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娃自制“封条”守护压岁钱,父母说服他的理财智慧理由,八成你也听过!
6岁孩子自制“封条”守护压岁钱的故事,通常反映了父母与孩子之间关于金钱管理和责任感的交流。以下是一些父母可能会使用的说服理由:
1. "培养责任感":“压岁钱是长辈对你的祝福,你自己保管可以培养责任感,学会对自己的财物负责。”
2. "学会延迟满足":“把压岁钱保存起来,等到一定的年龄或者有特殊需要时再使用,这样可以让你学会等待和珍惜。”
3. "理财启蒙":“你可以把这些钱存起来,以后我们可以一起学习如何理财,比如存银行、买国债等。”
4. "建立信任":“你自己保管压岁钱,说明你是一个值得信任的孩子,将来我们也会更信任你。”
5. "避免浪费":“压岁钱是辛苦钱,我们不能随便花掉。要学会珍惜每一分钱。”
6. "树立正确价值观":“压岁钱不是用来随意花掉的,我们要用它来做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帮助别人、投资自己等。”
7. "家庭规则":“这是家庭的规矩,每个人都要遵守。你愿意成为遵守规则的孩子吗?”
8. "榜样力量":“你看爸爸妈妈也是这样做的,我们把工资存起来,为家庭和生活做打算。”
通过这些理由,父母既教育了孩子如何正确对待金钱,也传达了家庭的价值观念。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
相关内容:
来源:齐鲁晚报
2月12日大年初一
青岛6岁男孩上上(化名)
把自家的柜子
用白色胶带封了起来
这是什么迷惑行为?

仔细一看
不仅把柜子封了起来
还附上了本尊的照片
以及笔迹稚嫩的字条:
“不nóng tōu XX de qián
(不能偷XX的钱)”

难不成这也是一个
压岁钱总被妈妈没收的孩子?
据说事情是这么回事
上上(化名)说
那个柜子里有6000元压岁钱
“我问哥哥偷不偷我的钱,
哥哥说偷,晚上偷。”
加之妈妈告诉他
“我的钱就是她的钱。”
上上(化名)担心被弄混
更担心这笔钱的安全
于是自制“封条”将它们锁了起来
最终,
妈妈和哥哥保证不再打它们的主意
并且劝说这笔钱以后可以用来“娶媳妇”
最终获得了孩子的同意
将柜子“解封”
要说藏压岁钱
孩子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只不过是心疼自己磕的那些头啊
2月11日,在江苏徐州
老人开玩笑“磕得越响给钱越多”
晚辈把不锈钢盆都磕瘪了
孩子奶奶看到孙子磕头
赶紧起身一脸的心疼
2月11日,山西运城
老人家端坐在椅子上
面前放着个倒扣的不锈钢盆
家里的孩子们轮番上前磕头拜年

孩子们一边磕头
一边向老人道出新年祝福
“新年好”
“长命百岁”
“早生贵子”

孩子们一头下去
脑门儿磕到铁盆底部发出一声脆响
家人们在旁边乐开了花
2月12日,江苏苏州
14岁男孩先磕瘪了盆拿到红包后
还想多要压岁钱于是开始磕花生
最后开始磕核桃
称磕碎一个核桃给10元钱
最后弟弟磕碎十几个
额头上起了个包……

2月13日,淄博
小姨对外甥女说磕一个头给一百元
于是外甥女加速磕头
本来小姨准备了600元
磕6个头就可以了
可是孩子疯狂磕了16个
小姨又多掏出1000元

过年对孩子们来说
除了吃喝玩乐
最开心的要数拿压岁钱了
但是往往只是钱在手里过一下
就被一句“妈妈替你存起来”要走了
而为了拿到孩子们的压岁钱
父母们也是煞费苦心
白天那斗不过你
晚上还斗不过你吗
小样你还太嫩了
考试划重点:
小孩的钱要放在大人身上
小孩不能带着钱去玩耍
回家后要自己上交给妈妈
(爸爸得数一下好不好 )
看到不同家中的小故事,
很多网友也都开始回忆起
自己小时候过年时讨红包的情景。





也有些网友说,
孩子的压岁钱都是父母帮忙保管,
从银行开户到长大以后买车......
这些钱都好好地存着。

还有一些网友分享了
自己是如何处理给孩子的压岁钱:
小朋友会记账,
留给他自己保管也不担心。

有一部分网友还认为,
孩子、父母共同管理
也是一种合理的方式。

当然,
不同地区给的压岁钱金额也不同,
比如广东,
就是“压岁钱界”的一股清流,
据说5块、10块也很常见,
而有些省份给的红包就非常大,
基本能把人钱包“掏空”的那种;
有的地区给到高中或者大学毕业、
孩子能独立挣钱时,
有的地区不管多大年纪都可以领压岁钱……

那些年被妈妈“保管”的压岁钱
都要回来了吗?
来源:半岛都市报微信综合潇湘晨报、新闻夜航、时间视频、新闻、都市快报、抖音、新浪微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