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孤注一掷,揭秘为何我不赞同散户自行选股投资个股
不推荐散户购买个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信息不对称":散户相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深度有限,容易受到市场传言和虚假信息的影响。
2. "资金规模限制":散户的资金规模通常较小,难以在股票市场上形成影响力,也难以通过分散投资来降低风险。
3. "情绪化交易":散户投资者容易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出现追涨杀跌的行为,这往往会导致投资亏损。
4. "专业能力不足":个股投资需要专业的财务分析、行业研究、市场分析等能力,散户往往缺乏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
5. "交易成本高":散户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可能会承担较高的交易成本,包括佣金、印花税等,这会侵蚀投资收益。
6. "风险控制能力弱":个股投资风险较大,散户投资者往往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容易在市场波动中遭受损失。
7. "时间精力限制":个股投资需要投资者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和跟踪,对于工作繁忙或没有足够时间的散户来说,这可能是一个挑战。
因此,对于散户投资者来说,可以考虑以下投资方式:
- "指数基金":通过购买指数基金,可以分散投资风险,同时享受到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
- "债券等固定收益产品":这类产品风险较低,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
- "理财产品":选择一些风险适中、收益稳定的理财产品,如银行理财产品、
相关内容:

在几乎所有教人理财的书里,都建议普通人买指数基金,而不是直接去挑股票。
为啥呢?因为指数基金相对更稳当,风险没那么高。
我知道有很多人心里会想:“买指数基金太没劲了,既然都准备投资股票了,为啥不直接挑个股呢?
万一挑中一个牛股,一年翻好几倍,那得多爽啊!指数基金一年就涨那么一点点,感觉太慢了。”
所以,很多人会问:“我可以买股票吗?”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早就写在历史里了。
从2005到今天,股市里散户变多了吗?其实十几年前,中国的理财市场还很“原始”,大家能选的理财方式特别有限,基本上就三个:银行存款、国债和股票。
那时候,存款和国债是比较稳当的选择,收益虽然不高,但心里踏实。
而股票呢,虽然风险大,但当时几乎是普通投资者唯一能接触到的、有可能赚大钱的投资方式。
很多人觉得,只要选对了股票,说不定就能一夜暴富。
我们只要看看整个股市里的散户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就能对选个股有所了解。
2005年时,个人投资者的持股占比是48.3%。
2015年时,个人投资者的持股占比是37.4%。
而到了今年,个人投资者的持股占比是31.24%。
换句话说,散户在股市里的占比越来越少了。
这种变化其实和美国股市的发展历程很像。
以前,美国股市也是散户为主,1950年的时候,散户资金占了90%以上。
但随着养老金、共同基金、保险公司这些机构投资者不断壮大,美国股市也逐渐“去散户化”了。
到了2005年,美国散户资金占比已经不到30%了,2015年更是下降到了20%左右。
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有3个原因。
1.选股要求你有专业知识投资可不是闹着玩的,不能靠一时冲动或者瞎猜。
你得先问问自己,你对投资到底懂多少?是随便翻了几本书、听了几次讲座,还是真的花了时间去深入研究?
比如说,你知道股票和债券的区别吗?知道怎么分析一家公司的财务报表吗?知道怎么判断市场趋势吗?
这些知识可不是一两天就能掌握的,需要长期积累和不断学习。
如果你对投资的知识一知半解,就贸然去选股,很容易亏钱。
所以,如果你想选股,先别急着下手,先花点时间去学习,去研究,多看看专业的书籍。
等你觉得自己心里有底了,再考虑要不要去选股。
2.我们很难判断选股技术在很多领域,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有本事,其实很快就能看出来。
比如篮球,一个厉害的教练,大概10分钟就能看出来一个人是不是擅长投篮。
但是,挑选股票就不一样了。要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会挑股票,那可就难了。一个小时?一个星期?甚至一年?可能都不够!
为啥呢?因为选股这事儿,结果要很久之后才能看出来。
而且,你最后赚的钱,还得跟买指数基金(比如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的收益比一比。
如果你自己选股,最后赚的钱还不如指数基金,那其实就等于白忙活了。
所以,选股这事儿,真的很难说。就算你觉得自己挺厉害,但很多时候可能只是运气好。
3.大多数股票跑不赢指数你可以去查查美国标准普尔道琼斯指数的报告,看看全球各个地方的股票市场。
你会发现差不多都是这么个情况:在5年时间里,大概有75%的基金都跑不赢指数。
别忘了,这75%的基金背后,可是有全职的专业基金经理和分析师在操盘的。
他们有那么多资源,有那么多数据可以分析,结果还是跑不赢指数。
那相比之下,咱们普通投资者,又有多大机会能比指数基金表现得更好呢?
更重要的是,研究发现,其实只有很少一部分股票能长期表现好。
从1926年到2016年,美国股市里只有4%的股票,贡献了超过国债的全部超额收益。
换句话说,大部分股票其实表现平平,甚至不如国债。
你想想,你能找到那4%的超级股票,同时避开剩下的96%的普通股票吗?
回到最初的问题,我可以选个股吗?如果你决定自己买股票,那你得有良好的心态和一定的知识储备。
要是把股票投资当作理财的一种方式,建议你先搞定现金理财(比如银行存款、货币基金)和保险,最好还有自己的房子。
然后再拿一部分闲钱去炒股,这样即使在股市里亏了钱,也不会影响你的正常生活。
比如,你可以用5%的资金去买自己喜欢的股票,但这部分钱其实不完全是投资,更多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或者“信仰”。
对很多人来说,尤其是普通散户,风险实在太大了。我见过太多朋友因为选股而亏得一塌糊涂,真的不想看到你也重蹈覆辙。
说实话,我自己更喜欢投资指数基金和ETF,只需要关注一些简单的指标,比如整体市场的走势,就能搞定投资。
这样一来,我就能把更多精力放在生活中更重要的事情上,比如陪家人、提升自己,而不是每天盯着股票涨跌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