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号转网尝鲜必看,小心“解绑”陷阱,通信诈骗新套路已现

携号转网尝鲜必看,小心“解绑”陷阱,通信诈骗新套路已现"/

携号转网作为一种便民措施,允许用户在不更换手机号码的情况下更换运营商,但近期出现了一些利用携号转网的新诈骗套路,需要用户提高警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携号转网诈骗套路及防范措施:
1. "冒充运营商客服": - 诈骗者会冒充运营商客服,以携号转网为由,诱导用户进行操作,从而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或验证码。
"防范措施": - 确认来电是否为官方客服,可以拨打运营商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核实。 - 不要轻易提供个人信息、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2. "诱导用户解绑第三方应用": - 诈骗者会以携号转网需要解绑第三方应用为由,诱导用户在不明链接或应用中进行操作。
"防范措施": - 不要点击不明链接或下载不明应用。 - 在解绑第三方应用时,确保操作是在官方渠道进行。
3. "虚假优惠活动": - 诈骗者会以携号转网为契机,推出虚假的优惠活动,诱导用户参与。
"防范措施": - 对于任何优惠活动,都要保持警惕,核实其真实性。 - 不要轻信所谓的“内部优惠”,避免上当受骗。
4. "冒充银行或支付平台": - 诈骗者会冒充银行或支付平台客服,以携号转网为由

相关内容:

源:读特

消费者期待多年的携号转网正式在深圳落地,市民可以为自己的手机号任意选择通信运营商吗?

读特记者实地调查走访多方发现,携号转网之前先“解绑”很重要,通信诈骗不法分子的“新套路”需要多加警惕。到11月28日下午6时,尝鲜转网成功的市民不足千人。同时,各家运营商纷纷提升老用户服务积极“留人”,没有转网的用户也是携号转网的受益者。

实地探访:

“说转就转”需要各种解绑

读特记者致电三大运营商客服热线,询问“携号转网”如何办理,各家客服人员均表示,现在无法线上办理,必须去运营商旗下自营的营业厅,渠道合作伙伴开办的合作营业厅无法办理,具体可选择就近营业厅致电询问。

“说转就转”能顺利实现吗?在全市多处营业厅跑了一遍,读特记者看到部分营业厅对携号转网的告知和指引并不显眼,需要消费者主动询问,部分运营商的官网和手机App也有类似情况。

读特记者实测发现,用户想携号转网需要先解绑诸多增值类业务,比如参加过流量赠送、家庭短号、校园短号等等,都无法“一键式”转网。同时,套餐、捆绑宽带未到期导致无法转网,是现场办理市民遇到的普遍问题。

“套餐赠送的流量、通话时长我都不要了,可以现在转网吗?”市民薛廷轩在营业厅询问,被工作人员告知还需要取消港澳台及国际漫游功能,但由于系统原因暂时无法取消,何时能取消也暂无确定时间,他有点失望。

深圳网友纷纷反映,用户的手机号如果捆绑家庭宽带、会员赠送服务未到期等情况也会影响携号转网办理。

省通信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本月26日,全省携号转网用户总数达4314。三大运营商内部人士透露,深圳的携号转网总体较平稳,没有出现大批用户咨询办理转网的情况,目前全市合计转网成功的用户不到千人。

市通信管理局相关人士指出,目前部分运营商的服务工作没有完全到位,市民遇到因绑定相关服务或套餐期限等问题不能携号转网,可要求运营商工作人员明确指引帮助取消对应的业务,加快实现携号转网。如有用户办理时遇到非正常阻碍,可致电工信部热线010-12300投诉。

工信部通信管理局副局长鲁春丛透露,目前全国已形成503个监管队伍,即将组建8个检查小组分赴各省监管携号转网实施情况。

尝鲜指南:

