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2个月激战,目标直指4600点!

未来12个月激战,目标直指4600点!"/

关于股市预测,我必须指出,股市走势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市场情绪、行业动态等,因此任何预测都存在不确定性。虽然一些市场分析人士可能会基于历史数据和趋势给出预测,但这些预测并不保证准确性。
如果您提到的“冲击4600点”是指股市指数在未来12个月内可能达到的点位,那么以下是一些可能影响股市走势的因素:
1. "宏观经济":经济增长速度、通货膨胀率、就业数据等宏观经济指标对股市有重要影响。 2. "政策环境":政府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行业政策等都会影响股市。 3. "市场情绪":投资者情绪对股市波动有显著影响。 4. "国际形势":国际贸易关系、地缘政治等国际因素也可能影响股市。 5. "行业动态":特定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也会影响相关股票的表现。
在做出任何投资决策之前,建议您进行充分的市场研究,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可能咨询专业的财经顾问。股市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内容:

文 | 尚扬

本周,无论指数还是板块,都整体呈震荡上行趋势。临近年中,业内人士纷纷发声,认为当前仍处于结构性牛市的起点,高盛在最新报告中表示,将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的12个月目标分别上调至84点和4600点(分别有11%和17%的潜在上涨空间),维持对中国股票的超配评级。


端午节前后将会出现黄金坑

5月14日下午,《趋势大时代》主讲人彭祖在《牛市主线二——全球波动,牛市将启?新主线谁主沉浮?》公开讲座中,针对下半年的投资策略与股民朋友们进行了交流分享。

彭祖认为,上证标的和沪深300标的会有不错的表现,其主线就是龙寡头+高股息+大白马。创业板和科创板则有望走出结构性板块行情。另外,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依然会引领A股。

“当前港股、上证、创业板、科创板都处在结构性牛市的起点,但接下来大概率会有一个黄金坑,别人不看好的时候其实就是机会,就像上次下跌,4月8日抄底,接下来还会给您这样的机会,就看大家能不能把握得住了。这次黄金坑,大概率会出现在端午前后,届时很可能风格轮换,一些此前滞涨的龙寡头开始补涨,市场开启结构性慢牛行情,将迎来机构和基民的共赢时代。”彭祖如是说。

而彭祖的观点和近期高盛的最新报告英雄所见略同。高盛5月内第二次上调中国股票评级,5月15日将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的12个月目标分别上调至84点和4600点(分别有11%和17%的潜在上涨空间),维持对中国股票的超配评级,并建议聚焦多条主线以捕捉主题性超额收益。


下半年的四条投资主线

下半年,哪些投资机会值得被重点关注?彭祖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条主线入手。

垄断龙寡头+高股息+大白马:资产荒的逻辑依然还会继续,银行、高速路、电力是三驾马车,当前已经完成筑底,可以确定接下来会有新的标的崛起。资金的考核规则变了,流向就会改变,比如沪深300指数是内地公募基金最主要的业绩基准之一,公募新规正在引导资产配置向沪深300靠拢,可以寻找被公募基金低配的机会,高配的则有一定风险,最新三个月,半导体、软件服务、传媒、通信等TMT行业建议规避。

AI和机器人:这条主线依然清晰,机器人板块类似曾经的新能源板块,但接下来需要考验投资者的认知和对行业的理解,也需要一些消息来支撑。AI不用怀疑,现在依然还是早期。

新消费:消费的投资逻辑最简单,但同样需要去研究。多留心观察身边的企业,就能发现好的公司。泡泡玛特、中宠股份依然再创新高(见附图),还有创新药这些新消费板块,都会有机会。

国产替代:本质就是关税会有反复,同时也是长期发展所必须具备的。

更详细的下半年投资策略内容,投资者可扫描下图二维码免费观看学习,视频中干货多多,惊喜多多,且有行业标的梳理福利哟。


24只龙头股业绩连续三年增长

结合2024年财报与此前两年的年度财报统计,各行业龙头公司中有146家近三年实现了持续盈利且归母净利润连续同比增长,如果结合股息率统计,则其中24家公司近三年股息率也始终保持在3%以上(见表1)

例如涉及新能源汽车、华为汽车等概念的郑煤机,公司主营业务为煤炭综合采掘机械装备及其零部件、汽车零部件的生产、销售与服务。公司自2022年以来持续盈利,归母净利润始终保持了超20%的同比增速,且观察公司股息率,近三年来也是持续提升,分别为5.02%、6.64%、8.63%。今年以来,公司股价相较市场均值也实现了超额收益,累计涨幅近20%。

再比如工业阀门供应商龙头企业纽威股份,2022年以来持续盈利的同时,归母净利润增速也逐级上行,分别为23.49%、54.85%、60.1%,2022年、2023年,公司股息率均在3%以上,2024年进一步提升至6.86%。今年以来公司股价不断震荡上行,累计涨幅已超20%。


机构资金增仓部分龙头公司

除了业绩持续增长的公司,结合二季度以来最新机构买卖情况,已有31家公司被机构专用席位通过大宗交易实施了净买入,净买入金额超过亿元的公司有7家。

净买入金额最高的宁德时代,4月份以来,公司共发生了16笔大宗交易,其中10笔的买方营业部来自机构专用,卖方营业部则只有2笔来自机构专用,机构资金净买入9.2亿元。

另外一家涉及人形机器人、PEEK概念的公司,5月6日、5月9日也发生了三笔大宗交易,观察发现,三笔交易买方营业部均来自机构专用,而卖方营业部并未出现机构专用的身影,机构合计净买入金额达6.4亿元见表2,投资者可免费领取完整名单)。

(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作买卖推荐。)

发布于 2025-05-29 08:54
收藏
1
上一篇:自购潮再掀高潮,百家基金公司加入,这只基金年内收益翻倍,抄作业指南揭秘! 下一篇:云溪基金阳勇策略揭秘,专注挖掘中国股市“第一唯一”优质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