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证券业绩稳健 精品管理提升利润集中度
华西证券业绩稳健,精品管理提升利润集中度,这一情况反映了该公司在证券行业中的良好经营状况和发展策略。以下是对这一情况的详细分析:
1. 业绩稳健:华西证券业绩稳健,说明该公司在证券市场中的经营状况良好,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这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a. 稳定的业务收入:华西证券可能拥有多元化的业务结构,包括证券经纪、投资银行、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等,这些业务收入稳定,为公司提供了持续盈利的基础。
b. 严谨的风险控制:华西证券在业务运营过程中,注重风险控制,有效防范了市场波动和系统性风险,确保了公司业绩的稳健性。
c. 高效的管理团队:华西证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团队,能够准确把握市场趋势,制定合理的业务发展战略,提高公司整体竞争力。
2. 精品管理:华西证券实施精品管理,旨在提升公司的利润集中度。以下是精品管理的一些特点:
a. 优化业务结构:华西证券通过调整业务结构,重点发展高盈利、低风险的业务领域,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b. 强化品牌建设:华西证券注重品牌建设,提升公司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优质客户和合作伙伴。
c. 人才战略:华西证券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打造一支专业、高效的团队,为公司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 利润集中
相关阅读延伸:华西证券业绩稳健 精品管理提升利润集中度
10月25日晚间,华西证券2018年三季报正式出炉。前三季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17亿元,同比减少0.19%,净利润7.65亿元,同比减少5.27%。
今年以来,面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风险规避情绪上升,新兴市场普遍承受了资本流出和货币贬值的压力。市场环境的恶化,成交额持续新低,IPO发行仍处低位,券商行业业绩进一步变差似乎是行业普遍现象。
从已发布了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及快报的8家上市券商情况来看,普遍受此等因素影响,前三季度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均超五成。
与此不同的是,华西证券,与二季度比仅下降0.17亿元,超市场悲观预期,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新锐上市券商的稳定经营属性。其实,随着传统业务饱和度提升,华西证券正通过转型带来边际优势强化和融资补充资本实力,在区域市场和特色业务上的相对优势正变得越来越强。
基本面稳健 增长超预期
2018年1-9月份,A股日均成交额3903亿元,较去年全年日均成交额4582亿元减14.82%。两融余额8227亿元,较上季度末下降10.5%,较去年同期下降15%。
但华西证券三季报数据显示,华西证券继续保持信用业务、自营投资业务及资产管理业务收入同比上升,以此来挖掘市场机会、调整业务结构,应对不利环境的影响。
前三季华西证券累积资产管理业务累计实现1.02亿元,同比增长234.77%。母公司利息净收入3.45亿元,同比增长13.7%;同时,公司通过灵活运用各类衍生品工具进行风险管理,通过多策略的投资交易方式,增厚投资组合收益。累计实现投资收益7.02亿元,比上半年增加了2.44亿元,资金来源均为自有资金。
不同于大部分券商业绩下滑,如果券商公司精细化管理得当,也是可以出现稳健的业绩表现的。特别是,净利润靠前的大券商业绩更显稳健,从券商1-9月的业绩累积来看,除了中信证券及申万宏源两家前九个月累计净利润同比未出现下滑以外,包括国泰君安、华泰证券和招商证券这些传统优势券商,业绩下降也是处于-20%水平线,优于行业大多数公司。
供给侧改革的起点 较早转型精细管理
近年来,随着传统业务饱和度提升,依靠牌照红利的商业模式进入瓶颈期。虽然,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行业平均净佣金率为万分之3.81,与2017年上半年相比基本持平。但是,影响佣金收入的另一个重要因子——股票交易量却在持续下滑,下半年至今的缩量情况尤为明显。
