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气东输工程东大门突破,国产燃驱压缩机组再创历史纪录
西气东输是我国一项重要的能源战略工程,其“东大门”是指工程的重要出口部分,负责将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东部地区。近日,西气东输“东大门”国产燃驱压缩机组创纪录,这一成就标志着我国在天然气输送设备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据悉,这款国产燃驱压缩机组具有以下特点:
1. 高效节能:该机组采用了先进的燃烧技术和压缩机设计,在保证天然气输送效率的同时,大幅降低了能耗。
2. 安全可靠:国产燃驱压缩机组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安全性能,有效降低了设备故障风险。
3. 自主研发:该机组完全由我国自主研发,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为我国天然气输送设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4. 创纪录性能:在运行过程中,该机组创造了多项国内纪录,如最高压力、最大输量等,展现了我国在天然气输送设备领域的实力。
此次国产燃驱压缩机组创纪录,对于西气东输工程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有助于提高我国天然气输送设备的自主可控能力,降低对外依赖;另一方面,它为我国天然气输送设备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有助于推动相关产业链的完善和升级。
总之,西气东输“东大门”国产燃驱压缩机组创纪录是我国天然气输送设备领域的一大突破,展现了我国在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方面的实力。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将继续加大投入,推动天然气输送设备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关内容:
5月20日,从哈密市驱车80公里就到了位于新疆与甘肃交界处的烟墩作业区,两座两层高的办公室和蜿蜒盘卧的输气管道构成了作业区的基本面貌。该作业区负责哈密市以东至新甘交界的双兰线、西气东输一二三四线共计891公里油气管线日常管理工作,也是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公司重点打造的国产化装备“试验田”。
国产燃驱压缩机组厂房位于作业区西侧,主要应用于该作业区西气东输三线。烟墩作业区副主任李朝伟介绍,燃气轮机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制造水平的核心装备,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燃驱压缩机组是油气管道的核心设备,主要作用是为管道内的天然气增压。
烟墩作业区国产30兆瓦级燃驱压缩机组属于国家重点项目。2015年底,首台压缩机组在烟墩作业区点火成功,结束了我国在燃气轮机油气管道输送领域依靠进口的历史。
烟墩作业区机械班班长雒有回忆,十年前的调试过程中,干气密封故障、防喘阀故障、压缩机过滤器滤网脱落等疑难杂症纷至沓来,调试举步维艰。直到点火成功的8个月以后,这台机组才完成了72小时测试,勉强投入生产运行。“员工就像奶爸一样守在机组边,随时要解决它的‘小情绪’。”雒有说。
国产燃驱压缩机组点火运行十年来,烟墩作业区累计攻克技术难点101项,开展升级优化71项,不断提升机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通过更换油气分离箱,改造排气管路,以及解决低压涡轮支撑环偏拉等措施,将润滑油消耗量从最初每天200升降到目前的3至4升,达到了进口机组的标准。
“这个难关的攻克,不仅使每台机组每年可节约费用66万元,更标志着国产燃驱压缩机组从‘亚健康运行’正式转入正常工作状态。”李朝伟说,目前,烟墩作业区积累的国产燃驱压缩机组运维经验已推广应用到发电等领域。(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