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五彩绳,老祖宗传下的“平安符”,这些传统讲究你了解多少?

端午五彩绳,老祖宗传下的“平安符”,这些传统讲究你了解多少?"/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五彩绳,作为端午节的传统装饰品,被称为“平安符”,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以下是一些关于五彩绳的讲究:
1. "起源与寓意": - 五彩绳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五彩辟邪”观念,认为五种颜色的线能驱邪避灾,保佑家人平安。 - 五彩绳通常由红、黄、蓝、绿、白五种颜色组成,分别代表火、土、金、木、水五行,寓意五福临门。
2. "制作方法": - 五彩绳的制作方法多样,有简单的结绳法,也有复杂的编织法。 - 在编织过程中,通常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则,以确保绳子的美观和寓意。
3. "佩戴时间": - 五彩绳通常在端午节当天佩戴,寓意迎接节日祝福。 - 也有人在端午节之后佩戴,以持续享受节日的祝福。
4. "佩戴方式": - 佩戴五彩绳的位置有多种,常见的有手腕、脚踝、脖子等。 - 在手腕或脚踝上佩戴,寓意健康长寿;在脖子上佩戴,则寓意平安吉祥。
5. "注意事项": - 佩戴五彩绳期间,不要沾水或湿气,以免褪色或损坏。 -

相关内容:

每年端午清晨,奶奶总会轻手轻脚掀开我床头的蚊帐,用粗糙的手指绕着我的手腕编彩绳。

那时我总嫌麻烦,现在才懂——这根被叫做“长命缕”的小绳子,藏着老祖宗两千年的牵挂。从汉代的“续命缕”到如今的时尚配饰,它为何能跨越千年,成为每个孩子手腕上的“平安符”?

一根彩绳,系着两千年的“驱邪密码”

要读懂五彩绳,得先回到两千年前的汉代。

《风俗通》里早有记载:“五月五日,以五色丝系臂,名长命缕”。那时候的五月被称为“恶月”,《后汉书》说“仲夏之月,万物方盛。日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楙”,高温潮湿的天气让疫病频发,尤其孩子体弱,成了“邪祟”的目标。于是古人用青、黄、赤、白、黑五色丝线编绳,系在孩子手腕、脚腕甚至脖子上——这五色对应五行:青属木(东)、赤属火(南)、黄属土(中)、白属金(西)、黑属水(北),汇聚五方神力,成了最朴素的“护身符”。

山西高平的老人们至今记得,过去孩子在地上爬,大人最怕蚰蜒、蜈蚣这些毒虫。

“老辈人说,五色绳一系,虫子见了就绕着走。”70多岁的孔白女奶奶边编彩绳边说,她们用祖上传下的纺线坠子,转几圈就能编出一条彩绳,“现在生活好了,可这习俗不能丢,图个安心”。

从“男左女右”到“随雨冲走”,老讲究里藏着智慧

戴五彩绳不是随便一系就行,老祖宗的讲究细得很。

首先是时间——得赶在太阳没升起前系上。

“小时候贪睡,奶奶头天晚上就偷偷给我系上,说‘吉时不等人’。”网友@阿月在社交平台分享,“现在当妈了才懂,她怕我睡过头错过‘驱邪’的好时候”。这习俗在《清嘉录·五月·长寿线》里有印证:“结五色丝为索,系小儿之臂,男左、女右,谓之长寿线”。男孩戴左手,女孩戴右手,有的地方还给小婴儿手脚都系,甚至脚踝也绕一圈,图的是“全方位保护”。

更关键的是摘下的时机。

多数地方讲究“端午后首雨摘下,随水冲走”。老人们说,雨水会把彩绳带走,连带着“灾病”也冲得远远的。但也有地方要戴到七月初七“七娘诞”,和金楮一起烧掉,“烧了就把晦气都烧没了”。不管哪种方式,核心都是“送走灾祸”。记得小时候总好奇:“为啥不能自己剪断?”奶奶瞪我一眼:“乱扯断的是福气!”现在才明白,古人认为彩绳是“通神”的媒介,随意破坏会触霉头。

还有个“哑巴规矩”——系彩绳时孩子不能说话。网友@小夏回忆:“我妈系的时候,我刚要问‘这是啥颜色’,她赶紧捂我嘴,说‘说了就不灵了’。”这像极了生日许愿要“偷偷说”,老辈人觉得,心意藏在心里更真诚,彩绳的“神力”才不会被“说散”。

从“长命缕”到“潮玩”,老习俗在新时代“活”着

现在的五彩绳,早就不是单纯的“五色线”了。年轻人把银锁、桃木剑编进去,甚至用渐变丝、荧光线,颜色从传统五色扩展到彩虹色。“我给闺女编了带小铃铛的,她天天晃着玩,说‘这是我的魔法绳’。”90后妈妈@圆圆笑着说,“虽然样式变了,但‘平安’的心意没变”。

更让人暖心的是,这习俗正以新形式“圈粉”。山西高平的老人们用纺线坠子编彩绳的视频火了,网友留言:“原来老物件还能这么用!”上海的社区活动里,孩子们跟着非遗传承人学编彩绳,边编边听“五行”故事;电商平台上,“手工五彩绳”销量每年涨30%,买家评论里最多的是:“给孩子戴的,图个吉利”。

一根彩绳,系着最朴素的“中国浪漫”

从汉代的“长命缕”到今天的“平安符”,五彩绳没变的,是祖辈对孩子最朴素的牵挂——“愿你无病无灾,平安长大”。

它不似龙舟赛热闹,不如粽子香甜,却像奶奶的手,轻轻绕在手腕上,把千年的祝福,编成最结实的结。

今年端午,不妨和家人一起编根彩绳。

不必拘泥老样式,用孩子喜欢的颜色,加个小挂饰,在系上时悄悄说句“平安”。因为有些东西,不是“封建迷信”,而是我们和祖先的“暗号”——你看,两千年了,他们的牵挂,还在我们手腕上,温暖地跳着。

发布于 2025-05-24 23:19
收藏
1
上一篇:佣金折扣揭秘,究竟能省多少钱?使用技巧及费用一览 下一篇:古代圣旨颜色之谜,揭秘如何通过颜色强化封建统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