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女将变身“头牌”,业绩冲刺背后动机揭秘
这句话可能是在讨论某位女性从券商行业转行到其他领域,尤其是娱乐行业,成为某个领域的“头牌”。这里的“下海”通常指的是离开稳定的职业环境,尝试创业或进入较为自由竞争的行业。而“冲业绩”则可能是指追求更高的收入或业绩目标。
这句话可能隐含了以下几种含义:
1. "质疑动机":这句话可能是在质疑这位女性转行的动机,认为她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追求更高的业绩或收入。
2. "行业认知":在某些人的观念中,娱乐行业可能被认为是一个追求短期收益和名声的行业,与券商行业在职业形象和价值观上有所不同。
3. "社会偏见":这句话可能反映了社会上对某些行业或职业的偏见,认为女性进入这些行业主要是为了追求物质利益。
然而,每个人的职业选择都是个人权利,应该尊重每个人的职业规划和人生选择。在现代社会,职业选择越来越多元化,重要的是个人兴趣和职业发展,而不应仅仅以业绩或收入作为衡量标准。
相关内容:

1./ 券商美女销冠下海一夜成银座头牌 /
岛国的魔幻新闻就是多,而且都不避着点人。以前看日本金融圈的新闻,那是奇葩遍地,有券商职员下药谋杀八旬客户,有银行内部发出“盗窃银行资产就切腹谢罪”的誓约书,有靠上市公司发消费券生活数年的股东大叔真人秀。现在呢?突然就像青春动漫一样燃起来了:能当销冠的券商女销售,转行下海银座,又成了销冠。宣传海报上,也赫然印着证券公司转行的噱头:



而且,跟其他同事不同,她毕竟是金融圈出来的,做得一手好表格,用Excel建立客户档案,包括客户的生日、兴趣、工作行业、消费习惯、过去聊天记录等。每次接待前,她都会查一下客户资料,准备聊天话题。她每天都读《日经新闻》等财经媒体,对当天的热点了如指掌,如果客户最近公司有新闻、股票有变动,她会第一时间祝贺或关心。“我不会只靠1、2个大客户,而是经营200多个稳定的普通客户。每天接待4、5组客人,一个月差不多100组。这样一来,即便某个客户突然不来了,我整体业绩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靠着专业和勤奋,kiko在哪里都是销冠也就不奇怪了。她现在的目标是存够创业资金,三年内自己开店。据她自己说,在证券公司,每天都要招待客户,喝酒到很晚、睡眠不足,而现在她的收入,是之前的3倍,还很自由。怪不得网友吐槽“券商真不是人待的地方”,别误会,我是说日本的券商。“有些小姐姐用小本子记笔记,我觉得太乱了。Excel更清楚,可以一眼看到哪些客户当月还没来,马上联络提醒。”
2./ 国内券商人:考编、转行,只求上岸 /
日本的券商妹妹换行业依旧是头牌,反观国内的券商人,面对业绩压力,能转行的转行,不能转行的疯狂考编上岸。说起来,今年真是金融人考编上岸大年,比如上海市,今年一季度考试录用的公务员名单中,就有20多个金融圈的。




3./ 卷疯了,金融人“十八般武艺”求生? /
一位券商朋友王哥对八妹说,这是他们公司营业部新任总经理的话,这些内容在周例会、月总结会和营销人员内部会,都说了一遍。他任职于一家中型券商在北京的营业部A,这家券商总部在华东地区某省,在北京一共三家营业部ABC。上个月,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三家营业部的总经理都换了人。王哥的老领导张总在这家营业部已经管了十年,现在被调去管分公司的零售业务。营业部B的李总调来接管王哥的营业部,李总在营业部B当了15年总经理。而李总原先所在的营业部B,由营业部C的总经理孙总调任,孙总在那里也当了8年总经理了。最后,营业部C从隔壁省抽调了一个总经理来管。北京还不是唯一洗牌的省份,在五月,公司内网发布的中层管理人员职务变动公告,一共有8份,至少涉及了19家分支机构。李总一上任就开始给全员打鸡血,说再不向外拓展就快要干不下去了,还用营业部B的营销举例子:“咱们xx路(营业部)为什么在北京业绩第一?因为一直在寻找出路,亲戚朋友老客户都挖完了,银行网点一个月开不了几个,最后还有两条出路。弄了很多小圈子,高尔夫、网球、羽毛球、击剑,这些都试过,建一个群组织活动,混熟了,一个圈子出三五个客户,大部分都是高净值的。第二条路就是互联网,做个视频账号公众号多发点内容,说不定网上就来新客户了。”券商人每天都要面对同样的“洗脑”,业绩压力蹭蹭往上涨,员工也是为了业绩抢破了头、想尽了办法。王哥不是没想过出去拓展客户,实在是老客户要天天打电话盯着维护,运动爱好的小圈子根本挤不出时间来搞,做新视频号啥的,倒是想过挺长时间了,但是这个事情一旦开始就要坚持长期做,那每天都发什么呢?旁边座位的一个女同事去年就做了个号,还花钱买了陪跑,工作日每天都更新一期视频,自己写文案拍摄剪辑全干了,现在视频号和抖音号都只有两三千粉丝,转化开户或者卖投顾产品也寥寥无几,这条路真的能走通吗?其实,做短视频或者直播账号,马太效应特别明显,受欢迎的人被全网热捧,大部分普通人做号很难出头。现在很多券商的员工号和官方号,发收评发股市分析,量都平平,倒是唱歌跳舞或者搞笑段子的视频还能有点起色,难怪业内喜欢招聘会唱歌跳舞的女孩子。嗨,别说普通员工的面试了,分析师也躲不过才艺展示。有“黄埔军校”之称的国泰君安研究所的所长黄燕铭曾经说过,招聘新人时,更青睐理工科同时会写诗词歌赋的学生。对于“有的人说我沟通表达能力不强,怎么训练?”的问题,黄燕铭称可以去KTV唱卡拉OK。“这是一个帮助你去训练声音和表达自己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去年上海的金融圈群里还曾传出陆家嘴一个券商的销售,某985本硕毕业,下海到KTV兼职陪酒,自述赚得比本职工作要多,靠的是弹得一手好琵琶。看来,现在还留在券商的人,踏踏实实做业务显然已经不够了,要卷出来真是需要十八般武艺了。参考资料:《券商员工扎堆“考公”,发生了什么?》,证券时报·券商中国《投行人考上公务员,等IPO奖金还是新奔赴?》,财联社·创业板观察《券商从业人员去年以来净流出超2万人,投顾、分析师等人数逆势增长》,红星新闻“我还几年就退休了,你们要躺平的话,谁躺平得过我呢!啊?十年前二十年前,只要(经纪关系)有个两三千万就可以稳稳地月入过万,现在能吗?两三千万佣金才几个钱,全行业(佣金)都降到万一了,融资融券利率也卷,拓展不了新客户,一个月几千块在北京连房租吃饭都不够,混日子能混下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