在此背景下,对于证券行业来说,与其守住收入跌势,不如积极转变自身的运营理念,和供给侧改革的目的一样完成新旧动能转换。而且,市场一致预期认为,随着核心竞争力转向资本实力、风险定价能力、机构平台和金融科技运用,证券行业将出现强者恒强的竞争格局。
证券行业目前也正处于供给侧改革的起点,近年来华西证券就从交易通道业务积极转向了财富管理和机构业务,并以加强投资顾问服务和金融产品销售为主要抓手,由此也为改善业绩发挥了积极作用。华西证券曾在半年报中表示,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相继上线益理财APP、赢财富APP及168助手、MOT等平台工具,业务推广活动逐步实现从线下为主转变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升了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并为当前业务转型和业务创新奠定了平台基础。
毕竟,在经纪业务中客户以中低净值为主,需求相对标准化,产品丰富度和交易体验是客户选择理财平台的关键。中信证券投研报告就认为,这类客户谈判力不强,所以,财富管理业务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性,先发优势尤其重要,嘉信理财在美国中产客户理财市场的占有率超过40%,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所以,以客户为中心重建服务体系,建立金融产品评价体系,推动分支机构改革,投入金融服务智能化系统建设,这些正是财富管理业务的护城河。
而在机构业务方面,华西证券不但通过“168计划”的深化机构合作,提高了增值业务收入在经纪业务中的逐年占比。而且还通过机构业务带来的体系协同效应,还拉长了综合财富管理的服务链条,以此来巩固市场份额。例如,半年报显示,代销金融产品规模就同比增长了242.97%。广发证券投研报告认为,区域性券商的优势在于,提高渠道效率、丰富服务模式,进而巩固客户份额。
特色资管品牌优势 主动转型收入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在资管业务去通道背景下,告别规模高增长的同时,券商资管转型主动管理加速,收入质量明显提升。这其中又以华西证券的增长最为显著,其资管业务在半年报同比增长了167.57%后,前三季中又继续保持着同比234.77%的较高增速,主动管理成为盈利决定因素的能力可见一斑。
华西证券曾表示,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围绕大固收打造精品资管,利用在固定收益投资的优势,打造FICC全牌照业务体系,积极拓展权益产品,并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打造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优势。
截止目前,华西证券企业资产证券化项目发行总规模累计183亿元,资产证券化业务总规模位列行业前25名,其中CMBS发行规模98亿元,为2018年新增发行和存量管理CMBS类资产证券化产品规模最大的证券公司,另有待发行和在审项目10余单,规模超过100亿元,业务发展后劲十足。
就在三季报期间,华西证券还发行的全国首单五年回售期的CMBS项目——华西证券-侨鑫国际商业物业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再一次刷新了公司单只ABS产品规模纪录。并且,在目前12单CMBS产品中,华西证券就有两单席位,成为2018年迄今新增发行和存量管理CMBS类资产证券化产品规模最大的证券公司。
再从前三季券商ABS承销排名来看,由于资管新规下,ABS市场并未受到明显影响。所以,券商投行寻找新突破口,被视为蓝海的ABS也就成为了重点发力方向,发行规模和数量依旧稳步增长。而且,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市场上发行人融资需求旺盛,不同底层资产的ABS项目遍地开花,券商的积极性也被提升主动管理规模的动机所提升。
不同的是,各家券商在ABS业务上也在努力寻找自己的特色。例如,招商证券承销了首单储架发行住房租赁资产证券化产品、境内首单通过债券通(北向通)引入境外投资人的RMBS 项目等,光大证券承销国内首单新能源电价补贴款资产证券化项目等。一家中型券商资管部人士曾表示,资管业务是展现的是券商管理实力,如果能够做成一些知名发行人的ABS项目,有利于加强同发行人在其他业务上的合作,也对行业地位的提升相当有用。
而对于华西证券来说,也只有通过坚定不移地探索专业化理财运作模式,加快推进资管子公司的设立,积极申请公募资格。继续引进优秀团队,严控风险,不断提升专业能力,打造FICC全牌照业务体系,提高管理规模和收入水平。
多策略增厚绝对收益 自营收益持续增强
