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通报两融检查结果,对六券商实施监管措施强化市场规范

证监会通报两融检查结果,对六券商实施监管措施强化市场规范"/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证监会通报了对两融(融资融券)业务的检查结果,并对六家券商采取了监管措施。以下是可能涉及的一些关键点:
1. "检查背景":证监会对两融业务进行了检查,旨在规范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防范风险。
2. "检查内容":检查可能包括证券公司的融资融券业务管理、风险控制、信息披露等方面。
3. "监管措施":证监会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对六家券商采取了监管措施。具体措施可能包括:
- "责令改正":要求券商立即整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 "暂停新增业务":暂停券商在一定期限内新增融资融券业务。 - "限制业务规模":限制券商融资融券业务规模。 - "罚款":对券商进行罚款。 - "其他措施":根据具体情况,证监会可能采取其他监管措施。
4. "影响":此次监管措施可能对相关券商的融资融券业务产生一定影响,同时也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防范风险。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监管措施和影响以证监会公告为准。

相关内容:

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3日表示,证监会通报2015年第一季度对券商融资类业务的现场检查情况。2月2日到2月15日期间,证监会对46家券商融资类业务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现场检查。

他指出,券商融资融券业务总体规范,没有发现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但部分券商存在向不符合条件的客户开展两融业务、违规为客户融资活动提供便利等行为。其中,长城证券代销伞型信托产品等行为,采取暂停新开两融账户3个月的行政监管措施;华泰证券存在向不符合条件的客户开展两融业务、向风险承担能力不足的客户开展融资融券业务,对其采取责令限期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国信证券向不符合条件的客户开展两融业务,对其采取增加内部合规检查次数的监管措施; 五矿证券、华西证券、中金公司向不符合条件的客户开展两融业务,开展展期业务,对其采取警示的监管措施。

证监会:下一步继续加强融资类业务监管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4月3日表示:证监会下一步将继续强化适当性管理,加强融资类业务监管,进一步提高现场检查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促进融资类业务健康发展。

【解读】李大霄之前曾表示,“更加规范地开展业务对券商的长远发展是有利的,两融的规模不会下降,只是增长会放缓。”值得注意的是,近日两市成交量逐步提升,利好券商的消息一浪接一浪,这应该是利空出尽了吧?

证监会:正研究制定公募投资新三板业务指引

就公募基金发行产品投资新三板的情况,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3日表示,证监会支持机构投资者参与新三板投资,鼓励公募基金将投资范围扩大到新三板股票,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公募基金投资新三板挂牌股票的业务指引,该指引仍在制定过程中,修改完善后将公开征求意见。

【解读】新三板“高烧”不退!统计数据显示,截止3月底,新三板挂牌公司总数达到2162家,总市值突破万亿,尚未挂牌的企业正持续涌来,尚未进入的投资者也在想尽方法突破限制,冲进新三板。不过话有说回来,什么时候新三板个人投资者的门槛能降一降呢?

证监会发布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监管问答

4月3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在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关于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发布实施后的监管问答。管理办法发布实施后,公司债券的发行与交易应该按照管理办法要求进行,对办法发布实施前证监会已经受理的相关申请项目,仍然按照原来的办法执行,同时,发行人也可以自主选择撤回,重新申报。发布会上,张晓军还发布了发行人拟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债券等事宜的监管问答。

证监会:公司债发行采取新老划断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4月3日表示:1月16日,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扩大了发行主体范围;丰富了发行方式,建立非公开发行制度;三是增加了债券交易场所,扩大到中小企业,公开发行的还包括证券公司柜台;四是简化了发行流程,主要取消了保荐制和发审委制;五是实施分类管理,区分了面向普通和面向合格投资者的公开发行,六是加强债券市场监管;七是强化持有人保护。

关于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相关工作衔接问题,张晓军表示,办法发布后,公司债券的发行交易应当按照管理办法要求申报,为了减少新法规对现有公司债公开发行项目影响,对已经受理的项目仍按照原来的试点办法标准执行,上市程序由沪深交易所予以明确。同时发行人也可以自主申请撤回,按照新的管理办法和配套规则重新申报。

