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惨新股诞生,上市次日即开板,首日一签收益不足5000元
今年最惨新股指的是某只在新股上市后,股价表现不佳,首日开盘即破发,导致投资者利润微薄甚至亏损的情况。据相关报道,该新股上市次日即开板,意味着股价迅速下跌,投资者获利空间被压缩。
首日一签仅赚不足5000元,说明该新股首日开盘价与收盘价之间的价差很小,投资者即使持有该新股的原始股(通常为1000股),也只能获得微薄的收益。这种情况在A股市场并不常见,但近年来随着新股发行节奏加快,部分新股首日表现不佳的情况时有发生。
投资者在选择新股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
1. 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关注公司的财务状况、行业地位、盈利能力等,选择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公司。
2. 市场环境:关注市场整体走势,以及行业政策、经济形势等对市场的影响。
3. 投资策略: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投资策略,如短线操作、中线持有或长期投资。
4. 风险控制:合理配置投资组合,分散风险,避免因单一股票表现不佳而影响整体收益。
总之,投资者在参与新股申购时,应谨慎对待,理性投资,避免盲目跟风。
相关内容:
头顶近期新股发行规模之最的宝丰能源的中签者们仅高兴了一天。
5月17日,公司上市次日股价即打开涨停板,早盘一度跌幅超过5%。截至午盘,报17.02元,上涨6.31%。
这刷新了今年新股上市最快开板纪录。宝丰能源也成为继养元饮品、华宝股份之后又一只上市第二天即开板的新股。
令宝丰能源的中签者们心塞的是,养元饮品尽管是次日开板,但由于其发行价高,中签股民一签仍有数万元收益。而按照宝丰能源发行价11.12元/股计算,中签者首日每签仅赚了不到5000元。

三原因或致“一日游”
5月16日,宝丰能源正式登陆上交所上市交易,毫无悬念地拿下了上市首日的第一个涨停,涨幅43.97%,报收于16.01元/股。
万万没想到的是,公司上市的第二个交易日(5月17日),宝丰能源就打开了涨停板,开盘一度跌幅超过5%。截至午盘,宝丰能源由跌转涨报17.02元,上涨6.31%。

在本批新股中,宝丰能源是其中绝对的巨无霸。近期上市的新股整体资产规模都较小,如惠城环保、中简科技、日丰科技公司资产总量不足10亿元,而宝丰能源的总资产接近300亿元。
公司近年来业绩增长势头良好。公司2018年和2019年第一季度分别实现营收130.5亿元和31.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1%和2.32%;分别实现净利润36.96亿元和10.2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41%和24.93%。
分析人士表示,总体来看,宝丰能源上市次日便开板,原因可能有三方面:
一是发行价可能偏高。公司发行价格对应PE为22.07,低于23倍发行价红线以及采掘行业上市公司平均PE,但随着公司上市后,目前市值规模已经超过1000亿元。而公司资产规模不到300亿元。
二是散户比例大。发行过程中,宝丰能源启动了回拨机制,将原本向机构投资者配售的新股转移至网上,使新股面对散户投资者发行量由原计划的30%提升为90%。调整之后,网上申购中签率0.24555287%,散户投资每1万个申购单位有24.5个单位中签。
三是题材缺乏吸引力。公司主营业务是煤化工。近期大盘走势整体较弱,资金更多集中在人造肉等题材股中,Wind新型煤化工指数近期表现疲弱。
资料显示,宝丰能源主要业务为现代煤化工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位于宁夏银川,成立于2005年11月。公司位于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地处中国能源化工金三角(宁夏宁东、陕西榆林、内蒙古鄂尔多斯)的核心区,煤炭资源丰富,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支持的特大型现代煤化工企业。公司优质煤炭资源储备丰富,公司主营业务分为三个分部,即烯烃产品分部、焦化产品分部、精细化工产品分部。主要产品包括聚乙烯、聚丙烯、焦炭、粗苯加氢精制产品、煤焦油深加工产品、碳四深加工产品等。
游资大举吸筹
宝丰能源5月16日龙虎榜数据显示,游资抢筹凶猛。华鑫证券昆明北京路证券营业部、申港证券上海分公司、申港证券山东分公司、方正证券上海杨高南路证券营业部和信达证券绍兴裕民路营业部五家营业部合计抢入了4280多万元的宝丰能源,占了当日成交总额的近三成。
其中,华鑫证券昆明北京路证券营业部、方正证券上海杨高南路证券营业部和信达证券绍兴裕民路营业部都是比较活跃的游资席位。

相比之下卖方极其分散,前五卖出席位合计仅卖出580万元,仅占当日总成交量的3.73%。
以5月16日收盘价16.01元和发行价计,去除手续费等额外费用,粗略计算,投资者中一签的首日收益为约为4900元。
新股收益率下降
近期市场的一个迹象就是新股赚钱效应在削弱,多只近期上市的新股4-5个涨停后即开板,收益率有所下行。

市场人士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养元饮品和华宝股份,由于发行价格较高,中一签的首日收益规模达到了3.46万元和8400多元。而宝丰能源首日中一签的收益规模还不到5000元。
分析人士表示,新股的赚钱效应的确在削弱,这或许意味着"好的股票以合理的价格买入“的价值投资风潮也传导到了新股之中,不再一味盲目爆炒新股,而是更多的结合发行价位和基本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