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收益飙升21.98%!揭秘小盘股与债券的完美搭配

近一年收益飙升21.98%!揭秘小盘股与债券的完美搭配"/

小盘债券的收益率在近一年内达到21.98%,这个数字确实引人注目。以下是一些关于小盘债券以及其为何能取得这样收益的原因:
1. "小盘债券的特点": - "规模较小":相对于大盘债券,小盘债券通常来自规模较小的公司。 - "流动性较低":由于规模较小,小盘债券的流动性通常较低。 - "风险较高":小盘债券往往伴随着更高的信用风险。
2. "收益率高的原因": - "市场供求关系":在市场对高风险资产需求增加的情况下,小盘债券可能会获得更高的收益率。 - "风险溢价":由于小盘债券的风险较高,投资者可能会要求更高的回报。 - "经济环境":在某些经济环境下,小盘债券可能会表现出较好的表现。例如,在经济复苏阶段,小盘公司可能更容易受益于增长。
3. "搭配投资": - "多元化投资":将小盘债券纳入投资组合可以帮助投资者实现多元化,降低整体风险。 - "收益潜力":小盘债券的高收益率可以为投资组合带来额外的收益。 - "风险控制":尽管小盘债券风险较高,但通过合理配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整体风险。
总之,小盘债券在近一年内取得了较高的收益率,这与其特点、市场供求关系以及经济环境等因素有关。投资者在考虑投资小盘债券时,应充分了解

相关内容:

在全球冲突不断的大环境下,今年投资的不确定性实在是大,波动也较大。

就拿国内的权益、固收市场来说,先是股涨债跌,然后又是股跌债涨,要是没做点股债配置,去单押其中一个品种,大概率会有点难受。

从数据上来看也是,统计三类典型的指数,会发现可能赢家原来是偏债混合型基金。

01

赢家“偏债混”

近半年,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收益明显高于沪深300,跑出了三个多点的超额,但对应的回撤却只有沪深300的五分之一左右,这个持有体验还是非常舒服的。

偏债混,就是做股债资产配置的一类混合型基金,可能跟我们印象里的一级债基、二级债基的角色有点像。但相比这两者,偏债混的股票仓位上限更高,相对更加灵活,可以更自如地应对不同市场行情。

在定位上,我们原来理解偏债混,可能更偏向于在债券之上加一些权益,然后通过这部分权益资产来增厚组合收益,这个思路没问题。

但换个角度讲,偏债混其实也是在权益之上“减一点”,这个减,减的不一定是收益,而是波动。

给权益资产搭配一定比例的债券,可以更好地平滑组合曲线,提升持有体验,甚至可能在一定区间内获得比纯权益更好的收益水平,就像近半年偏债混的表现一样。

既然是做股债配置,那股和债的选择就非常重要了,尤其是股。

所以,市场上有很多做不同策略的偏债混基金,比如红利类,港股类的,以及这几年表现很不错的小盘策略类。

小盘锐度高,涨起来很猛,但波动也非常大,不容易拿住,而对应策略的偏债混基金,可能既可以享受到小盘权益部分的弹性,又因为有债券拉平波动,颠簸感不会那么强。对于各类波动大的权益资产,偏债混或都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思路。

02

小盘又到舒适区

近两个月的权益市场,多少有点混沌,不像春节后有非常明确且强势的科技主线。

而没有明显主线的震荡市场,可能相对会比较利好小盘股。

因为对小盘股来说,很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就是「流动性」,流动性充裕,小盘股行情大概率就会更舒服。

有强主线的时候,资金会可能更偏向于集中在头部板块,对应或许就会抽水小盘股,小盘股流动性枯竭。比如在2020年末强势的白酒行情,和2021年三季末的新能源行情里,小盘股表现都不太好。而弱主线的时候,可能就正好相反。

除了微观板块,目前宏观整体的流动性也是比较充足的,10Y国债收益率在1.67%,DR007也回落到了1.6%左右。宽松的流动性环境,是支撑小盘行情的基础。(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5/5/19)

另外,小盘股还有一个特点是,一定程度上不太受经济基本面影响。

比如2015-2017年经济偏强的时候,小盘股表现好于大盘股;2022年、2023年经济偏弱的时候,小盘股表现同样也好于大盘股。

因此,和投资一些顺周期板块不太一样,它可能是更受流动性影响的一个“偏独立”的板块。

所以,小盘股和对应策略的偏债混基金,当前或许还是具有比较好的配置价值的。

最近我也在跟着行情,挖这类优秀产品,看下来比较有特点,值得分享一下的是工银聚享混合(A类:011729;C类:011730)

