康曼德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等44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开立医疗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5人,为公司董事长陈志强,总经理吴坤祥,董事会秘书李浩,财务总监罗曰佐,证代吴坚志。调研接待地点为公司会议室、深圳市福田区香格里拉酒店。

据了解,2024 年受国内行业政策因素及加大战略投入影响,开立医疗业绩阶段性承压,但对 2025 年保持乐观预期。自 2024 年第四季度起,国内医疗设备更新逐渐起量。公司发布多项重磅产品,新产品线发展态势良好,四条产品线已布局完成,随着高端化战略推进将迎来更稳健未来。

据了解,国内医疗行业受政策影响速度下降,但需求长期向好,公司在低谷期保持战略定力。设备更新项目的获批招标落地比例不高,剩余部分将陆续落地,会带来增量,但可能使行业毛利率走低。集中采购项目增加会加快优胜劣汰,头部品牌和国产品牌市占率有望提升。

据了解,2024 年公司微创外科产品线业务收入增长,预计 2025 年有望缩小亏损。心血管介入产品线尚处投入阶段。公司硬镜业务有优势和潜力,应对竞争激烈有多项策略。公司坚持“设备+AI”策略,在超声和内镜领域的 AI 方面均有产出和投入。

调研详情如下:

董事长陈志强先生发言:2024 年受国内行业政策因素及公司逆势加大战略投入影响,公司业绩阶段性承压,但基于公司业务布局及市场研判,公司对2025年保持乐观预期:

一、自2024年第四季度起,国内医疗设备更新逐渐起量,今年前四个月终端医院的医疗设备招标采购金额大幅增长,预示行业开始复苏;

二、近一年多来,公司在超声、内镜、外科领域发布了多项重磅产品,包括超声80/90 平台、内镜HD-580 及HD-650系列产品、外科三合一(4K、3D、荧光)高端腔镜系统,2025年是公司产品的大年,多项高端产品将显著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

三、公司微创外科、心血管介入两条新产品线发展态势良好,预计2025年营收将快速增长,有望减少对利润的压力;外科与心血管科属于医院核心科室,行业空间巨大,新科室的开拓有助于重塑和提升公司品牌形象,并为公司创造新的利润增长引擎。

目前,开立医疗的超声、消化与呼吸内镜、微创外科、心血管介入四条产品线已布局完成,逐步实现 "内科+外科"、"设备+耗材"、"诊断+治疗"的产品线布局,构建了中长期的产品线矩阵,随着高端化战略的持续推进,公司将迎来更加稳健的未来。

问:基于医疗行业集采、医保控费等政策,投资者信心不足,未来哪些方面会有契机改善整体健康医疗行业市场环境和信心?

陈总:从宏观层面看,在人口老龄化,居民健康意识增强、积极参与疾病早筛早诊早治,以及国家和社会对孕产安全与胎儿健康更加重视、需要有更多更好的设备检测等背景下,中国和全球对医疗行业需求增加的趋势不会变,这是信心的基本盘。

过去两年来,国内医疗行业受政策因素影响,发展速度下降,但不改行业需求长期稳健、行业发展长期向好的局面。公司在行业的低谷期保持战略定力,逆势加大投入,扩招人才,坚持高比例研发投入,布局多产品线,推动产品高端化,保持产品力与团队领先,这是公司稳健发展的基础。

问:国内设备更新项目的进度,以及对医疗设备行业的影响?

答:设备更新政策宏观上是到 2027 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25%以上。2024年,关于国内医疗设备更新项目,全国各省市都发布了规模较大的采购计划,但直至 2024年底,获批后最终招标落地的比例不高,剩余部分将在 2025 年陆续落地,叠加上2025 年新批的更新项目,会为医疗设备市场带来相当增量。

从目前已实施的部分设备更新集中采购项目看,个别项目最终中标价格较低,尽管短期内集中采购项目占全市场采购的比重不高,但可能成为国内医疗设备行业整体毛利率走低的信号。对此,公司积极予以应对,公司在多年前就制定了高端化、多产品线的发展战略,每年投入高比例研发费用,不断在细分领域推出具有领先性的产品,为公司应对现阶段市场环境提供良好支持。集中采购项目的增加,将加快行业优胜劣汰,未来各细分领域的行业集中度会继续上升,头部品牌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在此过程中国产品牌市占率也会有所提升。

问:公司微创外科和心血管介入两条新产品线何时能够盈亏平衡?

答:2024年,在市场环境不利的情况下,公司微创外科产品线业务收入取得 30%的增长,2025 年一季度中标更是取得超过翻倍的增长,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公司预计 2025年微创外科业务收入将取得较大同比增长,业务线全年亏损额有望缩小。公司微创外科业务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研发、市场投入较大,随着收入规模快速增长,预计业务线实现盈亏平衡的时间越来越近。

心血管介入产品线,目前尚处于战略投入阶段,在售产品较为单一,公司已在该领域布局新的产品,预计未来建立多产品组合后,该业务线的盈利情况将有所好转。

问:如何应对硬镜领域竞争激烈的问题?

答:

1、国内硬镜领域进口品牌占比高,尽管国产品牌众多,但普遍规模较小,市场格局较为分散,公司现阶段参与正当其时;

2、公司打造微创外科"智荟"手术室,产品组合包括腹腔镜、周边设备、能量平台、手术器械及显示设备等,并推出超腹联合、双镜联合、多镜联合等独特解决方案,得到临床的广泛好评。公司微创外科产品的产品力及产品组合在硬镜领域具备较强的优势;

3、公司硬镜业务在过去几年保持较快增长,去年同比增长 30%达到1 亿收入,今年一季度中标实现翻倍增长;2024年公司硬镜在上海华山医院、上海交大瑞金医院实现装机,以上代表公司硬镜业务的潜力。

问:AI对公司产品以及医疗设备行业发展的影响?

答:目前 AI在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减少医生的工作负担方面有较大帮助,如公司内镜 AI,具有实时智能质控功能,医院对医生做内镜检查有质控要求,需要完成较多的截图、存图工作,AI可帮助完成,降低医生的工作量。不同厂家对 AI的定位可能存在差异,公司作为设备厂家,对 AI的定位是瞄准临床的"最后一公里",紧密结合临床,显著提高医生的诊断效率并为医生减负。未来随着 AI的发展和成熟,AI将能发现医生识别不到的病灶,减少漏检,发挥出媲美高年资医生的作用。

公司坚持以医疗设备为核心,实施"设备+AI"的策略。目前,公司在 AI 领域有三十余名专职研发人员,在超声和内镜领域均有所产出:

内镜领域:公司已初步研发独立 AI软件,具有 AI实时智能质控,针对上消化道,监测检查完整度防漏检;针对下消化道,监测退镜速度,进行清洁度评分、息肉检测,辅助医生提升检出率。

超声领域:产科 S-Fetus 获得 AI产品注册证,具有中晚孕切面质控及自动测量功能;妇科智能 S-GYN2.0 具有生殖健康、妇科检查、产后康复等 AI解决方案。基于超声图像的肝包虫 AI辅助诊断解决方案,能有效帮助医生提升肝包虫的鉴别率,成果发表在柳叶刀数字医疗期刊。

公司将持续保持对"设备+AI"的投入,打造更符合临床需求的设备。

本文源自金融界

发布于 2025-05-23 11:20
收藏
1
上一篇:山西证券9月4日撤销两营业部,券商密集撤点现象引关注 下一篇:开户即享免费投顾服务,盘点多家证券公司优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