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重不详隐患多,一口价黄金售后套路深!市场监管总局提醒,选购黄金务必明确计价方式
克重不详、售后套路多,这是近年来一些消费者在购买一口价黄金时遇到的问题。黄金作为一种贵重的投资和装饰品,其克重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实际价值。以下是市场监管总局对这类问题的提示和建议:
1. "明确计价方式":在购买黄金时,消费者应首先明确产品的计价方式。一口价黄金可能指的是按照一定金额购买一定数量的黄金,而非按照克重计价。了解这一点对于消费者来说至关重要。
2. "核实克重":在购买前,消费者应向商家询问并核实黄金的克重。如果商家无法提供克重信息,或者克重不明确,消费者应谨慎考虑是否购买。
3. "了解售后政策":在购买黄金时,了解商家的售后服务政策非常重要。一些商家可能存在售后套路,如克重不符、退换困难等问题。消费者在购买前应仔细阅读并了解售后服务条款。
4. "选择正规渠道":为了保障自身权益,消费者应尽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黄金。正规渠道的商家通常会提供详细的商品信息、正规的发票和售后服务。
5. "保留证据":在购买黄金时,消费者应保留好相关证据,如购买凭证、商品图片、交易记录等,以便在出现问题时维护自身权益。
市场监管总局提醒消费者,在选购黄金时,要关注以下几点:
- "了解计价方式":明确是一口价还是按照克重计价
相关内容:
国际金价再创历史新高。截至3月14日,周生生、老庙黄金价格均已突破900元/克。其中,周生生足金饰品价格为907元/克,老庙黄金足金金价已达905元/克。
随着金价飙升,社交媒体上兴起了“买奢侈品不如买金首饰”的说法,不少消费者用脚投票,黄金首饰店铺门口大排长龙。
然而,黄金热潮的另一面,市场乱象滋生,黄金首饰“售前”与“售后”都存在着陷阱。比如,有消费者在购买“一口价”产品时,被刻意隐瞒黄金克重,在购买后遇到售后问题时,又被频频引导“以低换高”,本想退换维修,却被“补了差价”。
“我们这款手链不是按克重卖的,是一口价的款式,不标明克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广州地区的多家金店内都听到了类似的介绍。
黄金珠宝首饰零售主要采取两种计价方式,一种是以克计价,产品上既标注克重,也标上工费,购买时以克重乘以当日金价计算总售价;另一种是按件计价,也就是“一口价”销售,这种“一口价”黄金饰品工艺通常较为复杂,产品直接标明售价,克重作为辅助信息。
记者综合各类消费投诉记录和线下实地走访发现,不少消费者在进一步询问“一口价”黄金首饰克重时遇到了阻碍,金店销售人员对“一口价”商品的克重闭口不谈已成为业内普遍现象。
在中消协发布的《2023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中,曾点名“黄金珠宝首饰”及“一口价”黄金投诉。中消协表示,关于“一口价”黄金的投诉主要在:“一口价”黄金计价模式不透明,经营者在销售时故意隐瞒黄金首饰克重或置换限制条件等,存在诱导消费、价格欺诈等问题。
“一口价的款式是不标明克重的,很抱歉我们无法告知。”记者在广州市天河区一家周六福店铺内听到了店员这样的回复,而在翻看产品标签时,也并未看到标签上有产品克重的标注。在同商场另一家黄金品牌周生生店铺内,记者发现“一口价”产品的克重信息虽然有注明,但被“隐藏”在了产品标签的第二页,需要翻看才能找到。
广州地区的何女士也遇到了类似现象。3月9日,她在广州市天河区一家中国黄金店铺购买黄金饰品,同样被店员隐瞒了商品的克重信息,回家后查看质保单才发现克重,经计算,何女士以1150.06元/克的价格购买了一口价黄金,而当日店内黄金首饰报价为857 元 / 克(工费另计)。
在投诉平台上,关于“被刻意隐瞒克重”的投诉还有很多,不同地区、不同品牌,套路却相同,颇有“屡禁不止”的态势。


