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万到十几万不等,揭秘同一女子连环诈骗案

几万到十几万不等,揭秘同一女子连环诈骗案"/

这种情况可能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包括诈骗、欺诈行为等。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分析和应对措施:
1. "调查原因":首先要调查这些受害者与被指控的女子之间的交易或交往情况。了解她们是如何相识的,以及被骗的具体细节。
2. "受害者背景":分析这些受害者的共同背景,比如年龄、职业、生活环境等,看看是否有共同的弱点或特征。
3. "诈骗手段":了解被指控女子可能使用的诈骗手段,比如情感诈骗、投资诈骗、虚假广告等。
4. "法律途径":如果确实存在诈骗行为,应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受害者的权益。可以报警,并提供相关证据。
5. "预防措施":对于其他人,应该加强防范意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不轻信陌生人的网络交友。 - 在进行投资或交易时,要谨慎核实对方的身份和信誉。 - 遇到可疑情况,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6. "心理支持":对于受害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走出阴影。
总之,这种情况需要深入调查和分析,以确保受害者得到应有的权益,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相关内容:


近日,商户李先生向我们8099999反映称,一名二十多岁的女子以资金周转为名,骗走了他近4万块钱,而该女子利用同样的招数,还骗了其他十多名商户。



当事商户:“过完年,1月30日,那天我开门,那个女的联系上我,她说老板我有张信用卡到期了,能不能帮我还一下。当时我问她为什么要找我还?你没亲戚替你还吗?她说没有,她说‘我家大人都回去过年了,现在一个人在昆明’。”



李先生说,女子一开口就提出了帮其还款3万,他当场表示了拒绝,但对方却打起了感情牌,并承诺还款后,立即就能从信用卡重新刷出钱款还给他。眼看李先生顾虑重重,女子又许以了千分之一的手续费。原本还有些犹豫的李先生经不住对方的软磨硬泡,最终同意帮其还款。



当事商户:“她说没问题,可以马上刷出来的,我就说‘好,你保证能刷出来我就帮你还’,一开始她说还三万多,我转了三万,她说不行还是要还4万,后来我转4万给她还了,还了之后她就刷不出来。”


眼看4万块钱进了女子的账户,之前的所有承诺却成了空头支票,感觉情况不妙的李先生只能报警求助。之后李先生了解到,与其有同样遭遇的还有十多名商户。



当事商户:“我是2月12日下午六点左右被骗了4万块钱。”


当事商户:“我是2025年2月13日下午三点半,那个女孩子到店里来骗我3万9。”


当事商户:“2月8号 被骗4万3千5,还有个大姐是9万,当天晚上还有一个。”


当事商户:“我是2月6号初八,被骗了三笔,总共11万8千5百多一点。”


采访中记者发现,商户们被骗的金额从几万到十几万不等,被骗的时间则集中在近半个月,他们中一些是当时就报了警,另一些则是让女子写下欠条,并留下了女子的身份信息。商户们说,他们有一个行业交流群,事发后大家在群里面询问交流后才发现,这行骗的女子竟然是同一人。



当事商户:“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女的,而且穿的也不好,面相也不怎么样,身高1米65。”

记者:“那怎么想的呢?怎么都不认识还转钱给她?”

当事商户:“犯了同情心,说实话就是犯了同情心。”



当事商户:“因为她当面在嘛,我们也是开门做生意,也不想拒绝客户。就想着‘能帮忙就帮忙’,就抱着这种心态,毕竟她也出了手续费的,就说给她还了。”



商户们坦言,他们确实有意识淡薄的一方面,但对方如此大规模的行事显然蓄谋已久,所以大家防不胜防。据了解,有类似遭遇的15家商户都已经向警方报了案。



当事商户:“现在我们大家被骗了这么多钱,也不知道能不能要回来,就是现在想借媒体的力量把她曝光了,让更多人知道有这么一个人的存在,不要再出现跟我们一样的受害者,不然她只会越来越嚣张,还会有下一个受害者出现。我希望大家能引以为戒,不要再发生同样的事情了。”


商户们该如何维权?律师也给出了建议。



北京德和衡(昆明)律师事务所 律师 刘春粉:“这些受害的商家还是蛮多的,人数比较众多,建议可以先去报警,报警之后警方会传唤这个女子去做一些笔录,到时候她肯定要交代,她拿这些卡,都是谁的卡来刷的。如果她就是天天以这种刷别人信用卡来套取差价与佣金,甚至明明知道刷不出来还要去找商家来给她刷的情况,这可能是涉嫌构成诈骗犯罪或者信用卡诈骗等等。所以说建议先去报警,如果警察觉得这个事情构不成刑事犯罪,也就不会立案,那么只能通过民事上来起诉。”



目前,警方已经介入此事调查,而商户们也正着手起诉该女子。

警方提醒




1.在使用信用卡时一定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通过正当渠道进行还款。网上出现的一些所谓“代还信用卡”的服务,往往就是诈骗分子的圈套。


2.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进一步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坚决不做不法分子的帮凶和工具人。


3.出租、出售、出借银行卡账户、支付账户或电话卡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官提醒

信用卡代还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不仅严重扰乱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而且侵害银行消费信贷资金和持卡人财产,并有可能对国家金融资产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威胁,从事该行为可能涉嫌触犯刑法,构成非法经营罪。


法官在此提醒广大群众,务必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切勿因为觉得有利可图,就听信他人蛊惑,最终导致财产损失!



来源:8099999街头巷尾

部分内容整合自黔西南州反诈中心、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

编辑:马啸楠

编审:李菁

终审:赵文

发布于 2025-05-26 13:48
收藏
1
上一篇:中证A500ETF基金详尽信息解析与最新动态 下一篇:上海仲企揭秘,注册公司所需材料与手续费用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