张晓军称,自管理办法实施日起,拟申请公开发行公司债的就要按照新的规定申报。

张晓军称,公司债对面向合格投资者的公开发行,发行人需先向沪深交易所提交发行材料,由交易所预审通过后,向证监会报送行政许可申请材料,同时,为给发行人提供更多便利,收和发批文都在交易所进行。

【解读】公司债实行分类管理,这使得个人投资者在公募债券市场遭受违约损失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分类管理后,违约市场化的进程则可能更近一步,至少市场对于打破刚性兑付的预期可能增强,从而对中低评级债券的估值产生负面影响。

证监会解除第六届创业板发审委委员胡世辉职务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3日表示,第六届创业板发审委委员胡世辉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公职,根据规定,证监会解除胡世辉担任的创业板发审委委员职务。

【解读】上市公司违规该严惩的必须严惩,同样的道理对于证监会内部人员一样适用!

证监会发言人今日通报融资融券业务检查结果,对六家券商采取监管措施。

最新市况

截至4月1日,融资融券余额已经突破1.5万亿元,达到15183.91亿元。今年一季度,两融余额增长近5000亿元,增速43.93%,投资热情高涨。

两融余额首季增44%

数据显示,截至4月1日,融资融券余额为15183.91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15099.55亿元,融券余额为84.37亿元。两融余额从1.4万亿增长到1.5万亿,仅用了7个工作日,市场狂热程度可见一斑。

今年一季度,上证综指上涨了15.87%,深成指上涨19.48%,成长股指数一路突破历史高点,中小板指上涨46.6%,创业板指大涨58.67%。融资融券余额从10379.27增长到14939.16亿元,增速达到43.93%。特别是进入3月份以后,两融余额增长达到3155.78亿元,增速明显加快。

在首季57个工作日内,融资净买入额单日超过200亿元的有10天,单日在100亿元-200亿元的有16天;融券偿还量则在10亿股-20亿股之间徘徊,较为稳定。3月份22个工作日中,有16天融资净买入额超过100亿元。

地产融资净买入增速

分行业来看,今年以来,获得融资净买入额前五的分别是资本货物、材料Ⅱ、多元金融、技术硬件与设备、软件与服务,房地产、银行等紧随其后;而被融券净卖出前五的分别是技术硬件与设备、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媒体Ⅱ、软件与服务、汽车与汽车零部件。

从3月份的融资净买入来看,房地产融资净买入增加明显,挤进前五;而软件与服务行业有所降温,退居第八位。

从个股来看,今年以来,获得融资净买入前十名的分别是中国平安、中信证券、中国银行、中航资本、中国重工、中国北车、中国南车、海通证券、中国石化和大智慧。其中,大智慧今年涨幅达到390.64%,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也都超过150%。

若截取今年融资净买入前100名的个股为统计标的,则今年平均涨幅55.74%,其中涨幅翻倍的个股达22只。

短期市场弹性下降

从3月26日至4月1日的5个交易日的融资净买入情况看,中国平安、海通证券、中国建筑、中信证券、万科A、中航资本、特变电工、保利地产、葛洲坝、鹏博士等位居融资净买入额前十名。中天证券认为,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二线蓝筹股持续获得融资客的青睐,而前期大幅上涨的部分题材股偿还压力明显增大。

根据中信证券的统计数据,上述5个交易日,日均融资买入额、日均融资偿还额均有所下降,信用交易活跃度下滑;而日均融券卖出额、日均融券偿还额环比上升,显示融券交易活跃度有所减弱。

中信证券金融工程及衍生品组分析师赵文荣指出,融资交易周转天数开始增加,同时,在市场上涨的情况下,银证转账净转入394亿元,流入规模较前期减弱,融资交易活跃度下降而融券买入占比回升,说明普通资金积极性下降,信用交易占比被动上升。由资金流动与市场涨跌之间的关系看,情绪面热度趋缓,短期市场弹性会下降,但长期趋势不变。(大众证券报)

发布于 2025-05-27 11:57
收藏
1
上一篇:上市公司补血新招,五矿资本发优先股募资80亿,携手券商增资五矿信托与五矿证券! 下一篇:长威科技IPO过会,2023年A股市场第103家过会企业,五矿证券助力首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