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暴涨10倍!揭秘竟有如此神奇理财产品?
这样的理财产品听起来非常吸引人,但实际上,任何在短时间内实现如此高额回报的理财产品都存在极高的风险。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情况:
1. "高风险投资":可能是投资于高风险的股票、加密货币或其他高风险资产,这些资产的价格波动性很大,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上涨,但也可能迅速下跌。
2. "庞氏骗局":这种情况下,早期投资者的回报是由后来投资者的资金支付的,而不是投资本身产生的利润。这种模式最终会崩溃,一旦资金链断裂,所有投资者都会损失。
3. "市场操纵":可能是通过操纵市场来推高价格,但这种行为是非法的,一旦被发现,不仅会面临法律制裁,投资者也会遭受损失。
4. "虚假宣传":有些理财产品可能通过夸大其词或提供虚假信息来吸引投资者。
在考虑这样的理财产品时,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
- "风险评估":任何投资都存在风险,特别是那些承诺高额回报的投资。在投资之前,仔细评估风险是否在你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 "监管机构":查看该理财产品是否受到监管机构的监管,并确保其合法合规。
- "透明度":了解投资的具体细节,包括资金的使用方式、潜在的风险和回报。
- "专业意见":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咨询财务顾问或专业人士的意见。
总之,对于声称能在短时间内实现高额回报的理财产品,要保持警惕,避免盲目跟风,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相关内容:
这样的理财产品
你敢买?!
记者近日
从湖北省宜昌市公安局获悉
面对群众遭遇162万元诈骗损失
该市五峰县公安局与时间赛跑
一周时间
赶赴贵州、江苏、陕西等6省7市
全链条打掉非法引流、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跑分、卡商卡农、洗钱
5个环节6个犯罪团伙
先后抓获50名犯罪嫌疑人
并关联全国16省40地市电诈或相关案件50余起
今年5月22日,家住五峰的陈女士走进当地派出所咨询,怀疑被骗162万元。
陈女士介绍,3月23日11时14分,她接到“162号段”陌生电话,对方自称理财顾问,推荐某某资源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
自从关注公众号,进入聊天群,陈女士几乎每天都在群里听课,“一位老师讲大道理和人生哲学,另一位老师讲股票、风险防范等专业知识”。
5月8日,一位号称宋老师的“专家”推荐一款某平台发行的新币。
陈女士开户后,申购了162万人民币的新币,且全部中签。10天锁仓期结束后,她欣喜地发现,涨了1155.47%。
5月21日,陈女士申请卖出,却被告知账户被冻结。只有新开海外账户才能提现,前提是打款15万元到平台开户。
“陈女士家庭并不是大富大贵,这笔受骗款其中还有80万元,是找朋友东拼西凑的。”五峰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严浩介绍,这是五峰境内发生的首起百万元电诈案件。
办案民警梳理资金去向,发现162万元巨款被转入外地某国际贸易公司后,仅用几分钟就被划分成7笔转入7个账户,接着层层分级,7层资金穿透,最终落到全国50多个私人或企业账户。
在省级反诈专家指导下,办案民警逐点逐线梳理,逐渐掌握该案完整的境内涉诈犯罪链条,其中包含非法引流、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跑分、卡商卡农、洗钱5个作案环节,6个犯罪团伙。
5月29日,五峰警方精锐尽出,近百名侦查员分多个小组,分赴全国各地开展案件攻坚,最终查扣冻结380万元赃款,其中包含部分陈女士受骗资金。
诈骗分子是如何获知陈女士的联系方式的?办案民警通过陈女士接到的“162”号段进一步深度研判,一个藏身在贵州贵阳的引流团伙进入警方视线。
5月30日,五峰县公安局副局长蒋中成带领60余名警力,秘密来到贵阳。通过前期研判确认,该市某商业区一栋高层写字楼内,以传媒公司为幌子的引流团伙藏匿在此。
随后,办案民警突袭写字楼内两个窝点,现场抓获正在实施电话引流的犯罪嫌疑人30余人,并查获大量话术本,以及100余部手机、手机卡等作案工具。
侦查员介绍,该引流团伙从境外上家手中接“任务”,包含上家批量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其中就有陈女士电话号码。
据悉,该团伙以推荐股票投资理财为由,忽悠受害人添加微信好友,转而拉入境外诈骗集团组建的微信群。专案组还打掉一个专为该团伙提供电话卡、银行卡的专业卡商团伙。
目前,该案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记者刘志月 刘欢 通讯员 杨静航
来源: 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