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融券保证金比例,强化市场风险防控新举措

提升融券保证金比例,强化市场风险防控新举措"/

提高融券保证金比例是一种风险管理措施,通常由证券公司和监管机构采取,以降低市场风险。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和影响:
### 原因:
1. "市场波动性增加":当市场波动性加大时,为了降低风险,可能会提高保证金比例。 2. "市场操纵风险":为了防止市场操纵,监管机构可能会提高保证金比例。 3. "系统性风险":在经济或市场面临系统性风险时,提高保证金比例有助于稳定市场。
### 影响:
1. "融券成本增加":保证金比例提高意味着投资者需要支付更多的保证金,从而增加了融券成本。 2. "融券规模减少":由于成本增加,一些投资者可能会减少融券规模或放弃融券。 3. "市场流动性减少":融券规模的减少可能会导致市场流动性下降。 4. "市场稳定性增强":从长远来看,提高保证金比例有助于降低市场风险,增强市场稳定性。
### 实施步骤:
1. "评估市场风险":证券公司和监管机构需要评估当前市场的风险水平。 2. "制定政策":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提高保证金比例的具体政策。 3. "公告和实施":通过公告形式告知投资者,并开始实施新的保证金比例。 4. "监测和调整":在实施过程中,持续监测市场变化,必要时调整保证金比例。
总之,提高融券保证金比例是一种风险管理的手段,旨在降低市场风险,

相关内容: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王楚涵)10月14日,证监会表示,为进一步加强融券业务逆周期调节,证监会经充分论证评估,根据当前市场情况,对融券及战略投资者出借配售股份的制度进行针对性调整优化,在保持制度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阶段性收紧融券和战略投资者配售股份出借。有业内人士分析,该举措有利于发挥融资融券业务逆周期调节功能,将提振市场信心,推动资本市场企稳回升。

阶段性收紧融券和战略投资者配售股份出借

具体来看,融券端,将融券保证金比例由不得低于50%上调至80%,对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融券的保证金比例上调至100%;出借端,取消上市公司高管及核心员工通过参与战略配售设立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出借,适度限制其他战略投资者在上市初期的出借方式和比例。

沪深交易所也进行了相应调整,明确投资者持有上市公司限售股份、战略配售股份以及持有以大宗交易方式受让的大股东或者特定股东减持股份等有转让限制的股份的,在限制期内,投资者及其关联方不得融券卖出该上市公司股票。发行人的高级管理人员与核心员工参与战略配售设立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不得在承诺持有期限内出借其获配的股票。

有利于平抑市场波动 减少市场做空的融券量

记者了解到,融券是我国资本市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交易制度,作为双向市场交易机制的组成部分,平稳运行十余年,在提升市场定价效率、平抑非理性炒作、促进多空平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2023年9月底,A股融券余额约0.08万亿元,融券日均成交额占A股成交额的0.61%。

从实践情况看,融券业务虽然规模整体较小,但对平抑市场波动发挥了积极作用。2020年以来上市的1010只注册制新股中,首日无融券的474只新股平均振幅76%,首日有融券的536只新股平均振幅54%。前五日无融券的股票平均振幅113%;有融券的股票平均振幅85%。

“这体现出证监会对于融券业务进行强化监管,减少市场做空的融券量,对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息有重大意义,也减少了投资者对于一部分私募基金及其他投资者通过融券做空的担忧。对于提振市场信心,推动资本市场企稳回升是有利的。”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分析,四季度中,在稳经济的一揽子政策逐步落地、经济复苏预期增强的情况之下,资本市场的表现值得期待,这一系列提振投资者信心的举措也将逐步形成政策合力。

将加大对各种不当套利行为的监管

证监会表示,将加大对各种不当套利行为的监管,扎紧扎牢制度篱笆,进一步加强监管执法,对各种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从严从重处罚。下一步将持续强化融券业务监管,及时总结评估融券机制运行效果,并根据市场情况适时调节,更好发挥融券机制的积极作用。

沪深北交易所也表示,战略投资者出借获配股票的,不得与融券投资者或者其他主体合谋,锁定配售股票收益、实施利益输送或者谋取其他不当利益。各相关主体应建立健全融券券源分配机制,防范利益输送,按照穿透原则核查投资者情况,并对投资者融券行为加强管理。根据投资者类型、交易行为特点,建立相应的准入机制。会员应当对投资者的相关交易行为进行前端核查,严禁参与违规或者为违规提供便利,发现投资者交易行为不符合相关规定的,不得为其办理融券或者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

发布于 2025-05-27 21:46
收藏
1
上一篇:下周一开售!四款MSCI中国A50联接基金,单只限购80亿,如何选择? 下一篇:新手手机炒股指南,选择最适合新手的证券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