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东数西算”热潮,如何精准布局?南财号联播深度解析

揭秘“东数西算”热潮,如何精准布局?南财号联播深度解析"/

“东数西算”是中国国家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工程,旨在通过优化数据中心布局,推动数据资源在西部地区的高效利用,同时减少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以下是对“东数西算”概念和实施方法的简要解释:
### “东数西算”的含义
“东数西算”中的“东”指的是中国东部地区,尤其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而“西”则指的是中国西部地区,包括西北和西南地区。这里的“数”指的是数据处理,“算”则指的是计算资源。
### 实施方法
1. "数据中心布局优化":通过在西部地区建设数据中心,将东部地区大量的数据计算任务迁移到西部,利用西部地区的电力资源优势,降低整体能耗。
2.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东西部之间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高速、低延迟的光纤网络,确保数据传输的效率和稳定性。
3.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土地使用、资金支持等,鼓励企业在西部地区投资建设数据中心。
4. "技术创新":推动数据中心的技术创新,包括提高能效比、优化数据存储和计算方式等,以降低运营成本。
5. "人才培养":在西部地区培养和引进相关人才,提升西部地区的数据中心运营和管理能力。
### 如何“算”
具体到“怎么算”,这里可以理解为以下几个层面:
- "算力分配":根据不同地区的能源消耗和计算需求

相关内容:

{{mpId=814}}

·国新办发布会介绍中央一号文件:保障粮食安全的发条要拧得紧而又紧,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 2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发布会。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不提新主题、不讲新提法,锚定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对2022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mpId=1146}}

·半导体板块大涨,设备板块业绩普遍高增 2月23日,A股半导体板块爆发。Wind概念板块中,半导体设备指数涨幅居首,高达7%以上。相关产业链板块均上涨,光刻胶指数、半导体产业指数、硅片指数、材料指数、晶圆产业指数均涨幅在5%以上。对于今日半导体设备大涨带动的产业链大涨,民生证券点评称:“海外龙头供应受限和下游需求旺盛增长的环境下,我们更为看好国产化的推进。”

{{mpId=1422}}

·官宣!“个人经营收款码”自愿使用,原有“个人收款码”可留用 2月22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的公告给出了答案。公告表示,新设“个人经营收款码”,用户可自由选择使用。同时,用户使用“个人经营收款码”,服务不减、体验不变,赋码过程免费,并可享受更高效的交易对账等服务。

{{mpId=1183}}

·广东新金交获批成立:定位为省级地方金融基础设施 2月23日,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在其官网发布批复公告显示,同意设立广东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金融局在公告中指出,新金交定位为省级地方金融基础设施,在日常经营中要强化风险意识、严守合规底线,确保规范运营、健康发展,有效服务实体经济。

{{mpId=408}}

全网热议的“东数西算”,凭啥能比肩南水北调?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多个部门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受此影响,资本市场彻底沸腾,多只相关概念股连续涨停,“东数西算”俨然成为了新的投资风口。

{{mpId=664}}

大热的“东数西算”怎么算?

“东数西算”中“数”指数据,“算”指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东数西算”是指将东部的算力需求有序引导至西部。回溯历史,每一次科技革命必然带来生产力“台阶式”提升,当前正处在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数字时代,算力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力,成为全球战略竞争的新焦点。同时,随着数字技术向社会各领域渗透,全社会对算力需求愈加迫切。“东数西算”战略的实施将多维度促进经济的发展:提升算力水平,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契合“双碳”理念,促进绿色发展;产业链长,扩大有效投资。

{{mpId=1422}}

商业银行债受追捧:多家利率创新低,金融机构积极认购

在资本补充压力、支持实体经济等因素影响下,今年以来商业银行继续积极发行各类型债券。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在结构性资产荒格局仍未结束的情况下,近期多家银行发行的债券受到投资者追捧,投资机构包括银行、保险、券商、基金、信托等,同时利率也创下新低。据国盛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杨业伟测算,今年商业银行预计还将发行约1.9万亿元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从需求端来看,银行自营和银行理财是银行资本债主要投资力量,但未来需求预计边际弱化,而保险资金、年金和公募基金需求力量将进一步增强。

{{mpId=96}}

信托业务分类改革临近 “影子银行”融资终将逝去?

2月22日,《证券时报》报道称,监管部门正在酝酿推进信托业务分类改革,探索以信托目的、信托成立方式、信托财产管理内容和方式作为分类的基础,将信托业务分为新的三类:资产管理信托、资产服务信托、公益/慈善信托。对于该消息,多位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已有预期。“大家都有预期,旨在推动信托更好转型。”华北地区某信托公司研发人士对记者说,2018年信托业年会以及后面的资金信托新规征求意见稿中均提到过,将信托业务分为资金信托、服务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三类。某中型信托公司战略研究部负责人认为,“新三类”与目前监管导向一脉相承,除了名称有所变化,内涵上应该是一致的。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发布于 2025-05-25 20:19
收藏
1
上一篇:沪伦通开通!利好揭秘,大型券商受益,哪些投资者可抢先参与交易? 下一篇:告别旧国盛,新国盛启航,国盛金控吸收国盛证券获核准,两大效应显著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