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民财商启航,关注基金公司官方公众号,开启“跟着买”智慧投资之旅
"跟着买”并不是一个明智的投资策略,尤其是对于新基民来说。在开始投资基金之前,了解和关注基金公司的官方公众号是财商教育的重要一步。以下是一些为什么新基民应该从关注基金公司官方公众号开始的原因:
1. "获取权威信息":官方公众号会发布最新的基金动态、市场分析、产品更新等重要信息,帮助投资者及时了解市场变化。
2. "学习投资知识":许多基金公司会在公众号上提供投资教育内容,包括基金基础知识、投资策略、风险管理等,有助于提高投资者的财商。
3. "了解产品特点":通过官方公众号,投资者可以详细了解基金产品的投资策略、费用结构、过往业绩等,以便做出更适合自己的投资选择。
4. "互动交流":官方公众号通常设有留言或问答功能,投资者可以通过这些平台与基金公司的客服或投资顾问进行交流,解决投资过程中的疑问。
5. "风险提示":官方公众号会及时发布风险提示,提醒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避免盲目跟风。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步骤和建议:
- "关注官方公众号":在微信中搜索基金公司的官方公众号,并关注它们。
- "定期阅读":定期阅读公众号发布的文章,尤其是关于市场分析、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的文章。
- "参与互动":积极参与公众号的互动活动,如答题、调查等,这有助于加深对投资知识的理解。
- "保存重要信息":将
相关内容:
虽然市场持续调整,但基金的热度依然不减,财商教育领域杂草丛生,据媒体报道,去年开始甚至有不少美妆博主都开始推荐基金,极易造成基民尤其是新基金盲目投资、追涨杀跌、频繁申赎等行为,造成基民财产损失。对于新基民来说,财商第一课不妨从关注基金公司官方公众号开始,倾听基金公司更加专业的观点和理财观念,与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一同成长。
有财商教育平台狂称“基金跟着买就行”
日前中国网财经发布的《小帮商学院涉违规开展业务 回应称“个人行为”遭“打脸”》一文中,有用户向中国网财经记者反映,小帮商学院的“班主任”多次向其推送开通会员,并称“私人基金配置服务,跟着买就行,跟着买就行,跟着买就行”,上述质疑在中国网财经记者在暗访中得到证实。
此外,为催促用户缴纳动辄2000元以上的会员费,“班主任”、“老师”还会提供不同的“优惠”,不少类似财商教育平台甚至打出通过平台给的二维码、“福利链接”开通证券账号、基金账号有优惠,并称股票优惠是万一点三、基金是万一点零。
对话截图 来源:中国网财经
但据中国网财经记者观察,此类“二维码”、“福利链接”往往为诱导用户在特定券商或者某第三方基金代销机构开户,此类财商教育平台在收取一定的会员费后,已经成为券商或第三方基金代销机构的倒流平台。
对于新基民来说,类似“优惠”的话术似乎有利可图,但却对初学者造成了误导。关于基金费率,主要分为认购费率、申购费率、赎回费率、管理费、基金销售服务费等,且基金A/C类别基金持有期限不同费率也不同,此外,普通股票型基金、债券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各项费率也各不同,不同类型基金适合不同类型的投资者。而财商教育平台相当外行的“万一点零”的“优惠”只会对新基民造成误导。
一位基金业内人士表示,现在的某些财商教育平台,价值观都是扭曲的。健康的财富观,应该是劳动致富,长期积累慢慢致富,鼓励大家专注本职工作,不断创新,而不是靠投资短期实现暴富。
这位人士表示,投资,尤其是证券投资,是有门槛的、有风险的,并不适合所有人,或者说相当比例的人其实并不适合证券投资。人性向下的力量是巨大的,向上很难,向下很容易。一夜暴富是普通人无法的抵挡的美梦。尤其是某些挂着“财商教育”的平台,有些还是以前币圈人士、股评人士,利用被互联网验证过无数次的套路,来收割普通老百姓的血汗钱,的确是手握锋利的“镰刀”。
而据中国网财经记者观察,风险提示这一项几乎均被此类财商教育平台所忽视甚至“选择性失明”而视而不见,一旦投资出现亏损,最后只能由投资者自行承担。
一位律师则对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跟着买就行,虽不能直接推理出是保收益,但以上宣传内容忽视了投资风险,属于风险提示不到位的一种诱导性宣传。”
新基民财商第一课请从关注基金公司官方公众号开始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逐渐普及,尤其是疫情之后随着直播的兴起,监管机构和公募基金公司也以多种形式和多种内容普及理财常识、财富观、防诈骗等内容,众多公募基金公司官方公众号成为最靓丽的一道风景,其中包括直播、视频、动画、长图和传统文章等形式,有部分基金公司甚至引进段子等形式对公司、产品、行业、市场等进行投资者教育工作,新基民财商第一课,不妨从关注基金公司官方公众号开始。
一位基金公司内部人士对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公司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是2014年10月开始运营,运营的理念就是坚决不做自娱自乐的内刊,而是想做成《万科周刊》+记者的复合体。学习《万科周刊》,立足行业、立足全社会看公司,要有价值观,主要我们不想把订阅号办成营销材料的出口,而是想做成普通读者了解证券投资、基金投的一个渠道,侧重于投资常识普及。
这位人士表示,在公众号运营初期原创能力有所不足,因此设置了趣味栏目,就想帮大家挑些好文章来看。从一开始,我们就设定每周发六次,周一至周五每天两条,与投资相关,二条算是副刊,借用以前办报纸的“副刊留客”的说法,设定文章一定要轻松,让大家爱看。
这位业内人士表示,后来发现段子很受欢迎,平时就有意识积攒了一些。同时随着更加年轻的新员工加入团队,新员工性格天生活泼、灵动,同时随着对行业理解加身,也会更注重以段子的形式普及财商教育、财富观和理财常识。
此外,基金公司公众号还会以#定投#等话题的形式收录十几甚至数十篇基金常识性文章,方便投资者深入理解,不少类似题材取得10万+的阅读量。
除理财常识普及外,基金公司官方公众号还有众多基金经理投资理念、产品特点、过往业绩、实时市场观点、基金经理致投资者信等展示,长期关注一个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理念相同的优秀的基金经理并与他一同成长,并且向专业理财机构学习市场风向有变时如果调整心态、正确认识市场、正确做出决策。
日前,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有89.3%的投资者表示投资亏损会导致焦虑。如何正确看待理财,是投资者必然要实现的观念转变,投资者教育是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稳定财富观的形成更是要经过长期的积淀。
对于普通基民尤其是新基民来说,关注互联网上纷繁复杂的信息不如关注基金公司各类官方公众号和新媒体平台,倾听专业理财机构的声音,避免轻信纷繁复杂的所谓“财商教育平台”,投资者须擦亮眼睛,提高辨别能力,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本文源自中国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