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实施20亿逆回购操作,公开市场保持零投放零回笼平衡

人民银行实施20亿逆回购操作,公开市场保持零投放零回笼平衡"/

人民银行开展20亿元逆回购操作,意味着中央银行在货币市场上进行了一次短期资金的购买,以此来向市场注入流动性。逆回购操作是一种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从金融机构手中购买证券,从而向市场提供流动性。
公开市场实现零投放零回笼,说明在这次逆回购操作之后,市场上的资金总量没有发生变化。这通常意味着中央银行并没有改变市场上的流动性水平,即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
以下是对这一现象的可能解释:
1. "平衡市场需求":通过逆回购操作,中央银行可能是在平衡市场上的短期资金需求,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2. "维持政策立场":这可能表明中央银行目前对市场的流动性状况持中性态度,既不收紧也不放松。
3. "观察市场反应":中央银行可能在进行观察,看市场对于这种操作的反应,以决定未来的货币政策方向。
4. "其他因素":可能存在其他未公开的市场因素,导致逆回购操作没有改变市场流动性。
总之,这样的操作可能是中央银行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状况所做出的决策,旨在维护货币政策的稳健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相关内容:

>中国人民银行7月10日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当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80%。由于今日有20亿元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实现零投放零回笼。

昨日,短端利率全线下行,资金面边际转松。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隔夜下行7.5个基点,报1.679%。7天Shibor下行1.6个基点,报1.804%。从回购利率表现看,DR007加权平均利率下降至1.8039%,高于政策利率水平。上交所1天国债逆回购利率(GC001)下降至1.824%。

华西证券研报表示,日前央行重提“正回购”,市场对于流动性收敛、短端息差过薄等种种担忧,推动利率曲线大幅上行;然而,7月8-9日午盘央行均未公告新增公开市场操作,也让债市开始笃定,临时正逆回购操作可能是修正利率走廊的关键一步,而非短期市场的针对性调控手段。从理论上来看,正逆回购操作的提出可能对市场的短期影响较小,可能更多地在引导市场根据新的利率走廊构建对应的定价框架。

发布于 2025-06-23 22:22
收藏
1
上一篇:500亿元保险私募大基金逆市布局,股市低迷期勇闯价值投资新篇章 下一篇:央行再推史上最大规模14天逆回购操作,总规模突破万亿元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