今年以来,自营业务就是券商行业收入结构中的第一大来源,但是,在二级市场震荡环境下,由于证券公司权益类持仓大多以蓝筹股为主,自营权益类业绩压力较大。不过,1-9月中证全债指数上涨了6.5%,债券市场走牛超预期。所以,如何顺应市场变化,调整自身的投资方向,或成今年上半年乃至全年券商行业业绩的致胜关键。
华西证券在三季报中延续了今年来在自营业务方面优异的成绩,不但整体投资收益上,实现投资收益7.02亿元,在上半年上的基础上又增加了2.44亿元,而且,债券投资方面更是运筹帷幄,如鱼得水。三季报显示,债券投资方面,华西证券期初持有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债券116.08亿元,较半年报减少33.9亿元,但累计实现投资收益5.42亿元,单这一项就增加了2.14亿元,资金来源均为自有资金。
由此可见,华西证券前三季不但通过灵活运用各类衍生品工具进行风险管理,有效规避了上半年较大的市场风险。并对债券市场做出了合理判断,抓住债券投资业务机会适量加仓,同时大力推进拓展创新业务,通过多策略的投资交易方式,增厚投资组合收益。
对此,华西证券也曾表示,未来还将持续加强宏观、信用研究,注意风险防范。并打造自主的量化投资交易平台,以多品种投资方式逐步提高整体收益率。配合发展销售交易业务,不断使产品组合和公司收益最大化。
政策面积极应对股质风险 亟待修复券商估值和业绩预期
除了精细化管理和积极转型以外,资金运用能力差异是导致行业利润集中度提升的原因之一。不过,2015年以来,随着两融业务规模收缩,证券行业杠杆率已经降至3.45倍,为金融行业最低。
有券商分析师曾表示,随着融资融券、股票质押回购、资产管理和债券交易监管细则相继出台,业务规范性符合监管要求,去杠杆和防风险监管取得成效,其实证券行业资产负债表扎实的体现,理应成为业绩修复的逻辑。但是,由于市场融资环境的变化,股权质押业务却成为了2018年券商面临的主要风险,市场情绪的增强反馈集中反映在了券商估值和业绩预期上。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因为市场下跌中的反馈强化这个逻辑,放大了行情的下跌幅度和速度。那么,近期在“一委一行两会”的四位领导集体发声,表态当前股市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积极稳妥化解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后。对于券商估值和业绩预期的修复起到明显利好作用,券商股不但迎来罕见涨停潮,而且近一周以来券商股的涨势都好于大盘。
当然,目前券商的业绩确实不好,ROE目前5%-6%的水平,市场舆论对修复的预期也有疑问。不过,亦有市场人士认为,券商的业绩是市场预期的同步甚至落后指标,自营、经纪、资本中介等业务收入预期都属于风险偏好所能改写的,因而收入、利润、ROE这些指标,能指导偏中长期的配置逻辑。
强化资金运用能力 提升利润集中度
再以杜邦分解式来看,2017年上市券商整体杠杆率3.34倍,ROE为6.9%;2018年上半年券商整体杠杆率较2017年上半年进一步提升,但由于券商投资收益大幅下降但成本相对刚性,净利润率和资产周转率均明显下降。如果保持当前市场中性的假设下,上述券商分析师认为,在新的净资本监管体系下,券商理论杠杆可以达到5-6倍。以当前大券商2.5%的ROA和40%的净利润率计算,每增加1倍杠杆,对应ROE提升为1%。
而作为次新券商的华西证券,无疑是在资本杠杆率上,相对于“去杠杆”监管导向的券商又有更充裕的空间。从华西证券的半年报来看,资本杠杆率37.07,对应的资本杠杆为2.69倍。这个数字无论和过往比,还是和证券行业半年报平均3.45倍来比,当下华西证券资本杠杆水平处于底部。
又由于,长江证券投研报告表示,信用业务资产端收益率和规模均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成本端才是公司之间分化的核心因素。并且,券商报表中利息净收入一定程度能衡量券商信用业务收入对负债成本的覆盖能力,优势券商通过信用业务确定性的覆盖资金成本的能力更强。华西证券在半年报中显示,实现信用业务收入2.8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8.01%。而在前三季中显示,母公司利息净收入3.45亿元,同比增长13.7%。
长期来看,华西证券可凭借资金、精细管理和主动管理等方面的较好优势,可率先通过提高杠杆倍数来提升ROE水平,保持自身长足稳健的发展动力。其实,第三季度中,华西证券就收到证监会核准公司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 19 亿元的公司债券批复,并且已完成第一期10亿元的发行规模。随着利好政策的逐步出台,股权质押风险和股指下跌风险有望得到改善。随之而来的券商估值和业绩预期的修复,证券业供给侧改革的行业格局,让优势券商正反馈增强。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