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冒名股东困境,如何应对与维权?

遭遇冒名股东困境,如何应对与维权?"/

如果您发现自己被冒名成为股东,可以采取以下步骤来解决问题:
1. "收集证据": - 收集所有与冒名相关的文件和证据,如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工商登记信息等。 - 如果有转账记录、会议记录等能证明您未参与公司事务的文件,也应保留。
2. "联系公司": - 与该公司取得联系,要求其核实股东身份,并说明情况。 - 如果公司承认错误,应要求其立即纠正并出具书面道歉。
3. "向工商部门投诉": - 如果公司不配合,可以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提供相关证据。 - 工商部门会进行调查,并根据情况对冒名行为进行处理。
4. "法律途径": - 如果上述方法无法解决问题,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 可以委托律师起草诉状,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公司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 "保护个人信息": -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 定期检查自己的信用记录和工商登记信息,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6. "咨询专业人士": - 在处理过程中,如有需要,可以咨询律师、会计师等专业人士,获取专业意见。
总之,面对冒名成为股东的情况,要保持冷静,依法维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内容:

冒名股东是指被他人冒用名义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为公司股东。冒名股东发现自己被冒名了,一般情形是自己作为公司股东被起诉了或者办理某种业务时才发现自己被登记为某公司的股东了。这时候需要怎么办呢,不管是哪种情形,在发现的第一时间,就要去处理,而非置之不理。如果被起诉了要去积极应诉,未被起诉的如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申请撤销登记、向法院起诉确认非公司股东。


现阶段,有大量的公司债权人请求公司股东在未出资范围内对公司不能清偿的债务承担赔偿责任,其中不乏股东称其是被冒名登记的,对登记为公司股东不知情,未参与公司管理、经营,对公司不能清偿的债务其不应承担赔偿责任。对于此种情形法院要进行实质审查。法院主要从几方面进行审查如需要查明股东被登记为公司股东的原因以及对此是否知情,股东身份证是否存在丢失、盗用、借用等情形,股东与公司其他股东、相关人员之间是否存在联系等方面综合进行认定,进而作出相应判决。

笔者通过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找河南省郑州中院及其下属,通过搜索关键词“冒名股东”“出资责任”,找到四个案例。其中一个是执行阶段的复议,在此不进行过多阐述。其中两个是债权人要求股东承担赔偿责任,一个是确认不具备公司股东资格。

在确认不具备股东资格案件中,原告提交的有报警记录(身份证丢失)、身份证遗失登记、字迹司法鉴定意见书、公司工商档案材料,法院判决确认原告不具备某公司的股东资格。

在两个债权人要求股东承担赔偿责任案件中,一个法院支持股东诉求,一个被法院驳回。

在支持股东的案件中,再审申请人提交的有字迹鉴定、行政判决书(撤销公司的设立登记)等材料,法院认定再审申请人系被冒名,且未参与公司的出资、分红、管理。

在驳回股东的案件中,一上诉人对公司履行了出资义务,二公司登记显示上诉人为股东,三在公司被判承担债务的案件中,上诉人明知其是公司股东,未作反对表示,至本次诉讼上诉人并未就股东情况提起任何工商撤销手续或诉讼进行维权。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2020修正)第二十八条 冒用他人名义出资并将该他人作为股东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冒名登记行为人应当承担相应责任;公司、其他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以未履行出资义务为由,请求被冒名登记为股东的承担补足出资责任或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部分的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发布于 2025-05-28 09:44
收藏
1
上一篇:新公司法解析,股东退出公司多途径详解(含法律依据) 下一篇:股东挪用公司资金应对策略,防范与处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