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百科技涉嫌割中信证券、国泰君安等机构韭菜?3亿融券黑手揭秘,竟是神秘5马甲操盘!”
关于“容百科技割中信证券、国泰君安等机构韭菜?3亿融券黑手竟是5马甲”的报道,这涉及到资本市场的一些复杂交易行为。以下是对这一事件的简要分析:
1. "融券交易":融券交易是一种通过借入股票并卖出,待股价下跌后再买回还券的投机行为。如果融券的目的是为了打压股价,从而在股价下跌后低价买入,这种行为在资本市场中是被禁止的。
2. "机构韭菜":这里的“韭菜”指的是那些在股票交易中被其他投资者利用,导致利益受损的投资者。通常,机构投资者被认为在市场中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和资金实力,但有时也可能成为被操纵的对象。
3. "3亿融券黑手":报道中提到的3亿融券,可能指的是某个人或团体通过大量融券交易,试图影响股票价格。
4. "5马甲":这里的“马甲”指的是同一人或团体使用多个账户进行交易,以规避监管和避免被追踪。
根据上述分析,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观点:
- "容百科技是否存在操纵市场行为"?需要根据具体证据和法律规定来判断。如果确实存在操纵行为,那么容百科技和相关责任人员可能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 "中信证券、国泰君安等机构是否受损"?如果这些机构在融券交易中受损,他们可能有权向容百科技和相关责任人员追偿。
- "
相关内容:
作者:罗刹海市
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中信证券、国泰君安这些善于利用融券提前减持限售期定增股票的头部券商竟然会折戟容百科技定增?
把机构踊跃定增认购1.6倍定增13亿的喜事办成13家知名机构浮亏3.6亿元丧事,容百科技真的做到了。截止3月30日解禁日容百科技股价定格在30.14元。据2023年9月19日容百科技披露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定增最终以42.11元/股发行价格向13家特定机构发行股票3168万股,募集资金总额达13.34亿元。在本次定增中市场化投资者认购倍数约为1.6倍,发行价格为竞价前一日收盘价的92.48%。容百科技本次定增项目获得踊跃认购最终被13家投资机构成功获配:既有国内头部券商国泰君安、中信证券,还有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摩根士丹利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等国际机构,还有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知名险资,同时还有丽水市富处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浙江深改产业发展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地方国资背景机构。即使这样定格机构阵容半年下来依旧每股亏损了11元幅度近30%。
如果只是变幻无常市场原因造成的其实也是正常。但是容百科技的投资者并不这么看,有投资者直接提问公司董秘,公司的融券一直居高不下,融券占比及余额一直位列全市场前列,请问公司有做过排查是那些市场参与者一直在做空公司,同时请问公司是否有相应对策?
容百科技董秘的是: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股票作为融资融券标的证券,投资者依法融资买入或融券卖出系正常的交易行为。截至本回复日,公司管理层、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均未将公司股份用于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公司始终与广大投资者利益一致。
请注意根据容百科技董秘的回复很明确:公司管理层、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均未将公司股份用于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那么容百科技主要做空力量——融券的来源到底来自何处?
容百科技股价低迷的背后是近期融券肆无忌惮的做空。增发成功后的第一天融券余额为3.49亿元,而9月4日融券余额才1.12亿元。事实上也正是从9月4日开始起容百科技的融券余额突然暴增。10多个交易日就猛增到3亿多,而且没有一点收手的架势。3亿融券对应40元股价意味着至少有900万股的融券卖出。

从逻辑上看主要有三方可能成为券源。第一,公司管理层、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等限售股。第二,定增机构。第三,指数基金等二级市场投资机构。
首先看定增机构。根据市场公开信息整理,容百科技于3月20日将有3168.11万股限售股份解禁上市,为公司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占公司总股本6.54%。最近一年内,该股累计解禁335.26万股,占总股本的0.69%。本次解禁后,公司还有1.69亿股限售股份,占总股本34.85%。

本次解禁涉及股东明细见下表:对比,容百科技2023年三季度报告可见,以国泰君安、中信证券为代表的13家定增机构解禁数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到这里可以暂时排除了上述机构通过定增转融通做空容百科技的可能性。
再看指数基金等二级市场投资机构。容百科技2023年第三季度数据显示,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和三只进入前十股东。我们梳理了上述3只基金的2023年三季度、四季度报告,在转融通一栏中均没有出现容百科技的名字,这意味着2023年下半年上述三只基金没有融券借出容百科技的股票,因此,有些猜测是公募基金融券做空容百科技的猜测可以休矣。
那么,容百科技融券的900万多股到底来自何方呢?证监会处罚的中信证券在中核钛白定增中加套利的减持办法告诉我们,定增机构的持股会有变化且要有同等规模的马甲机构接盘才行,而容百科技的定增机构就有5个这样的马甲,分别是: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代资产管理计划)195万股、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代"信达证券丰益6号单一资产管理计划)237万股、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代中国人寿资7管﹣中国银行﹣国寿资产﹣PIPE2020保险资产管理产品)201.8万股,国君资管君得3492单一资产管理计划)的154万股,上海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157万股,这5家资管机构的总持股是944.8万股,与定增后开始的3亿巨额融券余额正好对应上。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推迟,容百科技的13个定增机构又5个是马甲,这5个马甲持有的900多万股限售股就是容百科技融券的源头。

这就出现了尽管容百科技业绩貌似不错,公司也在积极回购,但是股价却一路低迷。而上市公司的操作也被众多机构投资者看得清清楚楚,只能认赔出局,其中既有大佬葛卫东,还有众多公募基金和北上资金。而这5个马甲背后黑手是谁,懂的都懂,我们就不说破了。东方财富数据显示,截止3月31日只有5只基金合计持有576.85万股,持股市值1.65亿元,占流通股比例1.83%,较上期占比变化-93.71%。



2023年12月31日的机构投资者有243家基金合计持有8710.50万股,其中流通股8247.43万股,持股市值34.67亿元,占流通股比例29.07%。从占流通股比例近30%到1.83%,从持股市值34.67亿到1.65亿元,公募基金基本从容百科技逃离干净了。同样情况的还有北上资金,沪深港同持股从一年前持股5%已经下降到1%左右。从近期大宗交易看,3月20日国泰君安总部席位卖出近360万股,国泰君安还有100万股没有出清,其他机构基本都被套30%的状态,当然这里面穿着资管马甲的资金并不是真亏,而真亏的是其他8家定增机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