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利累积的力量,揭秘终胜思想的财富秘诀
复利及终胜思想是金融学和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强调了时间积累对于财富增长的重要性。
### 复利(Compound Interest)
复利是指利息在计算时,不仅包括本金产生的利息,还包括之前利息产生的利息。简单来说,就是“利滚利”。复利的计算公式如下:
[ A = P(1 + r/n)^{nt} ]
其中:
- ( A ) 是未来值,即本金加上利息的总金额。
- ( P ) 是本金。
- ( r ) 是年利率。
- ( n ) 是每年计息次数。
- ( t ) 是时间(以年为单位)。
复利的强大之处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利息的累积效果会越来越显著。即使是较小的本金,如果持续积累,最终也能获得可观的收益。
### 终胜思想
终胜思想是指在长期的时间跨度内,通过持续的努力和积累,最终实现目标的思想。在财富积累方面,这通常意味着:
1. "长期规划":设定长期目标,并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计划。
2. "持续投资":通过复利效应,长期投资可以带来巨大的收益。
3. "耐心与坚持":在实现财富增长的过程中,需要耐心和坚持,不要因为短期的波动而放弃。
### 结合复利与终胜思想
将复利与终胜思想结合起来,可以指导我们在财富管理方面做出以下行动:
相关内容:
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比走得快要重要。南辕北辙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浅显易懂。我们买红利股,买蓝筹股,买低负债高估息,就是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那么只要方向对,那么目标迟早都会达到。这就像西天取经一样,只要目标明确,方向正确,那么总有一天会修成正果。
有的人说我去买题材股,照样赚的盆满钵满。条条大路通罗马,对于一些人来说,这就是他的康庄大道,是他正确的方向,是他成功的路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市场是残酷的,来到市场上,大家都是来挣钱的,不是来辩经的。只要自己找到自己合适的路,挣到属于自己的钱,那么就是成功的。
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讲,红利策略应该是最保守最容易成功的一条路。最终收益=年收益×投资年长。如果我们放低投资预期,收益按7%考虑,那么将近14年翻一倍,那么42年可以翻8倍。以我为例,我在当前投资50万,那么等42年后,也就是80岁的时候,那么就可以有400万,而这个是在不考虑任何新追加投资的情况下及复利的情况下。如果收益按照8%考虑,那差不多12年翻一倍,42年的话就是9倍,80岁就可以拥有450,同样不考虑追加投资及复利。如果收益按照10%考虑,也就是按沪深300来考虑,那么10年翻一倍,40年就是16倍,80岁就有800万。
如果考虑复利的情况下,年化7,40年可以翻15倍,50万到期就是750万。年化8,40年可以翻21倍,到期就是1050万。那么我们再放低预期。年化6的情况下,复利40年是10倍,到期是500万,年化5,复利40年是7倍,到期350万。
投资年限很关键。一个就是要开始得早,一个就是要活得久。从个人来讲,我们在年轻的时候要加强锻炼,为以后的身体健康,减少医疗支出,增加可投资金,同时尽量减少老年阿茨海默等对大脑的影响,尽可能的延长我们的投资年限。也就是我们一定要争取活得长。
投资开始得早,就是要尽可能给孩子灌输价值投资的思想,让孩子尽可能早的有这个思维。成年后自己早早开始投资生涯,在投资金额少的时候,尽可能把能踩的坑都踩过,然后早早的找到自己的道路。
这样投资的话,会存在一个情况,那就是可能我们在年轻的时候不会有太多钱。但是呢,年轻时候没钱,在年老的时候当个有钱老头也是不错的。那么,现在把目标就定为当一个有钱的老头吧。
最近比较火的是,寒武纪被纳入上证50,沪深300。这显然不是什么好价值投资典范,但被动基金指数编制,规则必然会导致一些瑕疵,但正因为是被动投资,所以分散了风险。权重不大,从长远看,并不影响指数的优秀。另一方面也说明,如果自己做一个红利组合,可以避免此类影响。拉长时间的话,也不算什么问题。
本周操作:我爸账户卖掉了中签的红四方。这个股看名字就觉得会被爆炒,感觉应该有20倍。但是因为盯盘,换手率60的时候,股价感觉上不去了,卖掉,只赚了一点零头。。这就是不能致知于行,可能还是太想挣钱了,所以操作变形了。如果就抱着尾盘无论涨跌都卖掉,早盘啥也不要看,反而可以赚到很大的一个收益。想起以前的新股,一般都是比较晚卖掉。这次真的是太失误了,引以为戒。卖掉的款买了一手泸州老窖,一手重庆啤酒。
我妈账户和邦转债 嘉益发债卖掉,买入恒生红利etf。
基金定投持续中,目前标普500,纳指100,华泰博瑞红利三只是红,恒生指数,上证50,A500稍绿。沪深300不是同时开始定投,不进行比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