03

一只优秀的小盘策略偏债混

最直观的还是业绩,截止2025/3/31,这只基金净值增长率为21.98%,在同类262只产品中排名第一,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涨幅为6.84%。(数据来源:基金净值增长率数据来源于基金一季报,排名来源于银河证券;数据统计区间:2024/4/1-2025/3/31;产品分类:混合基金-偏债型基金-普通偏债型基金(股票上限高于30%)(A类))

看走势,基金是2023年三季度之后逐渐崛起的,猜测应该是这个时候开始基金更换了策略。

我总结下来,基金目前的策略应该就是“量化+小盘”,正好是我想要的。

因为2023年二季度之前,基金可能主要是偏主动的策略,基金经理在季报里会写当下看好和配置的板块是什么。

但是2023年三季度开始,季报里对权益板块配置的表述变成了:“定量化筛选、分散配置策略为主”。结合焦文龙、何顺两位基金经理的背景来看,在主动管理之外应该是有配合一定的量化手段来做。

工银聚享混合或许也是工银瑞信在主动量化领域的又一布局。焦文龙最近在访谈中谈到“工银瑞信主动量化产品线的布局,一看贝塔方向、二看用户需求、三看自身的阿尔法能力”;并表示“近期也在做混合资产的产品创新。传统混合资产的股债仓位是恒定的,未来加入尾部风险管理后,力争能够实现Beta上的增强”。

从持仓上也能看出来,对应时间点下,基金持股集中度大幅下降,然后维持在一个非常低的水平。最新一个季度,前十大重仓股合计占比1.3%,头号重仓股占比也只有0.14%,极度分散。

另外就是偏小盘,这个主要是通过年报里的全部持仓来看,持仓股市值都在百亿以内,是比较明显的小盘风格。

小盘股通过量化去“广撒网”,分散持有,可能是相对更匹配的投资策略。

跳出权益板块,在整体的资产配置上,基金经理也会做很多适时的动态调整。

比如,股债配比上,焦文龙和何顺会根据股债风险溢价,来改变股和债的资产配置比例。近两年的整体趋势是,维持组合对权益资产的高配,因为权益的相对性价比更高。目前基金的股票仓位大概在39.55%,债券在52.05%,基本是把权益仓位打到了顶格。

债券上,则主要通过对利率趋势进行判断,来配置债券的久期。前两年组合以短久期债为主,一季度在利率回归到相对合理水平的情况下,可能又适当增配了长久期利率债,来做平衡。

04

写在最后

根据历史数据测算,小盘股和债券的对冲效果是比较好的,中证2000和中证全债近三年走势的相关性为-0.21%。(数据来源:Wind;数据统计区间:2022/5/16-2025/5/16)

从这一年多的实际情况看下来,策略有效性也还不错,整体比较稳。如果想看好小盘方向,想波动低一点;或者想配一只锐度比较高的偏债类产品,都可以考虑工银聚享这只基金。

数据说明:

1. 文章提到的上证指数,2020年至2024年各年度涨跌幅分别为13.87%、4.80%、-15.12%、-3.70%、12.67%。

沪深300指数,2020年至2024年各年度涨跌幅分别为:27.21%、-5.19%、-21.63%、-11.38%、14.68%。

中长期纯债基金指数指数,2020年至2024年各年度涨跌幅分别为:3.22%、4.90%、2.22%、3.45%、5.24%。

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2020年至2024年各年度涨跌幅分别为:13.20%、5.61%、-3.78%、-0.96%、5.34%(数据来源:Wind)

2.工银聚享混合A成立于2021年8月24日,基金2022年至2024年度净值增长率分别为-4.57%、-7.64%、8.3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4.50%、-0.17%、10.21%(数据来源:基金各年度定期报告)

风险提示: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工银聚享混合为混合型基金,预期收益和风险水平低于股票型基金,高于债券型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基金有风险,投资者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及更新等法律文件,在全面了解产品情况、费率结构、各销售渠道收费标准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基金投资须谨慎。

发布于 2025-05-27 09:37
收藏
1
上一篇:证券开户手续费最新一览,如何低佣金开户及流程详解 下一篇:稳中求胜,二级债基为何成为投资者的心仪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