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固收类净值型理财,将持续面临浮亏风险吗?
银行固收类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净值波动通常与市场利率、信用风险等因素相关。固收类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债券、货币市场工具等固定收益类资产,其预期收益相对稳定,但并非完全没有波动。
以下是一些可能影响固收类净值型理财产品净值表现的因素:
1. "市场利率变化":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的价格通常会下降,导致理财产品净值下降。相反,当市场利率下降时,债券价格上升,理财产品净值可能上升。
2. "信用风险":如果理财产品投资的债券发行方出现信用风险,比如违约或信用评级下调,可能导致债券价格下跌,进而影响理财产品的净值。
3. "流动性风险":在市场流动性紧张的情况下,可能难以迅速出售债券等资产,这也会对理财产品净值产生不利影响。
关于“持续浮亏”的问题,以下是一些考虑因素:
- "产品期限":如果理财产品的期限较长,可能会经历市场利率波动的周期,因此短期内可能存在净值下跌的情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利率环境可能会变化,产品的净值也可能回升。
- "产品投资策略":不同的理财产品有不同的投资策略,有的可能更加保守,有的可能更激进。保守的产品可能净值波动较小,但收益也可能较低。
- "市场环境":市场环境的变化会影响所有投资产品的表现,包括固收类净值型理财产品。
总的来说,固收类净值型理财产品并非持续浮
相关内容:


发布机构:普益标准•诠资管研究中心
一、国有银行固收类净值型理财近期下调明显
2020年6月初至今,已有561款固收类净值型理财账面净值破1,占存续净值型固收类产品的3%,涉及75家银行。其中城商行净值破1的产品数量最多,共224只产品,占破1产品数量的40%。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破1的产品数量大致相当,分别有125只左右,各占约22%。而农商行破1的产品数量最少,有87只。从6月以来存续产品的基数来看,国有行有4.95%的固收类净值型产品破1,该比例是所有银行类型中最高的,相较之下,股份制银行的破1比率最低,为2.33%,城商行与农商行的该比率较为接近,分别为2.71%、2.88%。图1:6月以来固收类净值型理财净值“破1”数量分布


二、固收类净值型产品下跌主要受债市整体调整影响
目前银行的固收类净值型产品绝大多数是投资到债券市场,且按照资管新规的要求,资管产品净值需反映出所配置资产的公允价值,因此绝大多数的固收类净值型产品只能采用市场价值法进行估值,而不能用摊余成本法。因此,当前净值绝大多数采用市价法估值,然而6月以来债市受货币政策影响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中债-新综合指数净价震荡走低,尤其在6月、7月月初出现明显下调。因此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估值方法的改变,叠加债市整体调整的影响,便出现了银行固收类净值型产品净值破1的情形。但当下债券净价指数有回升趋势,且2020年7月21日就已公布净值的产品来看,账面净值仍在1以下的仅有12只产品,绝大多数产品净值已经摆脱浮亏状态。图4:6月以来中债-新综合指数表现
三、未来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成常态
受资管新规影响,此后发行的固收类净值型产品都按照市值法估值,净值会真实的反映债券市场的波动,因此未来此类银行理财产品会或多或少的出现浮亏情况,投资者需要打破银行理财刚兑的旧观念,而银行的理财经理也要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帮助他们理解、习惯并接纳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化的表现。但由于多数银行采用的投资策略是,配置中短期限的债券且持有到期,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最终会回归到票面价格,因此受市场价格波动导致的浮亏是暂时的。但银行理财净值市场化的表现,却也实实在在的为投资者展示了银行理财不保本的一面,从前预期收益型的刚兑局面也被彻底打破。未来一方面需要银行加强自身的投研能力,提高自家理财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需要投资者调整观念,正确地选择与自身风险偏好相一致的产品,因为打破刚兑后的理财产品需要投资者自己承担切实的投资风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