五个条件具备可转网

采访中,多位市民向读特记者反映,去办理携号转网感觉像“撞墙”。不少深圳网友分享办理受阻经过,纷纷表示资格审核、操作指引让人摸不着头脑。

读特记者采访通信管理部门、三大运营商、多位业界人士了解到,只要同时满足以下五个条件时,市民就可以携号转网:第一,在原来的运营商处已进行实名制认证,如果号码登记在单位名下,需要将号码过户至自然人名下,再申请携号转网;第二,手机号码处于正常使用状态,不能存在停机、挂失、欠费等状况;第三,与原运营商结清已出账的通信费用,如果有未出账的费用(例如国际漫游费用等),可以与原来运营商约定缴费时间和方式;第四,与原运营商没有签署协议约定在网期限,已签署的需要接触在网期限限制;第五,距离最近一次携号转网已满120个自然日。

拥有靓号的市民,如果要携号转网,要注意靓号开户时签署的在网协议,在网期限、是否约定转网有违约金等是重点。按照工信部相关规定,靓号转网没有额外限制,三大运营商应确保转入后实现新老用户同权,靓号转入不应该有最低消费限制,应由消费者自行选择。

转网时手机卡应该能正常使用。在天津、海南等省市试点时,部分用户反映携号转网后无法正常上网或充值。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全面启动携号转网工作以来,已完成1800多项系统建设改造,目前携号转网技术完备。如出现问题,消费者可拨打转入方运营商客服热线要求解决。

同时,市民进行携号转网时,应检查手机制式是否与新转入的运营商网络匹配,如果是运营商定制机或者优惠购机的,应检查确认;如是全网通手机则无此类问题。此外,市民打算转出前,可查询现有手机账户积分,兑换相应权益后再转网。

携号转网之后,会不会影响接收各类认证短信?大部分情况不会,但不能排除个别应用服务商的短信服务异常。遇到这种情况,市民可联系运营商和对应的应用服务商处理。三大运营商内部人士透露,目前大多数的行业短信和第三方服务已实现短信与转网同步,还有少量应用服务提供商还未按照工信部的要求进行改造,系统暂时辨识不了转网用户,导致不能正确选择短信发送通道。中国信通院党委书记李勇表示,三大运营商已采用“兜底转发”方式,发错的短信由运营商采用网间转发功能解决,中国信通院正推动更多第三方应用服务企业直联携号转网数据库,进一步保证短信接收。

知名通信学者付亮指出,预计全国实施后,携转比例将处于较低水平,但此举可推动运营商改变“重新轻老”的用户经营模式,主动提升老用户服务,优化老旧套餐。

警惕被骗:

诈骗套路更新需提高警惕

携号转网刚刚全国实施,通信诈骗不法分子随之出现“新套路”。警方已接到报案,有用户接到自称是运营商客服的来电,说携号转网申请已经通过,并发来短信,要求用户进入网站再次填写个人信息,骗取信息后,用户1万多元现金被转走。

如果市民接到陌生号码短信称,更换运营商后短信通道变更,可能导致收不到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发送的短信,要求登录短信附带的网址完善个人信息。千万不能相信,不要点击短信中的网址,如有疑问,可拨打深圳防诈骗热线81234567报警或咨询。

国家公安部刑侦局最新发布紧急预警,全国已发生多起诈称携号转网以骗取钱财的案件,提醒消费者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银行账号等,运营商客服不会引导用户进行转账操作。

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5.99亿户,同比增长2.9%,其中4G用户占比79.4%。

演进回顾:

携号转网历时13年终普及

我国携号转网历时13年终于普及,携号转网自2006年提出,2010年11月22日第一批试点省市天津、海南启动,2014年9月20日第二批携号转网省市江西、湖北、云南启动实施。截至2019年11月26日。天津、海南、江西、湖北、云南5省市完成携号转网用户316万人次,占5省市用户总量的1.8%。

编辑 曹亮

发布于 2025-05-24 03:26
收藏
1
上一篇:手机“靓号”合约期竟达2099年?揭秘变相收费背后的真相…… 下一篇:开户时间满两年计算起点揭秘,创业板佣金是否与主板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