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芯微网上投资者弃购7.78亿元引关注,业内警示“闭眼打新”后谨防违规弃购现象
纳芯微网上投资者弃购7.78亿元的消息引起了市场的关注。对于这一现象,业内人士指出,投资者在参与新股申购时,不能仅仅因为“闭眼打新”而忽略风险,更不能在获得配售后违规弃购。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闭眼打新”的含义。在股票市场,新股申购是指投资者在股票发行初期,通过申购获得一定数量的股票。而“闭眼打新”则是指投资者在申购新股时,不考虑股票的基本面、市场环境等因素,仅仅因为发行新股就盲目申购。
然而,随着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意识到“闭眼打新”的风险。一方面,新股发行数量增多,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变化,导致部分新股上市后股价下跌;另一方面,部分投资者在获得配售后,由于对股票缺乏信心,选择违规弃购。
对于纳芯微投资者弃购7.78亿元的情况,业内人士表示,这反映出部分投资者在参与新股申购时,过于追求短期利益,忽视了股票的投资价值。同时,也暴露出监管层面在打击违规弃购方面的不足。
针对这一问题,业内人士提出以下建议:
1. 投资者应加强自身素质,提高风险意识,在申购新股时,充分考虑股票的基本面、市场环境等因素,避免盲目跟风。
2. 监管部门应加大对违规弃购行为的打击力度,对违规投资者进行处罚,以维护市场秩序。
3. 发行
相关内容:
又现新股弃购。
4月17日晚间,科创板新股纳芯微(688052)发布发行结果公告:本次发行股数2526.6万股,网上投资者放弃认购数量338.15万股,弃购股数占本次发行总量比例13.38%,弃购金额7.78亿元。

此前上市发行公告显示,纳芯微本次发行价格230元/股,该价格对应的融资规模58.11亿元。
剖析本次较大比例弃购案例的出现,研究人士总结主要存在两个因素:首先,二级市场持续下跌是主因。今年以来,上证指数下跌11.77%,创业板指数下跌25.95%,个股表现普遍不佳,导致新股上市后收益预期降低和“破发”出现,部分散户投资者出于避险情绪选择弃购。
其次,“绝对价格高”等同于“发行定价估值高”的错误思维导致。从个股角度看,纳芯微总体估值较为合理,但股价绝对价格较高,由于中小散户对估值缺乏专业判断,导致弃购比例较高。
纳芯微本次发行定价230元/股,对应2021年预计市盈率107.48倍,与可比公司思瑞浦(116倍)、圣邦股份(113倍)估值接近。根据市场反馈,该公司作为国内隔离芯片细分行业领军企业,近几年发展迅速,网下机构投资者总体看好公司估值,未出现弃购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纳芯微,近期科创板新股经纬恒润也曾出现网上投资者弃购3.95亿元的情况,弃购股数占比为10.8698%。
对于弃购比例高的案例接连出现,有专家认为,这是市场化博弈加大所致;近期部分新股弃购比例上升,也体现出市场化约束机制正不断发挥作用。首先,去年9月询价定价新规实施以来,买卖双方深化博弈,部分新股开始出现“破发”,网上投资者弃购股数、金额也有所增加,说明“打新稳赚”“新股不败”等现象已被逐步打破。其次,纳芯微本次弃购股数338.15万股,弃购金额7.78亿元,将由主承销商全额包销,在市场持续下跌情况下,包销风险增大也会促使后续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定价更加审慎。
但为何近期弃购比例高只发生在网上,而网下基本全额申购?业内认为,这主要因为网下投资者如果弃购一次,就被视为违规。其实,网上弃购也是一种违约行为。目前科创板、创业板等板块采用按持有市值申购、中签后再缴款的信用申购模式,相较投资者申购前需全额预缴资金的申购模式,可有效避免造成大量资金冻结,提升投资者资金使用效率,但并不表示投资者申购后可随意放弃缴款。根据相关规定,网上投资者12个月内累计出现3次中签但未足额缴款的,6个月内将无法再参与新股申购。
业内建议,网上投资者需要及时调整打新思路,加强对新股申购相关规则的学习,打新之前要先对上市企业有充分的了解和认知,理性参与新股申购。对于不看好的新股,可以选择不参与,不能先“闭眼打新”而后“违规弃购”,既影响自身打新资格,也对新股发行秩序造成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