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破净”央企业绩暴增55倍!市值管理新风向,揭秘谁将逆袭估值巅峰?
标题中的“破净”央企业绩暴增55倍,这通常意味着该企业股票的市净率低于1,即股价低于净资产,而其业绩却实现了大幅增长。这种情况可能吸引投资者的关注,尤其是那些寻求投资价值被低估股票的投资者。
以下是一些可能影响该企业估值逆袭的因素:
1. "基本面分析":企业业绩的大幅增长可能反映了其业务模式的改善、成本控制的有效性或市场需求的增加。如果这些因素持续存在,企业的内在价值可能会得到提升。
2. "市场情绪":市场情绪的变化可能会影响企业的估值。如果投资者对企业的未来充满信心,可能会推动其股价上涨。
3. "行业地位":如果该企业在其所在行业中的地位得到提升,比如市场份额的增加或行业标准的制定,这可能会提高其估值。
4. "政策支持":央企业的业绩增长可能得益于政策支持或行业扶持,这可能会进一步增加企业的估值。
5. "市值管理":市值管理是指企业通过一系列措施来提升股票市值。这可能包括优化资本结构、提升盈利能力、增强投资者关系等。
以下是一些可能受益于上述因素的股票:
- "同行业其他公司":如果该企业所在行业的整体前景看好,那么同行业的其他公司也可能受益。
- "相关产业链上的公司":如果该企业是某个产业链的关键环节,那么该产业链上的其他公司也可能因为其业绩增长而受益。
- "具有相似业务
相关内容:
近期,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网)、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华能)、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船集团)等多家央企召开控股上市公司集体业绩说明会,积极宣介公司价值。截至2025年5月23日收盘,65家中央金融企业、央企子公司“破净”,其中7家公司一季度业绩增速超100%。
来源:摄图网
多家央企召开控股上市公司集体业绩说明会近期,国家电网、中国华能、中船集团等多家央企密集召开了控股上市公司集体业绩说明会,与投资者交流相关上市公司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情况、未来规划等问题。具体来看,5月16日,中国华能携旗下上市公司华能国际(600011.SH)、华能水电(600025.SH)、内蒙华电(600863.SH)在上交所召开集体业绩说明会。这是首次由集团公司中国华能牵头举办集体业绩说明会。中国华能董事长温枢刚围绕中国华能发展历程、未来规划,以及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2024年,中国华能坚定实施“三六六”发展战略,创造公司成立以来历史最好成绩,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历史性突破50%,发展的“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不断提升。会上,中国华能3家控股上市公司分别介绍了2024年度及2025年一季度的经营业绩,并就绿色转型、科技创新、股东回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5月20日,以“‘船’递价值 智领深蓝”为主题的中船集团控股上市公司2024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在上交所举行,中船集团携旗下12家控股上市公司参与交流。中船集团总经理王国强表示,控股上市公司是中船集团开展创新、研发、生产、管理、服务、生态业务并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重要力量,是围绕主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资源。中船集团将持续贯彻落实新“国九条”有关精神,围绕“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主线,全面提升控股上市公司的经营能力和经营质量、强化控股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为建设安全、规范、透明、开放、有序、有活力、有韧性的中国资本市场贡献力量。5月23日,国家电网首次组织旗下6家控股上市公司联合召开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会议以“价值引领发展,创新电亮未来”为主题,向投资者全面展示国家电网旗下上市公司在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能源绿色转型中的战略布局与经营成果,彰显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担当。国电南瑞(600406.SH)、国网英大(600517.SH)、国网信通(600131.SH)、涪陵电力(600452.SH)、远光软件(002063.SZ)、明星电力(600101.SH)等6家国家电网公司控股上市公司参会。国家电网表示,将继续指导上市公司聚焦能源转型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社会和股东创造价值,为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贡献力量。央企市值管理加速落地,资本市场迎央企价值重估新机遇2024年12月,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了《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要求央企高度重视控股上市公司市场价值表现,切实维护投资者权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规范开展市值管理工作。《若干意见》明确,央企应当着力提高上市公司发展质量,积极开展有利于提高投资价值的并购重组,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全面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主动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稳定投资者回报预期,完善增强投资者信心的制度安排,健全市值管理工作制度机制,严守依法合规底线。华源证券、浙商证券、方正证券等多家券商发布研报表示,优质破净央企有望重塑估值,应当关注央企破净修复机会。根据Choice金融终端的统计数据,截至2025年5月23日收盘,455家上市中央金融企业、央企子公司中,有65家PB(MRQ,按最近公告日)处于0至1倍之间。包括5家中央金融企业,分别为交通银行(601328.SH)、中国银行(601988.SH)、工商银行(601398.SH)、建设银行(601939.SH)、农业银行(601288.SH),以及60家央企子公司。按照申万行业分类,60家央企子公司分布在19个行业。其中,钢铁、建筑装饰、交通运输、石油石化四个行业分别有9家、8家、8家、5家公司,占比达到50%。传媒、电子、纺织服饰、环保、农林牧渔、汽车、轻工制造行业上市央企控股公司各有1家破净,分别为歌华有线(600037.SH)、深天马A(000050.SZ)、际华集团(601718.SH)、碧水源(300070.SZ)、中粮科技(000930.SZ)、国机汽车(600335.SH)、岳阳林纸(600963.SH)。公司层面来看,华侨城A(000069.SZ)、中国铁建(601186.SH)、天山股份(000877.SZ)、中国中铁(601390.SH)、新钢股份(600782.SH)、鞍钢股份(000898.SZ)、信达地产(600657.SH)、中国交建(601800.SH)、保利发展(600048.SH)等9家公司的PB低于0.5倍,其中,包括3家房地产企业、3家建筑装饰企业、2家钢铁企业及1家建筑材料企业。此外,根据Choice金融终端的统计数据,上述65家中央金融企业、央企子公司中,有31家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其中,7家企业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高于100%,太钢不锈(000825.SZ)、歌华有线的业绩增速更是分别达到5506.92%、470.21%。太钢不锈主要从事不锈钢及其它钢材、钢坯、钢锭、黑色金属、铁合金、金属制品的生产、销售,以及钢铁生产所需原辅材料的国内贸易和进出口等业务,拥有完整的钢铁生产工艺流程及相关配套设施。太钢不锈的电磁纯铁、超纯铁素体、双相钢、高碳马氏体、无磁钢、铁路客货车用钢、火车轮轴钢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2025年一季度,太钢不锈实现营业收入233.10亿元,同比下滑4.71%;实现归母净利润1.88亿元,同比增长5506.92%。歌华有线主要从事广播电视节目收转传送、网络信息服务、视频点播业务,以及基于有线电视网的互联网接入服务、互联网数据传送增值业务等。2025年一季度,歌华有线实现营业收入4.56亿元,同比下滑13.95%;实现归母净利润3435.06万元,同比增长470.2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