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僵尸库”困境,部分立体车库如何重焕生机?

破解“僵尸库”困境,部分立体车库如何重焕生机?"/

“僵尸库”是指部分立体车库长期闲置、利用率低,甚至出现安全隐患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城市化进程中较为普遍,破解“僵尸库”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政策引导": - 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老旧立体车库进行改造升级,提高其使用效率。 - 对于闲置的立体车库,政府可以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或者税收优惠,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改造和运营。
2. "技术改造": - 对“僵尸库”进行技术升级,如引入智能停车系统,提高车库的自动化程度,降低运营成本。 - 改善车库内部环境,如增加照明、通风设施,提升用户体验。
3. "市场运作": - 通过市场手段,合理调整停车费用,根据地理位置、车库状况等因素制定差异化的收费标准。 - 推广共享停车模式,将多个小区、商业区的车库进行整合,提高利用率。
4. "宣传教育": - 加强对停车文化的宣传,提高公众的停车意识和规范停车行为。 - 增强车库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提升车库服务质量。
5. "法律法规": -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长期闲置、不合规的立体车库进行整治,确保其符合消防安全、建筑安全等要求。 - 对于恶意闲置、违规操作的停车场,依法进行处罚。
6. "社区合作": - 鼓励社区与车库管理

相关内容:

为了缓解停车难题,几年前不少城市的小区和医院建了立体车库,这对节省空间、补充城市车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车辆的外廓、尺寸、重量都发生了变化,一些原来的立体车库已无法满足停放要求。还有不少立体车库闲置多年,存在钢架锈蚀、机油泄漏、坠落等风险,让车主想停不敢停。立体车库“被弃用”的局面该如何破解?

停不进、不敢停

部分立体车库被闲置

在北京市石景山区的某小区地下车库,记者看到,两层的停车场中,独立的停车位屈指可数,大部分是机械式立体车位,而上层车位有不少是空的。

在上下车位的中间位置,有标明可停放车辆的尺寸:车长不能超过5米,宽度限制在1.8米,高度一层被限制在1.7米,二层则不能超过1.55米,车重不能超过两吨。

有位车主向记者表示,买了新车后不敢停,只能把之前的老车停在车位上。“对照了一下我的行车证,新车的宽度只比车库的要求窄了6厘米,我的车停进去两侧只有3厘米的空余,一旦有偏差,就会刮一下,或者碰到反光镜。”

位于北京东三环的一家写字楼,B3停车场也采用了机械式立体车位。一位刚停好车的车主表示,立体停车位使用起来很不方便,除非实在没地方才会停进去。

立体车库维护成本高

管理方弃用上层车位

机械式停车设备是特种设备,需要有资质的人操作,并且要定期维护保养。除了车主不愿意停,后期维护和使用的高成本也让管理方产生弃用的想法。

浙江一家商场在建设之初,同步建成了100个双层立体车库,启用后可以满足200辆车的停放需求,然而商场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核算后他们并未启用立体车库的二层。但为了确保一层车位的正常使用,他们还是会根据相关要求做好维护保养工作。

负责人介绍:“厂家每个季度都要来做保养、做检测,平时的维保检修也会有,一年要花费六七万元,需要约6个人维护。”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浙江的一家医院。后勤负责人张主任说,医院设置有地上常规车位和立体车位两大类,其中114个立体车位日常并没有全部启用。

张主任算了一笔账:医院总共有机械车位296个,二层有车位114个,实际在使用的是78个,利用率68.4%。医院的车位是满足患者需求的,如果派安保人员专门去启用机械车位,需要投入6个安保人员,成本相对比较高,收益不能覆盖安保人员的支出。

新能源车难适应老车库

立体车库的出路在哪?

目前立体车库适用的《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于2015年出台发布,2016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对停放车辆的外廓尺寸及重量给出了建议。

在湖北省停车行业协会会长孙晓波看来,跟十年前相比,市民现在用车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舒适型的SUV、新能源车多了,这些超重、超宽、超长的车辆多了以后,有很多不适应。现在车主不敢用也不敢停,有些车确实开不进去。”

记者梳理发现,当前,全国多地正在根据自身机动车发展趋势,按照国家配建标准测算停车位缺口。江西抚州第一人民医院建设了一座现代化立体车库,车库内的机械设备可以快速地将车辆运送至相应的停车位。

某机械制造企业公司常务副总王承介绍,一般的升降平移式车库,一个车位的建设成本在1.3万元左右,而智能车库一个车位的建造成本是6-7万元,相比于一般的立体车库,智能车库能够实现人车分离。

王承说:“现在有AGV的汽车搬运机器人。原来停车场的通道里不能停车,现在外面出入口就有AGV的汽车搬运机器人过来接车子,整个停车场可以做到全封闭,而且还可以架高一层,司机不用开下去了。取车时,只要通过按键发出指令,就可以把车送到门口。”

此外,为了解决车辆尺寸超过立体车库标准的困局,王承表示,立体车库设计也在考虑对新能源汽车车重、充电等方面的适配。

孙晓波认为,机械式立体车库目前还是提供停车泊位的有效措施,建造一个平面停车位,需要较大的面积,而机械式立体车库则需要相对较少的面积。建设立体车库,需要根据场地条件选择最合适的机械车库库型,新建或改建的立体车库可以往智能化方向发展。

“老旧立体车库尽可能利旧改造,完全废除的损失太大。要多建设智能化程度比较高的产品,比如像AGV机器人搬运,还有垂直升降、垂直循环等,将来跟无人驾驶的车辆才能够匹配。”孙晓波说。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发布于 2025-05-24 03:50
收藏
1
上一篇:五款硬盘盒热力对决,铁威马、绿联、优越者、奥睿科与阿卡西斯性能大比拼 下一篇:精准掌握增值税处理,股票买入价格判断是制胜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