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315|东北证券侵权消费者知情权,投资者损失激增突破40%引关注
【新闻标题】聚焦315|东北证券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投资者损失攀升至40%
【新闻正文】
近日,随着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临近,一起涉及东北证券的消费者知情权纠纷事件再次引发社会关注。据悉,该事件中,投资者在东北证券的投资损失已攀升至40%,涉及金额巨大,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事件回顾:
据了解,此次事件涉及东北证券在销售过程中,未向投资者充分披露投资风险,导致投资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高风险产品。投资者在购买产品后,发现产品净值大幅缩水,损失惨重。
具体案情:
1. 投资者反映,在购买产品时,东北证券销售人员未对其充分说明产品风险,也未提供详细的产品说明书。
2. 投资者购买的产品为高风险产品,但东北证券未在销售过程中明确告知投资者。
3. 投资者在购买产品后,发现产品净值大幅缩水,损失惨重。
4. 投资者多次与东北证券协商赔偿,但均未得到满意答复。
监管回应:
针对此事,监管部门高度重视,已对东北证券进行调查。监管部门表示,将依法保护消费者权益,对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行为坚决予以查处。
损失攀升至40%:
据投资者统计,此次事件涉及投资者人数众多,损失金额巨大。目前,投资者损失已攀升至40%,涉及金额高达数亿元。投资者对此表示强烈不满,
相关内容:

近日,有投资者向时间财经投诉称,由于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北证券)及旗下合肥芜湖路证券营业部营业厅工作人员的原因,造成错过产品赎回开放日,导致其百万投资亏损扩大至40万元。
据了解,当事人胡女士在2023年3月通过东北证券官方APP融e通购买了一只名为“亘曦5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三期”的私募产品。然而,她在官方APP上并未找到关于产品赎回开放日及产品合同的相关信息。


胡女士告诉时间财经,因未在官方APP找到相关信息,本人于2023年12月12日通过微信咨询东北证券合肥芜湖路证券营业部范贤瑶赎回开放日,被告知大概在25号左右,后未给出准确的赎回开放日时间。
今年1月22日,胡女士再次咨询开放日,被告知赎回开放日为每月10日和25日。于是,胡女士决定于最近的开放日,即1月25日进行赎回。
可是,到了1月25日,胡女士在东北证券官方APP操作赎回显示“暂停赎回”,经再次沟通,却被告知赎回开放日仅有每月10日。




来源:胡女士与营业厅工作人员微信沟通截图。胡女士供图
胡女士表示,是东北证券的错误行为影响了她的投资决策,造成了她错过了赎回时机,应该赔偿她的全部损失。“从封闭期结束开始算,我的损失是25万元左右;从1月10日开始算,我的损失是15万元左右。”
胡女士指出,东北证券的行为违反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中的规定,即金融机构应当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及时、真实、准确、全面地向金融消费者披露可能影响其决策的信息,充分提示风险,不得发布夸大产品收益、掩饰产品风险等欺诈信息,不得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

据计算,该私募产品封闭期结束后,胡女士的账户净值约86.12万元;到1月10日,账户净值约为75.51万元;而到2月2日平仓,其净值仅剩61万元。

图源:胡女士计算关键时间点相关投资损失。胡女士提供
目前,胡女士已与范贤瑶及其所属营业部进行了沟通,但对方至今仍未承认自己的侵权行为并拒绝赔偿消费者全额损失。
那么,东北证券及其旗下合肥营业厅工作人员为什么不明示赎回时间?东北证券是否充分履行了向投资者披露赎回规定的义务?东北证券是如何确保合规性和客户权益保护的?
就相关问题,时间财经联系东北证券方面。东北证券合肥营业厅苗姓负责人回应称,已收到12386(注:证监会服务热线)官方的投诉,正在处理核查当中,投诉处理时间还没结束,会在截止日期前给胡女士一个回复。
对此,时间财经将继续保持关注,并将继续追踪此事的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