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暗中布局?10元白酒股暴跌,社保基金携手外资抄底,能否逆势翻身?
这个问题涉及到股市分析,我无法提供具体的投资建议,但我可以提供一些一般性的分析思路。
首先,关于“社保和外资悄悄抄底”的说法,通常意味着在股票价格较低时,社保基金和外资机构开始买入股票。这种情况可能表明市场对这些股票的长期价值持乐观态度。
接下来,针对“两家10元白酒股跌惨了,能翻身吗?”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基本面分析":了解这两家白酒公司的基本面情况,包括营收、利润、市场份额、品牌影响力等。如果这些公司的基本面没有大的问题,只是短期市场情绪导致股价下跌,那么翻身的机会可能较大。
2. "行业分析":白酒行业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市场需求稳定。如果这两家公司处于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并且有较强的品牌和渠道优势,那么它们翻身的机会可能更大。
3. "市场情绪":股价的波动很大程度上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如果市场对这两家公司的信心恢复,那么股价可能会随之回升。
4. "政策因素":政府对白酒行业的政策也会对股价产生影响。如果政府出台有利于白酒行业的政策,那么这两家公司的股价可能会得到提振。
5. "估值分析":如果这两家公司的估值已经较低,且具有较好的成长性,那么翻身的机会可能较大。
总之,要判断这两家白酒股能否翻身,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果你对这两家公司感兴趣,建议你深入研究它们的基本面
相关内容:
最近白酒圈出了件怪事:茅台、五粮液被政策锤得股价发抖,两家卖10块钱便宜酒的公司,却被国家队社保基金和石油土豪阿布达比盯上了——老白干和牛栏山的母公司顺鑫农业,一季度被大举买入,其中顺鑫股价从78元暴跌到15元,比打一折还狠。 到底这些“民工酒”藏着什么秘密?

政策一记重拳,茅台跌了,但喝牛栏山的人还在加班
上周末,公务员“禁酒令”升级,工作餐直接不准上酒。 消息一出,茅台、五粮液周一开盘就低开,但奇怪的是跌得并不多。 业内人士算过一笔账:现在公务员喝酒花的钱,在白酒行业里连5%都不到,跟十年前30%的占比没法比。
比如商务宴请常用的千元茅台,销售压力明显变大。 而超市里16元一瓶的牛栏山二锅头,最近反而卖得更快了——打工人的饭局、熬夜加班的泡面搭档、老家红白喜事的桌上,低价酒根本离不开。
一瓶60块钱,年赚6个亿
社保基金看上的老白干酒,可能很多人没喝过。 在河北,婚宴桌上摆的“衡水老白干”几乎是标配。 天猫上一款52度的青花手酿,标价59.4元,月销2000多件,评论区全是“老爸的口粮酒”“性价比之王”。
这家公司业绩稳得让人意外:去年净利润冲到6.29亿,创了历史新高,今年一季度又涨了11%。 对比高端酒,老白干的秘密在于成本控制——它的毛利率65%,比茅台低10个百分点,但销售费用连茅台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社保四一三组合一季度突然买了835万股,冲进前五大股东。 河北本地人说,这酒在乡下小卖部都是整箱搬,请客时开瓶“老白干”既不丢面子,也不伤钱包。

一款16块的白酒,年销1亿瓶
它旗下的牛栏山,20年前还是北京农民工喝的酒,现在全国烧烤摊都在卖。 拼多多上,16.83元的“白牛二”月销10万+,有人留言:“兑冰红茶能喝一晚上,人均不到10块。 ”
这家公司前两年差点翻车——搞房地产亏了11亿,连累白酒业务。 去年终于甩掉地产包袱后,扣非净利润立刻转正。 中东土豪阿布达比投资局嗅到机会,从去年三季度开始越跌越买,持股从710万股加到1120万股。
投资者算过一笔账:顺鑫白酒业务的真实估值应该是250亿,但现在公司总市值才120亿。 按这个逻辑,光牛栏山这块牌子就值回票价。
跌了80%的白酒股,捡便宜还是踩大坑?
抄底的人认为,这些酒已经跌无可跌。 顺鑫从78元跌到15元,老白干从38元腰斩到17元,市盈率都不到行业平均水平的一半。

反对的声音也很尖锐:“低价酒没护城河,牛栏山能被任何小酒厂替代! ”还有人扒出数据:顺鑫白酒毛利率只有35%,老白干在河北之外根本卖不动。
但菜场老板娘张姐用行动投票——她的杂货店一个月能卖30箱牛栏山,最新到货的“倍儿牛”才9.8元一瓶。 “夏天农民工兄弟干完活,就着花生米能喝半斤,贵了谁买? ”
藏在超市货架底层的战争
这场白酒暗战最激烈的战场,其实在普通人看不见的地方。 超市把茅台摆在玻璃柜里,但牛栏山永远堆在货架最底层。 河南经销商老王透露:“一箱牛栏山挣5块钱,但走量啊! 春节我一个月能卖5000箱。 ”
在河北衡水,酒厂直接和村镇超市签独家协议,过年开车到村里摆摊试喝。 去年光靠乡镇市场,就贡献了40%的销售额。
京东数据显示,100元以下的盒装白酒销量同比涨了23%,而500元以上的高端酒只涨了7%。 程序员小李的购物车说明一切:“加班喝二锅头,醒了继续写代码,指望我买茅台? 除非中彩票。 ”

喝不起贵的,但总得喝点
社保和外资本次押注的逻辑很赤裸:喝茅台的人可能会少,但喝酒的人不会消失。 中信证券调研显示,低价白酒的复购率高达78%,远超过高端酒的45%。
在北京打工的老陈,月薪6500块,每周要和工友喝两次酒。 “牛栏山一瓶16,4个人喝两瓶,人均8块钱。 改喝啤酒? 那得喝5箱才够劲! ”
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顺鑫农业账上现金流突然好转——去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暴增200%,经销商开始敢囤货了。 河北糖酒会上,老白干的展台被围得水泄不通,销售老刘说:“有个山西老板当场订了2000箱,说现在借钱都要囤便宜货。 ”
不是没人喝酒,而是不敢喝贵了
这场白酒股震荡背后,藏着一个尴尬的现实。 上海某私募基金经理透露:“去年经销商手里压了8000吨茅台,但牛栏山根本不够抢。 ”
在山东临沂的批发市场,牛栏山经销商老王正在指挥工人装车。 “昨天刚到的500箱,今天只剩80箱了。 ”他指着隔壁堆满某高端酒的仓库:“那家去年进的货,现在还有一半没卖掉。 ”

饿了么夜间酒水订单数据更直观:晚上9点后的订单里,30元以下白酒占比从58%涨到71%。 烧烤摊老板老赵说:“现在客人自带牛栏山的越来越多,我们店里的泸州老窖半年没补货了。 ”
一场关于10块钱的豪赌
社保基金和阿布达比这次逆势操作,本质上是在赌中国消费的“底线”。 茅台的金融属性可能褪色,但牛栏山9.8元的“倍儿牛”正在拼多多卖爆——上线3个月,20万瓶秒光。
在东莞工厂区,便利店老板娘阿玲算过细账:“工人一周喝3次酒,牛栏山一个月能给我赚6000块房租。 ”她不知道的是,这份刚需正在被资本盯上——顺鑫农业的股东名单里,除了中东土豪,还挤进了7家新基金。
这场游戏最疯狂的注脚,是某券商业绩会上投资者的提问:“你们说顺鑫估值低,那它家的酒能不能涨到20块一瓶? ”全场沉默三秒后,分析师答:“酒价我们不确定,但股价...或许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