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证券股权没卖掉 锦龙股份转型还能咋搞
锦龙股份如果未能成功出售中山证券股权,转型发展仍然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 "内部改革":深化公司内部管理改革,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盈利能力。
2. "多元化发展":在保持证券业务稳定发展的同时,探索新的业务领域,如资产管理、财富管理、金融科技等,实现业务的多元化。
3. "技术创新":加大金融科技投入,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开发智能投顾、大数据分析等新型金融产品。
4. "并购重组":通过并购重组,获取优质资产,扩大业务规模,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
5. "拓展业务范围":在现有业务基础上,拓展业务范围,如增加金融咨询服务、投资银行服务等。
6. "优化股权结构":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或优化股权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
7. "加强品牌建设":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升公司品牌形象,增强市场影响力。
8. "人才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公司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9. "关注政策导向":紧跟国家政策导向,把握行业发展趋势,积极布局新兴领域。
10. "国际合作":拓展国际合作,寻求与国际知名金融机构的合作机会,提升公司国际化水平。
通过以上策略,锦龙股份可以在未能出售中山证券股权的情况下,实现转型发展,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
相关阅读延伸:中山证券股权没卖掉 锦龙股份转型还能咋搞
5月19日晚,锦龙股份发布了一则公告称,决定终止出售其所持有的中山证券67.78%的股权。这也意味着这场跨时近一年的重大重组案,按下了暂停键。
对于决定终止本次重组的原因,锦龙股份解释为“为防止公司在出售中山证券股权后可能出现主要资产为现金或者无具体经营业务的情形”。
5月20日开盘,锦龙股份股价受终止出售消息影响下跌。截至5月21日收盘,报12.64元/股。
重组计划 一年内披露12期进展公告 股价多次因资产重组暴涨
时间拉回到一年前,2024年6月5日,锦龙股份召开第九届董事会第三十九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拟公开预挂牌转让中山证券股权的议案》。
此后,从2024年6月至今,锦龙股份先后披露了12期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进展公告。在最近一期,2025年5月6日的进展公告中,锦龙股份仍表示,上述交易依旧处于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预挂牌”,即为信息预披露,目的在于征寻标的股权意向受让方。
不成想,仅仅不到半个月时间,这场迟迟未能落定的交易,在“空挂”一年后,迎来了终止。
据悉,锦龙股份近年来每涉及重大资产重组时,股价均有一波不错的阶段性涨幅。以2023年10月-11月间,对应出售东莞证券股份时,一个月内自低位上涨超过30%;2024年6月公告出售中山证券后,至当年10月股价高位,4个月内上涨超过75%。
早有预见 曾在财报中表示“视情况推进”受终止出售消息影响股价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4年财报中,锦龙股份在“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中就曾表示,“公司将以审慎的态度综合考虑、视情况统筹推进出售中山证券股权的重大资产重组项目,加大资金回笼规模,加快推进公司业务转型,从而为公司向实体经济转型和拓展新质生产力创造有利条件,确保不出现可能导致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后主要资产为现金或者无具体业务的情形。”
显然,对于出售中山证券股权后可能导致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后主要资产为现金或者无具体业务的情形,锦龙股份早有预见。
由此来看,锦龙股份似乎并未寻找到合适的经营方向来替代中山证券出售后的“业务空当”。
5月20日开盘,锦龙股份受终止出售消息影响股价下跌。截至5月21日收盘,报12.64元/股。
经营压力 频频陷入“借款纠纷”曾称向智能算力中心转型
在锦龙股份出售中山证券的背后,其面临的经营压力一直是重要的原因。
一方面锦龙股份的负债率持续高企。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2024年期间,锦龙股份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4.86%、77.66%、77.17%、81.09%。另一方面,锦龙股份面临资金流动性的压力,频频对外借款。2025年2月,锦龙股份就曾发布公告称,拟向控股股东新世纪公司及其母公司弘舜公司借款,总额不超过15亿元,借款期限为一年,年利率预计不超过10%。
此前,2024年1月,锦龙股份还曾公告称,为补充流动资金,董事会同意锦龙股份向烟台智库典当有限公司借款5000万元,期限6个月。上市公司向典当行借钱的情况在市场上实属少见。
负债高企,流动性面临压力的情况下,锦龙股份还频频陷入“借款纠纷”。2024年12月,锦龙股份发布公告称,广东立合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借款合同纠纷(涉及金额6602.9万元)为由向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申请财产保全,越秀法院冻结了其持有的东莞证券6602.9万股股份。
从净利润角度看,经营压力更为具象化。Wind数据显示,锦龙股份已经连续4年亏损。2021年-2024年期间,锦龙股份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1.31亿元、3.92亿元、3.84亿元、8923万元。其中,受益于2024年四季度火热行情,锦龙股份的净利润亏损较2023年明显缩窄,依旧亏损。
面对经营困境如何破局?在2024年4月,锦龙股份曾宣称将“业务逐步转型”,赛道为智能算力中心。此外,对于出售中山证券的原因,锦龙股份也表示过,“为加快推进公司业务转型,并为公司向实体经济转型和拓展新质生产力创造有利条件”。锦龙股份多次提及将进行业务转型,甚至出售中山证券也是为了促进业务转型。那么,当锦龙股份终止了中山证券股权的出售,又将如何为业务转型创造有利条件?
对于上述问题,南都·湾财社向锦龙股份发送了采访函,但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回复。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吴鸿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