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银行不如买银行?揭秘两大升级版投资策略

存银行不如买银行?揭秘两大升级版投资策略"/

"存银行不如买银行"这句话通常指的是通过投资银行股来获取比存款更高的收益。以下是一些升级版的策略,可以帮助投资者在投资银行股时获得更好的回报:
1. "价值投资策略": - "选择低估的银行股":通过分析银行的财务报表,如利润率、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率等,找出那些当前股价低于其内在价值的银行股。 - "长期持有":价值投资强调的是长期持有,等待市场认识到这些银行的真正价值。 - "分散投资":即使是对银行股有深入了解,也应该分散投资,以降低单一银行风险。
2. "成长投资策略": - "关注成长潜力":选择那些在金融科技、国际业务、资产管理等领域具有成长潜力的银行。 - "动态调整":根据市场情况和个人判断,动态调整投资组合,以适应市场变化。 - "关注行业趋势":研究宏观经济趋势和行业政策,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选择那些在行业增长中能够受益的银行。
具体来说,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升级版策略:
- "基本面分析":深入研究银行的财务报表,包括但不限于净利润、营收、资产质量、成本控制、风险管理等,找出具有良好基本面和稳健增长潜力的银行。 - "技术分析":结合技术分析,观察股价走势,寻找买入和卖出的时机。 - "事件驱动投资":关注可能影响银行股价

相关内容:

关注行情的小伙伴可能有注意到,近期港股和A股之间的溢价率关系出现了结构性反转,部分龙头企业H股估值显著超过A股。

比如最近宁德时代H股上市,首日涨幅16.43%,次日再涨10%,截至5月23日收盘,AH溢价率是10.72%,说明港股比A股贵了10.72%。

数据来源:雪球,截至2025年5月23日,个股展示不代表推荐

港股比A股贵,最近几年还是比较少见,这次宁德时代港股的大涨,我个人觉得其核心驱动因素有两点:

首先,国际资本抢筹与豪华基石阵容,这些资本包括了科威特投资局、高瓴资本等,凸显了国资资本对其全球化战略的认可。

第二个原因,就是流动性溢价:宁德时代港股发行1.356亿股(含超额配售),占发行后总股本的约3%,按发行价263港元计算,初始流通市值约356.6亿港元(约合328亿元),盘子相对不大,撬动其股价上升所需的资金相对较小。

除了宁德时代,比亚迪和招商银行的港股也比A股更贵。

5月23日收盘,

比亚迪的AH溢价率是5.32%,说明港股比A股贵了5.32%。

数据来源:雪球,截至2025年5月23日,个股展示不代表推荐

招商银行的AH溢价率是3.43%,说明港股比A股贵了3.43%。

数据来源:雪球,截至2025年5月23日,个股展示不代表推荐

根据最新的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23日,A+H股同时上市的企业共有151家,港股比A股贵的还是极少数。大部分的AH股,都是A股贵而港股便宜,这一现象在银行板块、能源等板块尤为显著。

比如工商银行,当前AH溢价率是-26.31%,说明港股比A股便宜26.31%。

数据来源:雪球,截至2025年5月23日,个股展示不代表推荐

我们都知道股份是同股同权的,我们作为投资者,如果花同样的钱,你会买7.08元人民币的工商银行A股,还是会买更便宜只有5.69港元的工商银行H股呢?买到的股份,持有的过程中是按照股份数量给你分红的,你持有股份越多,得到的股息就越多,那我肯定买工商银行H股呀。

有人要说,港股有红利税,比A股便宜20%是正常的。

确实。

我们是可以用一个指标来观察AH同时上市的企业的溢价关系的,那就是恒生AH溢价指数

如果看AH股溢价指数,截至2025年5月23日收盘,已经到了131.88。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5月23日,历史收益不代表未来走势

根据国金证券研究所的研报,AH溢价指数过去几年的均值在135-140之间,我觉得,溢价率大于140时,持有H股更划算;溢价率低于135或者130时……越低则持有人民币A股越划算。

当然,这个指数是衡量全部150多家AH企业的,如果我们投资更细分的行业或者个股,需要站在更微观的角度去看。

其实中证指数公司目前有一些指数名称带有“AH优选”字样,就是看A股和H股哪个更低估就持有哪只,这类策略指数相对就更“聪明”了一些,它们从编制规则就考虑到了AH哪边低估就持有哪边的资产,比如上证50AH优选指数、中证银行AH价格优选指数,我举例的这两只指数目前市场上都有相应指数基金产品。

