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跟投细则落地,认购比例定为2%
科创板跟投细则已经明确,认购比例设定为2%。这意味着参与跟投的投资者在参与科创板股票的首次公开发行(IPO)时,需要按照2%的比例参与认购。这样的规定旨在鼓励投资者积极参与科创板市场,增强市场的流动性和投资者信心。
具体来说,跟投细则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跟投对象":主要针对科创板IPO的保荐机构及其相关人员,以及符合条件的机构投资者。
2. "跟投比例":规定跟投比例为2%,即跟投投资者需按照其认购的股票数量占总发行数量的2%进行跟投。
3. "跟投期限":跟投期限可能为锁定期限,即跟投投资者需在锁定期限内持有跟投的股票。
4. "跟投价格":跟投价格通常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价格相同。
5. "跟投资金来源":跟投资金来源可能包括自有资金、融资资金等。
6. "跟投风险":跟投投资者需充分了解跟投风险,并自行承担跟投过程中的风险。
科创板跟投细则的明确,有助于提高科创板市场的活力,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推动科创板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关内容:
16日,为了规范科创板股票发行承销活动,促进各参与主体归位尽责,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与承销业务指引》(简称《业务指引》),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业务指引》共计7章67条,对战略投资者、保荐机构相关子公司跟投、新股配售经纪佣金、超额配售选择权、发行定价配售程序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和安排。
其中,《业务指引》明确了保荐机构相关子公司跟投制度。参与跟投的主体为发行人的保荐机构依法设立的另类投资子公司或者实际控制该保荐机构的证券公司依法设立的另类投资子公司,使用自有资金承诺认购的规模为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2%-5%的股票。跟投股份的锁定期为24个月,期限长于除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外的其他发行前股东所持股份。
在跟投具体比例方面,发行规模不足10亿元的,跟投比例为5%,但不超过4000万元;发行规模10亿元以上、不足20亿元的,跟投比例为4%,但不超过6000万元;发行规模20亿元以上、不足50亿元的,跟投比例为3%,但不超过1亿元;发行规模50亿元以上的,跟投比例为2%,但不超过10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在科创板试行保荐机构相关子公司跟投制度,从微观上看,有利于发挥证券公司项目筛选功能,强化IPO质量把关,减轻监管层压力;有利于发挥证券公司研究定价功能,平衡投资者与发行人利益,平衡IPO估值与公司长期投资价值,增强IPO定价和二级市场定价合理性。
从宏观上看,则有利于实现“间接融资调结构、直接融资提比重”的金融市场改革目标。IPO市场化发行将吸引一批优质上市资源进入资本市场,并带动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发展,有效支持民营、创新企业的发展,缓解其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引入证券公司资本及地方政府产业基金等“长钱”,吸引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企业年金等“长钱”,构建合理的资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