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本型”理财产品退潮,投资者面临风险加剧挑战?

“保本型”理财产品退潮,投资者面临风险加剧挑战?"/

“保本型”理财产品消失,并不意味着投资风险普遍增加,而是理财市场逐渐走向成熟和规范化的体现。以下是一些分析:
1. "风险与收益平衡":传统的保本型理财产品通常意味着投资者承担较低的风险,但相应的收益也较低。随着金融市场的成熟,投资者对于风险和收益的平衡需求更高,因此一些金融机构开始推出更多元化的理财产品,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
2. "监管政策调整":监管机构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逐步取消了部分保本型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使得投资者更加关注产品的风险和收益。
3. "投资理念转变":随着金融知识的普及,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认知逐渐提高,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和收益最大化。因此,一些原本追求保本的投资者也开始转向风险适中或偏高的理财产品。
4. "多样化投资选择":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投资者可以选择更多样化的理财产品,如股票、债券、基金、信托等,这些产品在风险和收益上更加灵活,能够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5. "风险控制能力提升":金融机构在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不断加强,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安全的投资环境。
总之,虽然“保本型”理财产品消失,但投资者仍然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同时,要关注产品的风险和收益,理性投资。

相关内容:

文 | 刘晓忠

进入2022年,人们打开各大银行的手机APP发现,保本型理财产品不见踪影,都成了净值型理财产品,且所有理财产品都在显著位置进行了风险级别标识。


这一变化源自2018年4月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管局联合印发《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这一实施业已三年多的《资管新规》,为金融机构设定了三年多过渡期,让其全面清理保本型理财产品,2022年是保本型理财产品完成历史使命,退出市场的元年。


在银行理财产品面世15年来,老百姓普遍将其看作是存款替代品。保本且比存款收益率更高,成为了人们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朴素认知。


于是,“不能保本”四个字让不少网友格外敏感,也让很多人产生了不小的疑惑——以后理财产品该怎么买?其实,这是一种由合成归谬带来的认知偏差。


银行理财产品与存款有本质上的不同。存款是银行对储户的负债,完全纳入银行表内资产负债表,且存款受到存款保险制度保障,属于“刚性兑付”。


银行理财产品则不同,其在法律关系下,理财产品购买者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关系是信托关系,银行代客理财收取的是中介服务费,而非借贷款利差等。说白了,买理财产品,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其不负有刚性兑付义务,客户需要自负盈亏,承担一定风险。


而传统的银行保本型理财产品能给人们以保本型定位,主要源自其一直采取资产池运作、滚动发行、分离定价等方式,使传统理财产品只要不出现流动性风险,都具有一定的保本保息能力。当然,这是一种风险后置、收益前置的模式,在现实中给人一种银行理财产品保本保息的固化思维。


之前银行为何在宣传和运作中模糊银行理财产品与存款的关系,主要是因为储户存款属于银行表内负债,属于刚性兑付,存款到期银行需要还本付息,而理财产品银行在法律上不负有刚兑义务,一旦发生风险,损失最终还是要客户来承担。


说白了,所谓“保本型理财产品”从一开始就不存在。从法律意义上来说,银行推出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对购买者是不公平的,因为投资者获得的收益与其承担的风险是不对称的,很多投资者也没有相应的风险承担能力。这也是《资管新规》要打破“刚性兑付”的根本原因。


那么,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退出历史舞台,会对普通人的理财产品产生怎样的影响?


首先是风险意识的培养。刚兑打破后,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显性化了,其实是有助于培养投资者的风险意识的,投资者会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风险可承载能力,慎重决定自己的投资选择,避免了过去保本型理财产品在最终风险承担者上的模糊化处理。


其次,推动居民财富管理的专业化,防范居民金融资产的风险敞露。理财本质上是一种风险管理,《资管新规》全面实施,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推出历史舞台后,理财的敞口风险在普通人面前敞露出来后,普通人缺乏专业风险管理经验和能力下,就需要专业的理财规划师为其提供专业的服务,以降低理财风险、提高理财收益。


比如专业人士会根据人们的风险偏好、风险可承载能力等,为人们提供相应风险等级的风险资产配置策略,保障人们的金融资产安全。


总之,保本型理财产品退出历史舞台,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型回归,并不意味着老百姓金融投资的风险提升。正相反,这一现象有助于促进广大客户的投资趋于理性,实现更好的风险管理和保值增值服务。




编辑|李勤余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布于 2025-05-23 20:46
收藏
1
上一篇:并购重组概念股梳理,深度解析部分潜力股投资机会 下一篇:工商银行保本型理财,值得信赖的投资选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