以中证银行AH价格优选指数(931039.CSI)为例,它反映了在中证银行指数上使用AH价格优选投资策略的整体表现,当前成分股有42只。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5月23日,历史收益不代表未来走势

前十大重仓股分别是招商银行A股、兴业银行A股、工商银行H股、交通银行H股、农业银行H股、江苏银行A股、浦发银行A股、中国银行H股、民生银行H股、平安银行。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5月23日,指数成分股展示不构成投资建议

从编制规则来看,

“其半年度定期调整分别同各自基准指数,月度证券类别转换中证AH价格优选指数系列的样本证券类别每月转换一次,转换实施日期为每月第二个周五的下一交易日。

样本证券类别转换以转换实施日前两天经汇率调整后的内地市场证券收盘价格除以香港市场证券收盘价格的比率作为转换依据。

若该价格比率大于1.05,而指数持有的证券类别为内地市场证券,证券类别将转换成香港市场证券;

若该价格比率小于1,而指数持有的证券类别为香港市场证券,证券类别将转换成内地市场证券;若该价格比率介于1和1.05之间时,指数样本证券类别维持不变。

月度样本类别转换时,权重因子也将进行相应调整。”

这样的指数好处就是AH股哪边便宜选哪边,确保持有的是低估的资产,截至2025年4月30日,上市交易所权重如下,香港占比39.3%,上海占比52.4%,深圳占比8.3%。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5月23日,指数行业展示不构成投资建议

如果看估值和投资性价比,对于银行一般是看市净率和股息率。

从市净率来看,当前PB为0.70(小于1.0,即跌破了净资产),处于估值分位点34.19%,显然还是处于一个相对比较便宜的位置。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5月23日,历史收益不代表未来走势

看股息率呢,当前为5.06%,分位点在高位,处于机会值以内,显然还是比较有性价比的。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5月23日,历史收益不代表未来走势

如果您看好银行,那中证银行AH价格优选指数明显比单纯的中证银行指数要更好一些,红利再投后的中证银行AH价格优选指数全收益近五年年化回报12.71%,近十年年化回报7.15%,基日以来年化回报16.98%,跑赢了中证银行指数全收益。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5月23日,历史收益不代表未来走势

都说存银行不如买银行,其实买单只银行股还不如投资银行指数,投资中证银行指数,还不如投资中证银行AH优选指数,当前跟踪该指数的基金只有一只:银行ETF优选(517900)场外联接基金分别是A类016572,C类016573。值得一提的是,过去一年该指数基金相较于指数还跑出了一定的超额回报,如果您感兴趣可以关注一下,我个人觉得还是蛮不错的。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5月23日,历史收益不代表未来走势

说到存银行,当前国有六大行的最新利率是:活期是0.05%,3个月0.65%,6个月0.85%,1年期0.95%,2年期1.05%,3年期1.25%。5年期1.30%;感觉也太低了。

我想推荐大家关注一下国债政金债ETF(511580),这只ETF基金是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跟踪的是中证国债及政策性金融债0-3年指数 (932200.CSI) ,它反映相应期限国债及政策性金融债的市场表现。过去一年该指数的的回报是2.10%,过去三年的年化回报在2.48%,过去五年的年化回报在2.43%,过去十年的年化回报在3.07%,感觉比目前的银行利率要高不少。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5月23日,历史收益不代表未来走势

而且,它背后的资产是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违约风险极低对于这只产品,机构买的还蛮多的,最新一期机构占比高达96.05%。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年12月31日

我个人觉得,它是证券账户里活期现金的好去处,比存银行的收益率高,流动性也更好,当然,我也是抛砖引玉,哪里有说得不太对的地方,欢迎大家可以在评论区讨论。

所以,我标题提及的两个升级版的策略,一个是买银行ETF优选(517900),另一个是买国债政金债ETF(511580),它们各有特色,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研究一下。

本文是自己的梳理笔记,所有内容均是个人研究,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大家更关注客观数据。

风险提示:转引的相关观点均来自相关机构或公开媒体渠道,本人不对观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做任何保证,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中涉及个股的,不构成股票推荐和投资建议,股票市场波动大,购买前请审慎操作。市场有风险,定投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发布于 2025-05-27 08:12
收藏
1
上一篇:这才是券商硬实力!财富管理成绩单揭晓,中信代销破万亿,国君投顾收入激增7倍,华泰客户量领先群雄 下一篇:都有哪些平台可开通极低佣金账户?揭秘佣金最低的券商选择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