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股票交易接口将向私募机构全面放开,开启金融市场新篇章

券商股票交易接口将向私募机构全面放开,开启金融市场新篇章"/

券商股票交易接口对私募放开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这通常意味着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 "政策支持":这可能表明政府正在鼓励私募基金行业发展,通过放宽交易接口限制,提高私募基金的市场参与度和竞争力。
2. "市场开放":放开交易接口意味着私募基金将有更多的机会直接接入券商的交易系统,这将有助于提高交易效率和透明度。
3. "风险管理":私募基金能够直接接入交易接口,有助于它们更好地进行风险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4. "增加流动性":私募基金参与交易将增加股票市场的流动性,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发展。
5. "促进创新":私募基金通常具有创新意识,它们的参与可能会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具体来说,这一举措可能带来以下影响:
- "提高私募基金的投资效率":通过直接接入券商交易系统,私募基金可以更快地完成交易,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 "降低交易成本":直接交易可能减少中间环节,从而降低交易成本。
- "提升市场竞争力":私募基金能够更灵活地参与市场,提升其竞争力。
- "促进市场公平":私募基金作为市场参与者之一,其参与有助于市场的公平竞争。
当然,这一政策的具体实施细节和影响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观察和分析。

相关内容:

前,有量化私募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有券商前来沟通时称,券商股票交易接口有望放开,不过尚待最终确认。业内人士表示,对于量化私募来说,这是重大利好。另有私募人士指出,虽然据业内消息,首批放开的是量化私募,但所有希望整合交易系统的私募都存在对券商股票交易接口的需求。

业内人士表示,从提升量化基金活跃度角度来说,仅有股票交易量的提升是不够的,对冲工具也很关键。多位私募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希望股指期货交易规则进一步优化,期待期权等新产品的推出。

量化私募或迎关键利好

“15日,有券商表示,希望我们把交易账户开到他们那儿去。他们说,已有放开股票交易接口的消息。如果确实放开,会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北京一家量化基金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券商股票交易接口能否真正放开还需等消息。不过,16日恒生电子高开,看来市场对此已有反应。

一家百亿级私募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下半年之前,各家私募都有自己的交易系统,对接各自券商的PB端口,从而把所有产品都放进交易系统,实现一键分发下单,有利于风险控制。但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期间,场外配资横行,不少人利用交易系统实现杠杆配资,再接入券商PB系统,这样券商无法有效监控,也不利于监管部门统计杠杆数据。所以,2015年监管部门停止了私募、信托等产品接入券商PB端口。

这给量化基金带来了较大影响。好买基金研究总监曾令华表示,量化基金普遍交易换手率较高,但没了接口,交易优势随之丧失。

“同时带来的一个问题是,一家公司几十只产品,每天都需打开券商交易端下单,就需要几十个交易界面,压力很大,也不利于风控。”上述百亿级私募人士说。

因此,在业内人士看来,一旦券商股票交易接口放开,将给量化私募带来利好。珠海南山领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治平分析,这意味着量化私募系统直连券商将重新可行,有助于提升股市流动性,促进交易制度设计与国际接轨。对于量化私募尤其是高频交易策略来说,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冲击成本对于策略的有效性非常关键。

千亿级增量资金可期

对其他市场参与者而言,增量资金值得期待。一位量化基金经理表示,向量化私募开放券商股票交易接口将提升二级市场交易量和活跃度,尤其是一些以中短线为主的量化基金交易频率高,交易量大。“之前接口切断后,他们的产品都没法做,大量资金撤出市场。如果能重新放开,预计新增资金至少在千亿元级别。”他说。另有一组数据指出,2017年量化交易日均交易额超过700亿元,约占A股交易总额的15%。

一家量化基金公司总经理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随着市场成交量放大,业绩有望增厚几个点,基金规模也会放大。”

上述百亿级私募负责人称,虽然根据业内消息,首批放开的是量化私募,但券商股票交易接口不仅量化私募需要,所有希望整合交易系统的私募都有需求。因此,从促进资本市场发展、激发市场活力的角度来说,私募希望在更大范围放开接口。

对此,招商证券分析,放开的范围有可能是私募整体,而非仅针对量化私募。实际上,低频量化和传统主动私募也难以区分。此外,券商对于接口的放开应该已有充分的讨论和准备,只等“发令枪”打响。

中泰证券分析,如果此次券商交易接口重新对私募开放,意味着自2015年以来券商外接系统的首次放开。从未来政策演进趋势来看,金融开放是大势所趋,金融创新或逐步得到推动。

期待对冲工具再添利器

“从提升量化基金活跃度的角度来看,仅有股票交易量的提升是不够的,对冲工具也很关键。”北京盈创世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韩冬说。

2018年12月,中金所第三次优化股指期货交易后,股指期货活跃度进一步提升。一方面,成交量和持仓量整体上移,从2018年11月30日到2019年1月16日,IF、IH和IC三大合约的总成交量分别增长约50%、30%和70%;持仓量分别增长约20%、10%和30%。

此外,冲击成本得到改善。“最近一次股指期货交易规则优化后,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程序化交易的滑点明显下降,盘口可支持的资金量明显放大。”资深量化投资人士冯永昌表示。

富善投资表示,股指期货交易规则优化对市场中性策略产品有非常积极的影响。一方面,贴水有所收敛,当前IF、IH合约基本维持稳定的正基差,IC当月也时常有正基差的机会,这将明显降低机构使用股指期货作为对冲工具的成本。另一方面,随着手续费下调以及成交量放大,买一和卖一价差相比之前也有较大改善,同样降低了交易成本。此外,随着股指期货保证金的下调,当前对冲产品的期货保证金占用率下降,整体仓位因而有所提高,产品预期收益率进一步提升。

在运用对冲工具方面,机构还有什么期待?富善投资表示,一是希望进一步降低股指期货的平今仓手续费,这将进一步改善股指期货的流动性;二是希望丰富对冲工具的种类,推出更多指数期货或期权工具,如果能推出个股相关的对冲工具就更好了。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部分ETF期权新品种正在积极准备中,推出时间渐近。

来源:中证网

发布于 2025-05-23 18:56
收藏
1
上一篇:券商交易接口助力量化私募,有望全面放开,开启行业新篇章 下一篇:股市实行注册制后,散户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