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额7500亿!特别国债再现江湖,收益揭秘,普通人投资指南
特别国债是指为应对特定时期的经济形势或重大事件而发行的国债。2023之前,中国政府在特定情况下发行过特别国债,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
关于总额7500亿特别国债的发行,以下是一些可能的信息:
1. "收益多少":
- 特别国债的收益率通常高于普通国债,但具体收益率会根据市场情况和发行条件而定。
- 投资者可以通过查阅相关公告或咨询金融机构了解具体的收益率。
2. "普通人可以买吗":
- 普通投资者通常可以通过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购买国债。
- 对于特别国债,是否向普通投资者开放购买,取决于发行时的规定。一般来说,如果特别国债面向公众发行,普通投资者是可以购买的。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 "购买渠道":可以通过银行柜台、网上银行、证券公司的交易平台等渠道购买。
- "购买条件":通常需要满足一定的开户条件,如拥有证券账户或银行账户。
- "购买金额":可能会有最低购买金额的限制,具体金额可以根据发行公告确定。
- "安全性":国债是相对安全的投资工具,但收益通常低于股票等高风险投资产品。
请注意,以上信息是基于一般情况的概述,具体的发行细节和购买条件需要参考官方公告和具体操作指南。在购买前,建议投资者详细了解相关信息,并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做出决策。
相关内容:
视频加载中...
点击上方查看视频↑↑↑
太火了!
特别国债登上微博热搜,阅读量竟达到了1.5亿。

这事得从财政部的一条通知说起。
12月9日,财政部表示为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决定发行2022年特别国债,面值7500亿元。

消息一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但很多小伙伴看了半天,依旧满脸疑问:特别国债是什么?我们能买吗?对市场又有啥影响?
本期3分钟就来当一回课代表,帮大家全部搞懂。
一、什么是国债? 什么又是特别国债?
特别国债究竟“特别”在哪里?想要搞懂它,我们得从国债是啥说起。
国债就是国家发行的债券,主要用于弥补财政赤字、补充国家财政资金。
对于个人来说,投资国债,就等于我们把钱借给国家,等到期了,国家再给我们还本付息。
当然,国债的种类有很多,不是所有的都是个人能够买的。
而大家经常说的“抢购国债”,主要是指储蓄国债。
这类国债投资门槛较低,100元起投。且发行频次较多,除了特殊情况,一般每年3月至11月的10号都有发售。再加上保本保息的优点,也就成了很多中老年人、小白投资者追捧的对象。
对比之下,特别国债虽然也是国债的一种,却很“特别”。
一来它并非用于弥补财政赤字,而是在特殊时期针对特定用途发行的;二来它的发行并不是常态化的。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国总共发行了五次特别国债,分别在:1998年、2007年、2017年、2020年以及眼下的这次。
第一次是在1998年, 新发的2700亿特别国债用于补充四大行资本金。
第二次是在2007年,新发的1.55万亿特别国债用于组建中投公司。
第三次是在2017年,它是对2007年到期的特别国债的续发,总额6000亿。
而第四次呢,则是2020年发行的1万亿抗疫特别国债。
至于第五次,也就是眼下发行的7500亿了。
二、此次发行的特别国债有何用途?
时间回到2007年。
当年财政部发行的1.55万亿元特别国债中,有7500亿元于今年12月11日到期。

如此,新发行的7500亿元正好衔接上了这笔到期的特别国债。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也介绍称,2022年特别国债所筹资金用于偿还当月2007年特别国债到期本金。
至于此次发行的方式,财政部在通知中有提到。
这句话啥意思呢?简单的说,就是财政部会在一级市场面向有关银行发行特别国债,银行购买后,由央行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再将这部分特别国债全部买过来。
与此同时,大家颇为关心的票面利率,财政部网站数据显示为2.48%。
我们再来看看对市场的影响。
业内人士表示,这次的7500亿元特别国债并非新增资金,整体上对流动性影响不大。
至于债券市场,海通证券在研报中曾指出,从过往特别国债发行经验来看,新发特别国债对债市影响较大,而续发资金利率波动较小且以定向发行为主,对债市影响较小。
三、普通人能买吗?
问题来了:特别国债这么“特别”,咱普通人能买吗?
首先大家要知道的是,国债的发行方式有多种形式,主要有:定向发行、公开发行、定向+公开发行。
如果是定向发行,那主要针对的是银行等金融机构,我们就不能买。
但如果有向公众发行的部分,我们还是有机会买的。比如2007年的1.55万亿元特别国债采用的就是定向发行和公开发行相结合的方式。
因而个人究竟能不能买,要看特别国债选择的发行方式。
具体到此次,财政部已经明确是定向发行,所以普通人是无法购买的。
如果大家真的想要买国债,就要等到明年3月发行2023年储蓄式国债的时候再出手。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