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小心!女子被骗36万,此类骗局已发生多起,警惕!
这种情况下,提醒公众注意网络安全和防骗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建议和信息,可以帮助人们避免类似的诈骗:
1. "提高警惕":接到任何要求转账、汇款或提供个人信息的要求时,都要格外小心。
2. "核实信息":在做出任何财务决策之前,务必核实对方的身份和信息的真实性。
3. "不要轻信陌生电话":尤其是那些声称是银行、公安局或快递公司等官方机构的人员,要求你提供敏感信息或转账的,很可能都是诈骗。
4. "不要点击不明链接":不要随意点击短信、邮件或社交媒体上的不明链接,这些链接可能含有病毒或恶意软件。
5. "保护个人信息":不要轻易将个人身份证、银行卡号、密码等敏感信息透露给他人。
6. "安装安全软件":在手机和电脑上安装正规的安全软件,定期更新,以防止恶意软件的侵害。
7. "学习防骗知识":通过官方渠道学习如何识别和防范各种诈骗手段。
8. "及时报警":一旦发现自己可能遭遇诈骗,应立即报警,并提供相关证据。
9. "宣传防骗知识":将防骗知识分享给家人和朋友,共同提高防范意识。
10. "关注官方信息":关注当地警方或相关机构的官方公告,了解最新的诈骗案例和防范措施。
如果已经发生诈骗,受害者应尽快采取以下措施:
- 立即联系
相关内容:
案例
网遇“优质男”被骗36万元
不久前,市民林女士在一交友软件上认识男子刘某。刘某聊天时嘘寒问暖,展示的照片又阳光帅气,不禁打动了她。此后,刘某还“无意间”透露自己在金融行业的“成绩”,这让她倍感倾心。很快,她答应与对方交往。
一天,刘某以经营外贸电商店铺为由,提供资金让林女士下载网址开户,帮忙“走账”避税。第一次,她试着充值3000多元,两天后提现4600元。随着充值金额越来越大,她每次都顺利提现更多,于是对刘某渐渐放下戒心。
后来,刘某提出要“走账”18万元,这一次,他找借口让林女士先垫资。两三天后,她发现提现不了,被客服告知因信用分不够,需要再充值36万元。她发现自己只有18万元左右,遂联系刘某,对方表示自己可以提供18万元。就这样,她又将18万元存入平台,最终还是提现不了。这时,她才感觉被骗,于是报了警。
解析
套路老旧却“温柔”难挡
“这就是近年来席卷各地的‘杀猪盘’典型案例。”泉州市反诈骗中心民警介绍,此前全国各级反诈骗中心、公安机关高频率发布“杀猪盘”诈骗的预警及案例,但仍然有不少单身人士受骗。
泉州市反诈骗中心民警详细分析了目前“杀猪盘”的诈骗套路。
第一步: 物色目标、打造人设。诈骗分子通过各种网络社交工具物色诈骗对象,再根据作案对象的情感需求,打造适合的“人设”与受害人交流。
第二步: 获取信任、建立关系。诈骗分子根据固定的剧本套路,利用甜言蜜语对受害人进行无微不至的关心,通过聊天、朋友圈掌握并迎合受害人的爱好、习惯,令感情迅速升温,在网络上建立恋爱关系。
第三步: 诱导投资、大量投入。建立关系以后诈骗分子便会利用受害者的信任向其推荐诈骗团伙自己搭建的博彩、投资类平台,以自己掌握漏洞、能控制后台为由怂恿一起投资。指导受害人投入小额资金试水,令其少量获利,利用贪念不断培养和加深受害人“赌徒心理”。
第四步: 无法提现、销声匿迹。当受害人逐渐投入大量资金后,就会发现平台无法提现。骗子还会诱骗受害人继续充值,谎称可以提现,目的就是榨干受害人身上“最后一滴血”。
提醒
网络投资推荐一律拒绝
“对网友或网恋对象推荐的投资、炒币、网络赌博、刷单等要保持警惕,一律拒绝。” 泉州市反诈骗中心民警提醒,网上交友需谨慎,不要被骗子的花言巧语与表面行为所迷惑,务必认真核实甄别对方身份,不能对方说什么、炫什么就信以为真;守紧自己的钱袋子,不要轻信稳挣不赔、低投入高收益的理财局;不要有侥幸心理,以为对方会心慈手软,跟你谈真感情,一旦发现疑似骗局的苗头,及时报警。
此外,个人银行卡和电话卡不得出借、出租、出售给他人使用。不要轻信陌生链接、不扫描不明二维码、不下载不明APP,避免陷入诈骗陷阱。
记者:廖培煌
通讯员:白炯昕
实习生:洪铮铮
来源: 泉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