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解读】券商经纪业务新规实施,佣金下限锁定,推动券商服务质量全面升级
【新华解读】经纪业务新规锁定佣金下限 引导券商提升客户服务质量
近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证券经纪业务的新规,明确规定了佣金下限,旨在引导券商提升客户服务质量,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一、新规内容
新规规定,证券公司向客户收取的佣金费率不得低于规定下限。具体下限如下:
1. 交易金额在50万元(含)以下的,佣金费率不得低于万分之0.1;
2. 交易金额在50万元以上(不含)的,佣金费率不得低于万分之0.05。
同时,新规还要求证券公司加强对客户交易行为的监测,防范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新规影响
1. 降低客户成本:新规的实施将降低客户交易成本,有利于提高市场活力。
2. 引导券商提升服务质量:佣金下限的设定,将迫使券商在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以吸引客户。
3. 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新规有利于消除部分券商通过低佣金策略抢夺客户的现象,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4. 加强市场监管:新规的实施将有助于监管部门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三、券商应对策略
1. 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券商应通过优化交易系统、提供专业投资建议、加强风险管理等方式,提升客户服务质量。
2. 创新业务模式:券商可以探索多元化业务
相关内容:
证券经纪业务是券商的传统业务、核心业务,也是支持券商其他各类业务发展的基础业务。目前,证券行业分支机构数量达到1.2万家,证券从业人员数量达到35.5万人,客户数量达到2.1亿。
1月13日,证监会发布《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办法》,这是继2019年征求意见稿发布之后,时隔3年推出的证券经纪业务基础性制度,自2023年2月28日起施行。本次办法从经纪业务内涵、客户行为管理、具体业务流程、客户权益保护、内控合规管控、行政监管问责六个方面做出规定。
其中,办法明确对证券公司向投资者收取证券交易佣金行为做出三项“不得有”要求。一是收取的佣金明显低于证券经纪业务服务成本,二是使用“零佣”“免费”等用语进行宣传,三是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规定的其他禁止行为。
沪深A股交易费用主要包含印花税、过户费、佣金和其他费用。其中,印花税由财税部门在证券卖出时按照成交金额的1‰收取;过户费由中国结算按照买卖双向收取,收费标准为成交金额的十万分之一;佣金由券商向买卖双方收取,自2002年5月1日起券商佣金标准开始实施3‰上限管制,不再统一规定固定的佣金费率。
近年来,伴随互联网兴起及行业竞争加剧,券商经纪业务展业方式逐渐由线下转变为线上,通过自媒体及互联网平台投放广告进行获客,行业佣金率在“价格战”竞争中持续下行,有的券商给出的开户交易佣金甚至低至万分之一。据西部证券统计,2022年上半年券商行业平均佣金净费率为0.241‰。
华西证券分析师吕秀华认为,由于经纪业务内涵缺乏明确规定,近年来业务开展中存在不少灰色地带,包括券商借助第三方平台引流展业中的合规问题,以及部分境外券商通过境内平台为境内投资者提供交易渠道与服务等。本次办法规范违规展业行为,打击“零佣”宣传,杜绝不正当竞争。
西部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罗钻辉认为,办法落地后将缓解券商“价格战”降费问题,但是从中长期角度看,经纪业务佣金率预期将维持下滑趋势。办法规定券商收取的佣金不得明显低于证券经纪业务服务成本,服务成本一般包括营业部、交易系统等固定成本以及员工成本等弹性成本,经纪业务线上化率提升后,服务成本得以压缩,同时活跃用户数量、客户资金规模提升助力有效的分摊服务成本,因此头部机构拥有价格优势。
“做大客户群体能够有效分摊服务成本,更低的价格助力新客获客,形成良性循环,最终立足于庞大客群深度挖掘客户价值。”罗钻辉表示,现阶段经纪业务竞争激烈,获客成本增加,券商的立足点在于深度挖掘客户价值,包括提供买方投顾、两融等服务。
近年来,随着券商自营业务、资管业务、场外期权等业务的多元化发展,券商经纪业务基础性地位更加突出。据中证协披露数据,140家证券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42.42亿元,其中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含交易单元席位租赁)877.11亿元,占总营收的28.83%,在券商收入构成中占据第一位置。
中银证券非银分析师张天愉表示,本次规章落地将引导行业竞争注重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同时进一步明确了经纪业务是券商专属业务,巩固了券商在财富管理领域“经纪-销售-投顾-资产配置-融资”全流程服务的牌照优势,并有望助力券商经纪业务由以交易为导向的传统模式向以资产配置为导向的财富管理买方模式转型。
业内认为,本次办法将进一步规范互联网发展下经纪业务营销活动,助力券商实现精细化客户管理、引导行业良性竞争、促进行业服务质量提升、推动行业合规稳健发展,合规内控能力强、流量基础及客户质量较高、运营效率较高、具备成本优势的券商将更加受益。
编辑:翟卓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