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缓和之际,A股为何未现连续大涨之谜解析
关税缓和后,A股市场没有出现连续大涨,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市场预期":市场对于关税缓和的预期可能已经在前期的股价中得到了体现。如果市场预期关税问题已经得到解决,那么这一消息可能不会带来额外的股价上涨。
2. "基本面因素":A股市场的涨跌不仅仅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还受到公司基本面、宏观经济、政策导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果这些基本面因素没有发生显著变化,那么单靠关税缓和可能不足以推动市场连续大涨。
3. "外部环境":尽管关税问题有所缓和,但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摩擦、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依然存在,这些因素可能对市场情绪产生负面影响。
4. "资金面":资金面紧张或流动性不足也可能导致市场难以出现连续大涨。例如,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张、外资流出等。
5. "投资者情绪":投资者情绪的变化也会影响市场走势。如果投资者对于关税缓和的预期不高,或者对其他因素(如宏观经济、公司业绩等)的担忧增加,那么市场可能难以出现连续上涨。
6. "监管政策":监管政策的变化也可能对市场产生影响。例如,监管层对市场炒作行为的打击、对某些行业或领域的调控等。
总之,A股市场没有出现连续大涨,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投资者需要关注各种因素的变化,综合判断市场走势。
相关内容:
这两天最大的新闻,莫过于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中美双方互相大幅降低了之前加征的关税。
美国今年以来对中国加征的145%关税中,91%的报复关税取消,24%的对等关税暂缓90天,而20%因芬太尼问题加征的关税和10%的全球普适关税继续。

可以说,此次谈判达成协议的速度、关税的降幅都明显超过了此前市场的预期。
因此在5月12日联合声明发布后,虽然A股已经收盘,但A50、港股以及纳指期货直线拉升。
不过,由于市场对关税缓和已有预期,超预期关税下降幅度的消化时间比较快。
5月13日,港股明显回调、A股也高开低走。
关税缓和这么大的利好,为什么没有连续大涨?
本次会议取得实质性进展,不仅下调了关税税率,而且争取了90天的谈判窗口,但后续仍然存在两个不确定性:
(1)特朗普的政策会不会反复?
上一轮中美贸易冲突,同样在2018年底、2019年初进入到一轮战略缓和期,双方元首在阿根廷G20峰会会谈后,达成90天“协议停战”,冲突开始降级,市场大幅反弹。
但是,至2020年初正式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前,中美谈判还是经历了两轮波折:
2019年8月初,特朗普再度宣布对中国加征关税,2019年9月,中美同意于10月开启高级别谈判,此后冲突降级。
当前阶段,类比哪个阶段更合适?
如果是2019年初,则意味着后续仍可能出现重大反复,市场的波动不会小,以A股为例,上证综指当时从年初2500点左右底部反弹至3200点以上,但此后2季度和3季度,中枢围绕3000点震荡。
如果是2019年底,则市场面临的政策冲击会更小。
鉴于特朗普政策反复是常态,以及当前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压力可控,不排除后续谈判还会出现波折的风险。
(2)后续关税对经济负面冲击还会不会大幅体现?
在今年之前,美国对华的关税约为11.5%,所以在联合声明发布后,最新的关税水平约为11.5%+10%(全球普适关税)+20%(芬太尼关税)=41.5%。
如果忽略4月以来波折的过程,仅就上述关税税率本身来看,仍然是不低的,对经济有影响。
因此,今年2季度包括中美在内,需求端不足的影响是否开始体现,对市场走势将尤为重要。如果在抢进口、抢转口、情绪等支撑下,经济数据在5月、甚至6月仍维持平稳,对风险资产来说或很有利,第二波行情可期。
相反,市场会逐步从情绪主导的逻辑回归基本面导向。
有这两大不确定的存在,加上A股本身已基本修复4月初美国加征关税造成的跌幅,部分资金止盈造成市场震荡。
往前看,5月份A股的利好因素或依然颇多。(详见《“红5月”可期?这儿有7个信息》)
除了“中美贸易关系缓和”已经兑现了以外,A股今年一季报净利润增速由负转正出现拐点,基本面显著改善。
单季度净利润增速
数据来源:Wind
加上降准降息等支持性政策不断出台,A股的“红五月”或依然值得期待。
主要参考资料:
中信建投证券《中美经贸声明点评:像2019年初,还是年底?》202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