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打新秘诀,这个小技巧常被忽视(附本周10只新股申购攻略)
在股票市场中,打新(即申购新股)是一种常见的投资策略,许多投资者都希望能够通过申购新股来获得超额收益。以下是一些可能被大家忽略的打新技巧,以及本周即将申购的新股指南:
### 被忽略的打新技巧:
1. "关注行业趋势":选择处于行业上升期或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公司进行申购。
2. "研究公司基本面":除了行业趋势,还要关注公司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管理团队等。
3. "合理分配资金":不要将所有资金都投入到一个新股申购中,分散投资可以降低风险。
4. "注意申购时间":在申购时间段内,确保资金充足,以免错过申购机会。
5. "关注中签率":中签率高的新股可能意味着竞争不那么激烈,但也要注意不要因为中签率低而放弃。
6. "了解发行规则":不同公司的新股发行规则可能有所不同,如网上申购、网下申购等,要提前了解。
7. "注意资金使用效率":打新期间,合理安排资金使用,避免因打新而影响其他投资计划。
### 本周10只新股申购指南:
请注意,以下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申购情况以官方公告为准。
1. "新股名称":A公司
- "申购日期":2023年X月X日
- "申购代码":12345
相关内容:
作者:唐维
新股犹如女神,苦苦追求而不可得。而本周,又有10位“女神”降临A股,能不能得到,就看运气如何了。
本周的申购表请收好。
截至当前数据,本周共有10只新股可以申购(不排除“插队”情况),周二没有,周一、周三各两只,周四、周五各三只。其中,沪市、深市均为5只。
从表中可以看出, 周三发行的利群股份,申购上限达到5.2万股,周五发行的坤彩科技,申购上限3.6万股,相对而言,中签概率较大。这两只个股都属于沪市。
此前宏源证券曾做过一个统计,沪深两市的询价新股数相差不大,但募资规模却差距悬殊,以2016年全年为例,沪市募资规模体量大约为深市的2倍左右。也就是说,从打新的绝对收益来讲,沪市优于深市。
这就回到我们之前反复强调的,打新股即不存在所谓“黄金时间表”,也不存在人为操作,只是一个概率问题。如果非要说有什么技术,那就是“分账户”。
网上申购的上限为发行量的千分之一。除了极少数的大盘股,绝大部分新股的申购上限在2万股以下。也就是说,市值20万可对大部分新股顶格申购了。
以一个网上发行数为2000万股的个股计算,千分之一是2万股,按照市值一万元可配售1000股计算,顶格申购仅需20万的市值。即使你有50万的市值,也仅能按20万市值申购2万股。其余30万的市值就白白浪费了。那怎么办呢?
答案是开多几个不同名的账户。假如你的50万市值是分布在3个不同人的账户当中,那么,你就可以申购5万股了。中签的概率瞬间提升!
根据之前新股发行情况来看,沪深两个市场中,单个市场市值在10万以内不需要分账户(浪费的情况很少,且多为超小盘股中签率极低)。单个市场超过20万以上的话,可平均分配,或以20万为单位分账户。实在匀不开的话,那就多配沪市,因为沪市大盘股多。
由于沪市一个配号为1000股,打新收益相对较高。IPO新规以来,打新收益在10万元以上的新股,绝大多数为沪市的个股,比如“15万元俱乐部”的三位成员,吉比特、兆易创新、汇顶科技均来自沪市,收益分别达到167870元、160530元、158580元。深市仅有富瀚微上榜,凭借55.64元的高发行价,上市后收获了14个涨停,打新收益达到120175元。
数据来源:同花顺
单纯从打新角度而言,多配沪市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时报君还是认为,不要为了打新而刻意配市值,毕竟中签率下降是大势所趋,宜将打新当作炒股的副产品,平常心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