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额存单持续升温,特色存款成金融“平替”新宠?

大额存单持续升温,特色存款成金融“平替”新宠?"/

大额存单和特色存款是银行提供的两种不同的存款产品,它们各有特点和适用场景。
大额存单通常是指银行发行的一种定期存款产品,它具有以下特点:
1. 高收益:相较于普通定期存款,大额存单的利率通常更高。 2. 门槛较高:购买大额存单通常需要较高的存款金额。 3. 期限灵活:大额存单的期限一般较长,但也有短期品种。 4. 流动性较差:提前支取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或损失。
而特色存款则是指银行针对特定需求或目标客户群体推出的存款产品,具有以下特点:
1. 个性化:特色存款通常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偏好设计,具有个性化的特点。 2. 附加服务:特色存款可能提供一些附加服务,如消费返利、积分兑换等。 3. 门槛相对较低:相较于大额存单,特色存款的门槛可能更低。 4. 期限和利率可能更灵活:特色存款的期限和利率可能更符合客户的需求。
关于“大额存单热度不减,特色存款成‘平替’”的说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市场需求":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客户对存款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大额存单因其高收益和相对较高的安全性,受到了投资者的青睐。特色存款则满足了客户对个性化服务和附加价值的追求。
2. "竞争态势":在银行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

相关内容:

“大额存单太难抢了。”西安市民王先生称三周都没抢到大额存单。最近,银行大额存单被秒光的消息引发关注。

华商报记者走访西安多家银行了解到,目前国有银行大额存单3年和5年期产品额度告罄或不足,利率相对较高的股份制银行、地方城商行额度紧张。而近段时间,多家银行主推的“特色存款”产品受到众多储户青睐,此类产品因其利率较高且稳健的特质,被不少储户看作是大额存单的“替代品”。

大额存单仍“一单难求”

大额存单热度不减。华商报记者上周末查阅部分银行App发现,多家银行3年期大额存单显示“已售罄”或“额度不足”。工商银行手机银行App显示,该行期限3年、30万元起存(年利率2.90%)的可转让大额存单显示“售罄”,其他期限大额存单显示尚有额度;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显示,该行各个期限的大额存单均显示“额度不足”。

西安某股份银行理财经理表示,该行大额存单目前没有额度,大额存单不定期发售,需要时常关注。为何大额存单仍“一单难求”?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居民储蓄存款明显增加,短期仍缺乏更有吸引力的资产投资,以及担忧未来利率进一步走低,部分投资者对大额存单仍有一定需求;另一方面,银行为控制负债成本,更多希望增加活期存款,对发行大额存单规模有一定限制;此外,国内财政、货币政策偏积极,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居民超额储蓄,银行整体负债压力不比往年负债紧张时期。

银行力推特色存款产品

大额存单额度吃紧,特色存款的热度悄然兴起。近期,多家银行开启特色存款的力推模式。上述理财经理表示,特色存款是各家银行自己推出的产品,存款利率一般介于大额存单和普通定期存款之间,起存金额低于大额存单。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已有银行主动推介“特色存款”产品,吸引储户,如建设银行的“旺财存款”、农业银行的“银利多”、民生银行的特色储蓄存款“安心存”、广发银行的定制存款“花样存”等。

据了解,各家银行的“特色存款”产品起存点通常在1000元-1万元之间,利率也会较普通定期存款产品上浮20-60个基点。如广发银行1000元起存三年期的“花样存”利率为3.1%,高于同期限利率为2.5%的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

业内人士表示,相对于普通存款而言,特色存款是商业银行根据自身需要和客户结构特点而推出,一种特定起存金额、利率、期限、计息规则以及附加条件的存款产品。“特色存款”起存门槛相对较低,除部分专属的产品需要符合特定开户条件外,其他没有特殊要求,手机银行上就可购买。但部分银行“特色存款”额度有限,需抢单购买。

业内人士同时建议,投资者在进行资产配置时,需调整好心态和预期,平衡好风险和收益,可以在存款之外,适当配置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货币基金以及储蓄国债等产品。 华商报记者 李滨

发布于 2025-05-26 16:27
收藏
1
上一篇:大额存单利率突破“1时代”门槛,哪些金融产品可成为替代佳选? 下一篇:中长期大额存单市场遇冷,寻找“平替品”的多元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