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走你就走”,17岁男孩怒言出走,三天暴走90公里,背后故事引深思
这个故事反映了一个家庭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冲突。以下是对这个事件的简单分析和建议:
1. "事件分析":
- "原因":爸爸说“要走你就走”这句话可能是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说的,可能是对儿子的某种不满或失望。
- "后果":这句话可能对17岁的男孩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导致他选择离家出走,以逃避现实。
2. "建议":
- "沟通":家庭中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家长和孩子应该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避免使用伤害性的语言。
- "理解":家长需要理解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可能会经历的心理和生理变化,耐心倾听他们的烦恼,给予关爱和支持。
- "心理辅导":如果孩子离家出走,家长可以寻求专业心理辅导,帮助孩子走出心理阴影,重建亲子关系。
- "安全第一":在寻找孩子过程中,要注意孩子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3. "总结":
家庭和谐是每个人成长的重要环境。在面对矛盾和冲突时,家长和孩子应共同努力,学会理解和包容,以实现家庭关系的和谐。同时,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关爱。
相关内容:
来源:钱江晚报
原标题 17岁男孩负气离家出走三天从绍兴徒步到宁波

“要走你就走!”由于爸爸的一句气话,12月15日傍晚,17岁男孩小张从绍兴市上虞区负气离家。而后的三天三夜,身无分文的他暴走了90多公里路。
“16日下午两点多,我们接到孩子家人的报警求助,这时距离孩子出走已经有20多小时。”绍兴市公安局上虞分局百官派出所民警朱俊杰说。而后的三天两夜,从绍兴上虞到余姚再到宁波海曙,各地警方轮流接力,在监控里追寻着这个男孩的踪迹,四支救援队伍也沿着男孩的轨迹不断向前。
随着监控定位与男孩实际位置的不断接近,昨天上午11点多,大家终于追上了小张的脚步。此时,他已徒步至宁波市海曙区章水镇。
昨天下午,钱报记者在宁波市公安局海曙分局章水派出所看到了小张。黑色羽绒服的帽子盖着头,他神情恍惚,双手冰凉,双腿已经累得站不稳,一直闭眼趴在桌子上。
过去的这三天三夜,身无分文的他是怎么度过的?步履不停地去过哪里?又要去哪?从监控及孩子与亲属的对话中,我们还原了一个倔强少年浪迹天涯的线路。
12月15日下午5点,和父亲争吵过后,小张赌气离开绍兴市上虞区百官街道外严村的住所。他从四川老家来绍兴不到半年,人生地不熟,只好上了附近的龙山待了两个多小时,而后下山沿着主路往前。这晚彻夜下雨,路经一个草莓棚,他进去躲了一夜雨,吃了不少草莓。
16日早上6点多,小张在草莓棚醒来,再次出发。
上午9点33分,他跨越绍兴和宁波的交界,进入余姚。吃过淋雨徒步的苦,他去附近村里捡来了一套求生工具——雨衣、鱼钩和一捆麻绳,还拿了根鱼竿当作登山杖。他沿着山路一直走,晚上在山上的庙里过了一夜,还生起了火。
17日早上7点多,拄着鱼竿,提着一袋工具,他继续向前走。12点多,他穿越余姚,进入宁波章水镇,脚步慢了下来,这晚他找了个破房子住下,醒来后继续走走走。
18日上午11点左右,郑家村村民发现了他。
其实,18日凌晨两点多,章水派出所的民警就在监控中发现小张曾经过派出所门口的通远路,往郑家村方向步行。凌晨3点,警方在郑家村范围展开巡逻,并在唯一的出镇口设立卡点,同时发动郑家村村民一起寻找。
“我们赶过去时,他还拄着鱼竿虚弱地往前走。”民警说,当时这孩子已经精神麻木了,只知道往前走,问他什么都沉默不语。
面对焦急寻找他的家人,小张依然不肯多说。“他只说自己已经好几天没睡过好觉了,又听不懂当地人的话,找不到东西吃,这几天都是摘路边树上的野果子吃。”小张的姐姐张裙说,弟弟平时就性格倔强,应该还在和爸爸赌气。“他可能就是想宣告,‘我不需要你们,自己走回去’。”张裙推测,弟弟想自己走回老家四川,但又找不到方向。
从绍兴上虞到宁波章水,足足91公里的路,而小张其实还没打算停下来。“这孩子毅力惊人,离家出走这么远的,我们还是头一次遇到,好在,人给追回来了。”朱俊杰感慨道。
“这熊孩子太能走了,野外生存能力也特别强,我们准备马上把他招为队员。”上虞蓝天救援队队长杜永墙在一旁打趣。
所幸,少年出走三天,归来依然平安。(记者 张蓉通讯员 段晓鹏 叶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