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进炒股“财富中心”陷阱重重,骗局揭秘让你防不胜防!
拉进炒股“财富中心”骗你没商量,这句话揭示了一种常见的金融诈骗手段。以下是对这种诈骗方式的分析和防范建议:
1. "诈骗手段分析":
- "虚假宣传":诈骗分子通过社交媒体、论坛、微信群等渠道,发布虚假广告,声称能够带领投资者快速获得高额回报。
- "诱导投资":他们以“内部消息”、“专业指导”等为由,诱导投资者加入“财富中心”。
- "虚假平台":诈骗分子搭建虚假的炒股平台,承诺高额回报,但实际上是骗局。
- "洗脑式营销":通过不断洗脑,让投资者相信他们的投资策略,进而投入大量资金。
2. "防范建议":
- "提高警惕":遇到声称能快速获利的投资机会时,要保持警惕,切勿盲目跟风。
- "核实信息":在投资前,要核实投资平台和投资顾问的合法性,可以通过官方渠道查询相关信息。
- "谨慎操作":不要轻易将资金转入陌生账户,尤其是那些声称需要缴纳保证金、手续费等费用的账户。
- "寻求帮助":如果发现自己可能遭遇诈骗,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寻求法律援助。
总之,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要保持理性,提高风险意识,切勿轻信虚假宣传,以免造成财产损失。
相关内容:
中国发展网(通讯员 李春龙)河南平顶山报道 6月26日,从河南省平顶山市公安局东工人镇分局获悉,该局干警主动出击,深挖犯罪线索,远赴深圳市,打掉一电信诈骗犯罪集团,刑事拘留43名犯罪嫌疑人,缴获电脑50余台。
6月中旬,东工人镇分局接到辖区唐某报警。唐某说,他平时在同花顺炒股,一个自称是“同花顺客服”的女子给唐某打电话,让唐某加了一个微信号,然后被拉进了一个微信群,微信群里有人自称是炒股高手,每天在微信群里分享炒股经验。唐某信以为真,观察一段,他随即跟风炒股,投入7万余元,跟着这些“炒股高手”在所谓的直播间炒股,不到一个星期,唐某投入的7万余元钱就赔了个干干净净,唐某感觉自己可能受骗了,于是立即报警。
案件侦办大队负责人张海卿了解警情后意识到,唐某可能陷入了电信诈骗,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电信诈骗集团。东工人镇分局立即向平顶山市公安局犯罪侦查支队反诈中心进行案情汇报,并在犯罪侦查支队的指导下开展警情研判。
在平顶山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指导、协助下,张海卿带领侦查员,奔赴千里之外的广东深圳,和当地警方取得联系后,开展案件侦查。
经查,联系唐某的那个微信号为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鑫宇浩有限公司女员工高某所用。该公司涉嫌以冒充“东方财富”等证券公司的工作人员骗取客户信任,后将客户拉进微信群以炒股的名义骗取客户资金。


在深圳警方的协助下,侦查员很快确定了鑫宇浩有限公司的具体位置。该公司共有员工有50多人,平时大门紧锁,戒备森严,内部员工凭指纹和密码信息出入。
深入了解公司详细情况后,东工人镇分局立即调集20余名精干警力,前去支援,伺机抓捕。
6月21日上午,张海卿带领侦查员控制了这家公司外出的一名员工,突击进入,将鑫宇浩有限公司总经理温某及52名人员全部进行了控制。
经审讯查明,总经理温某对外以销售红酒做掩护,实施电信诈骗犯罪活动。该公司在招聘网站,大量散布招工信息,招收年轻男女,底薪3200元。公司共招收到51名员工。随后,组织40余名业务员利用虚拟拨号器,随机拨打大量群众电话,按照公司下发的话术材料与群众通话,千方百计骗取客户信任,与客户互加微信,然后将客户拉入特定微信群,诈骗客户资金。
据公司员工王某交代,他是江西人,到深圳打工。进入公司工作后,逐渐熟悉了业务。组长分给员工每人一个呼叫器,随机拨号。王某说,平均随机打200个电话,会拉进来一个人,每拉进1到5人,每人提成3元,5人以上,提成5元不等。员工每拉进一人,总经理温某得到150元,随后再进入下一个环节。王某拉进来人后,任务完成,主动退群。
骗取唐某7万余元的高某也被警方一并抓获。
目前,东工人镇分局已对涉嫌电信诈骗犯罪的43名犯罪嫌疑采取刑事拘留措施,案件线索及查证工作正在进一步办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