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托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助力行业规范发展

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托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助力行业规范发展"/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保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托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是为了加强对商业银行托管业务的监管,确保托管业务的安全、合规和高效运作。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征求意见稿中的关键内容:
1. "托管业务定义":明确商业银行托管业务的定义,包括托管资产的范围、托管服务的类型等。
2. "市场准入":规定商业银行开展托管业务的准入条件,包括资本充足率、风险控制能力、专业人员配备等。
3. "业务规范":对商业银行托管业务的操作流程、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4. "资产安全":强调托管资产的安全保管,包括物理安全、信息系统安全、操作安全等。
5. "信息披露":要求商业银行定期披露托管业务的相关信息,提高市场透明度。
6. "风险管理":规定商业银行在托管业务中应采取的风险管理措施,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7. "客户权益保护":保障托管客户的合法权益,防止利益冲突和利益输送。
8. "监督管理":明确银保监会对商业银行托管业务的监督管理职责,包括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等。
9. "法律责任":对违反《商业银行托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的行为,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
征求意见稿发布后,银保监会会收集各方意见和建议,对办法进行修订和完善。最终发布的《商业银行托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将对商业银行的托管业务

相关内容:

新网12月29日电 据中国银保监会网站29日消息,为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托管业务监督管理,促进商业银行托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银保监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制定了《商业银行托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2年12月29日起公开征求意见。

《办法》共六章48条,包括总则、基本要求、业务范围与托管职责、管理要求、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附则等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明确商业银行托管业务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原则。托管业务是商业银行作为独立第三方,为各类资产管理产品及社保基金、养老金、保险资金等提供财产保管及相关服务的行为,商业银行开展托管业务遵循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独立审慎、风险隔离原则,保障托管财产的独立性。二是明确商业银行开展托管业务应持续符合的基本要求。三是明确托管业务范围和托管职责。要求商业银行应当按照是否能够实际控制,将托管产品财产分为可托管资产和其他资产,根据自身能力和服务水平提供适合的托管服务和其他服务,并应通过托管合同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等。四是提出托管业务管理要求。要求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健全托管业务治理架构,并从管理体系、管理制度、业务独立性、授权控制、业务准入、宣传营销、数据保护等方面分别提出了具体要求。五是进一步强化持续监管措施、监管处罚、数据报送和自律管理等相关安排。

《办法》的制定发布,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商业银行托管业务范围和经营规范,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利于更好发挥第三方独立托管机制作用,为资产管理等领域发展提供支持;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商业银行托管业务监管,督促商业银行落实风险管理和合规展业的主体责任,实现审慎稳健经营。

下一步,银保监会将根据公开征求意见情况,做好《办法》修订完善和发布实施工作,持续督促商业银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托管业务规范健康和高质量发展。(中新财经)

发布于 2025-05-28 23:43
收藏
1
上一篇:开通VIP股票账户全攻略,详细步骤助你高效入门 下一篇:福州50家驾校率先实施“先培后付”模式,培训费安全托管由银行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