这并不符合关于黄金等贵重商品的售卖规定。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安县市场监管局的一则案例显示,2024年9月10日,执法人员曾到两家黄金珠宝店开展检查。经查,其中一家黄金珠宝店待售的部分足金戒指等首饰标识牌上只有产品名称、价格等信息,没有标注重量;另一家黄金珠宝店把标识牌上的克重信息隐藏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九条、第十条的规定,执法人员责令上述两家黄金珠宝店在销售黄金等贵重商品时,要主动告知黄金克重并出示克重标签,在质保单、销售单上必须标注黄金克重。

“套路满满”的售后
在一些黄金店铺内,不仅售前信息不透明,售后也套路满满。有多位因商品出现质量问题而去维修、退换的消费者表示,在售后过程中遇到了引导加价消费的情况。
2024年年初,小南在广东揭阳一家周六福门店以2700元购入了一条“一口价”黄金手链。2025年2月,佩戴了两年的手链从卡扣处断裂,小南去到当时买手链的店铺,想要把手链送厂返修。令她感到意外的是,店员表示“这种细链条手链即使返回工厂修了,之后也还是很容易断,不如换款合适。”
而具体的换款政策是,“兑换商品售价必须比原商品溢价30%”。也就是说,想要换这条2700元的手链,小南需要挑选一款价格至少在3510元以上的商品,并补足差价。“店员说返厂维修修不好,只能换款,而换款就要多掏钱,这不就是变相卖货吗?”小南并不满意这种售后解决方式。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周六福品牌不同地区、不同分店的换款政策并不一致,还有一些地区周六福店铺的换款政策甚至要求兑换商品售价必须比原商品溢价40%以上。
一位广东中山市消费者向记者表示:“在周六福店铺购买黄金时,店员说一口价产品后续可以直接兑换同价位商品,或者按照克重退换。但是在手镯变形后再去店里要求退换时,店员却又说不可以按克重兑换,兑换同类一口价产品也要加价40%。”
有黄金回收店主向记者表示:“现在许多连锁品牌的一口价政策,不但在售卖的时候不划算,在回收的时候也有限制。对于专门做黄金回收的来说,我们普遍还是以克重算,一克换一克,补上加工费就行了。”
值得一提的是,蛇年春节期间,胖东来曾因金饰柜台火爆登上热搜,需要提前一天在线上取号预约进店,许多外地消费者赶至许昌胖东来购买金饰。
为何这么多消费者选择去胖东来购买金饰?一位顾客在采访中告诉记者,胖东来的价格透明,克重、手工费都有清楚标明,这让他感到更加实惠和放心。
记者电话询问胖东来自营金饰柜台服务人员得知,“胖东来黄金都是按克收费,没有一口价,克重会在商品标签上会清楚标明。另外,大部分商品都没有手工费,一些工艺特别复杂的会收取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的工艺费。”
虽然近期金价“涨势喜人”,但上述销售乱象仍在困扰着金饰爱好者。在此背景下,消费者需要的或许不是更为复杂的工艺,而是足够透明的售卖规则。
市场监管总局提示消费者留意防范珠宝贵金属首饰消费陷阱
15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提示,提醒消费者防范珠宝贵金属首饰消费陷阱。市场监管总局表示,消费者在选购珠宝贵金属首饰时,要核对检测机构报告的关键信息。例如珠宝玉石类产品报告的照片与实物是否一致,产品的定名是否规范,如果出现表述含糊的“玉”“宝石”等名称需要警惕,还要注意证书的备注栏是否注明“处理”“染色”“充填”等关键信息。
此外,消费者还应当注意识别仿冒检测报告和“营销话术”,如果发现印刷粗糙模糊、内容严重缺失、在正规检测机构网站查询不到的报告,有可能是仿冒权威机构的假报告或“套牌证书”;贵金属类产品有按实际克重计价、“一口价”等不同销售方式,消费者在选购时要明确计价方式。同时避免商家混淆概念,或者夸大质量等级、以次充好、以假充真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