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公募基金豪掷逾80亿自购,揭秘自购基金清单及热财经关注点
截至2023,公募基金的自购行为通常是指基金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购买旗下管理的基金产品。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购买情况,但请注意,具体数据需要查阅最新的财经报道或官方公告来确定:
1. "债券型基金":由于债券市场相对稳定,公募基金可能会购买旗下债券型基金,以增加资产配置的多样性。
2. "股票型基金":在市场信心增强时,公募基金可能会自购旗下股票型基金,以表明对市场前景的乐观态度。
3. "混合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兼具股票和债券的特性,公募基金可能会自购这类基金,以平衡风险和收益。
具体购买情况可能包括以下基金:
- "某大型公募旗下的明星股票型基金":这类基金往往表现良好,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 "某知名公募旗下的纯债型基金":在市场波动时,这类基金可能成为公募自购的选择。
- "某中型公募旗下的平衡型混合基金":这类基金在股票和债券之间寻求平衡,适合市场波动较大的时期。
要获取具体的自购基金列表,您可以:
- 查阅最新的财经新闻报道,特别是那些关注基金行业的媒体。
- 访问中国证监会网站或基金业协会网站,查看公募基金公司的公告。
- 关注各大公募基金公司的官方社交媒体账号,获取最新动态。
请注意,由于市场情况和基金公司策略的变化,具体自购基金的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
相关内容:
5月6日,富国基金发布公告,公司及高级管理人员将出资不低于2000万元,拟任基金经理将出资不低于500万元,合计共同出资不低于2500万元认购富国均衡投资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
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5月6日,今年以来共有103家公募机构合计自购达533次,净申购金额达83.20亿元。

货币型基金成自购主力。今年以来公募机构自购旗下货币型基金次数达136次,净申购金额达48.95亿元,占到自购总金额的58.83%。
其次是债券型基金,今年以来公募机构自购旗下债券型基金次数达99次,净申购金额12.06亿元,占到自购总金额的14.49%。
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自购金额旗鼓相当,今年以来公募机构自购旗下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次数分别为114次和149次,净申购金额依次为9.05亿元和8.22亿元,分别占比为10.87%和9.88%。
今年以来公募机构自购基金类型较广,FOF基金、QDII基金、另类投资基金亦有自购,今年以来净申购金额依次为4.15亿元、0.50亿元、0.27亿元。
股票型基金中,自购主要来自于指数型基金,其中被动指数型基金和增强指数型基金今年来净申购金额分别达6.35亿元和0.81亿元,合计约占到股票型基金净申购总额的80%。债券型基金中,自购主要来自于中长期纯债基金,今年以来净申购金额5.94亿元,几乎占到债券型基金自购总额的一半。

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有自购的103家公募机构中,31家公募机构净申购金额不低于0.5亿元,其中7家净申购金额0.5亿-0.99亿元,19家净申购金额1亿-4.99亿元,5家净申购金额不低于5亿元。具体来看,景顺长城基金今年以来7次申购旗下产品,合计净申购金额达15.54亿元,其次是中欧基金,今年以来14次申购旗下产品,合计净申购金额达13.84亿元;兴证全球基金7次申购旗下产品,合计净申购金额达到7.52亿元,紧随其后的是南方基金、嘉实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合计净申购金额分别为7.47亿元、5.16亿元、3.92亿元。
文、图|记者 莫谨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