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积极布局个人养老金市场,头部机构APP率先推出投资预约新功能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以下是对券商加速筹备个人养老金业务,以及头部机构APP上线投资预约功能的分析:
### 券商加速筹备个人养老金业务
#### 背景分析
1. "政策推动":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个人养老金发展,旨在缓解养老压力,提高居民养老保障水平。
2. "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关注个人养老金,希望借助专业机构进行养老资金的管理和投资。
#### 具体措施
1. "业务布局":券商积极布局个人养老金业务,包括产品开发、销售渠道建设、客户服务等方面。
2. "产品创新":推出多样化的养老金产品,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如定期存款、债券、基金等。
3. "合作拓展":与保险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共同推动个人养老金业务发展。
#### 预期效果
1. "提升市场竞争力":通过个人养老金业务,券商可以拓展客户群体,增强市场竞争力。
2. "增加收入来源":个人养老金业务有望成为券商新的收入增长点。
### 头部机构APP上线投资预约功能
#### 背景分析
1. "用户体验":为满足用户需求,头部机构APP推出投资预约功能,提高用户体验。
2. "业务拓展":通过投资预约功能,机构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拓展相关业务。
#### 功能介绍
1. "投资预约"
相关内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域 深圳报道
个人养老金落地箭在弦上,证券公司正加速备战。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国泰君安证券等数家头部券商相继在APP上线了个人养老金投资预约功能。
10月18日,国泰君安相关人士表示,国泰君安君弘APP于9月上线了个人养老业务预约功能,待专区正式上线后将会通知客户办理相关业务。
此外,中信证券、银河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东方证券等多家头部券商也在积极筹备和布局,有的券商已完成制度设计、团队组建、系统搭建和联调测试工作,有的券商则推进投资者教育工作,开展个人养老金相关投教工作,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养老准备意识。
“个人养老金落地进一步提速。”招商证券分析师王武蕾认为,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各类个人养老金融产品的配套细则或试点都在逐步浮出水面,从已发行的试点产品来看,公募基金、银行理财和保险机构推出的养老金融产品呈现差异化竞争的格局。
多位业内人士也表示,个人养老金作为长期投资品,前景广阔,潜在入市金额超万亿,对渠道端来说客户粘性更强,利于扩大品牌效应,衍生客户价值空间较高,利好排名靠前的渠道机构。

券商加速备战
目前,国泰君安君弘APP已上线的个人养老金投资预约功能。
具体来看,主要包括个人养老金制度介绍、参与对象、参与好处、参与及领取条件、账户特点、个人养老金投资范围及养老计算器等七部分内容介绍。
在账户特点方面介绍,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度,缴费完全由参加人个人承担,实行完全积累、封闭运行。
在参与好处上,重点提及税收优惠,即参加人每年缴纳个人养老金的上限为12000元,此部分金额享受税收优惠。
对此,国泰君安相关人士表示,待专区正式上线后将会通知客户办理相关业务。
与此同时,华泰证券、东方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中信证券等多家头部券商也在加速部署相关业务。
据悉,银河证券已初步完成制度设计、团队组建、系统搭建和联调测试工作,并将持续做好养老规划投教工作。中信证券已经完成养老金底层系统建设,并联合多家开户银行通过了中登公司举办的准入测试和四方联测。东方证券在顺利通过了中国结算组织的四方联测准入测试之后,将着重在前端APP开发、业务测试、银行合作、制度建设等方面持续推进。
此外,多家券商推进个人养老金投资者教育,中信证券、银河证券、中信证券、东方证券都开展个人养老金相关投教工作,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养老准备意识。
此前,中信证券资产管理业务董事总经理刘曼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资管新规实施以来,公司以客户需求为驱动力,在养老、机构服务、财富管理等领域不断拓展业务,比如,中信证券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年金组合超过200个,服务企业年金客户涵盖中央企业、大型金融机构、地方大中型国有企业等,社保、基本养老、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等业务长期投资业绩表现良好,未来将继续在养老投资、机构业务和财富管理领域积极布局。
某头部券商人士表示,个人养老金作为长期投资品,前景广阔,潜在入市金额超万亿,对渠道端来说客户粘性更强,有助于金融机构财富管理客户基础的扩大、用户粘性的增强以及品牌效应提升下带来额外的资金及服务需求。
15家券商或具代销资格
今年4月,《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明确规定,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资金可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同时,参与个人养老金运行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由相关金融监管部门确定,并通过信息平台和金融行业平台向社会发布。
6月24日,证监会发布了《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进一步针对个人养老金产品销售提出了制度性要求,其中提到代销机构应满足相关条件,包括经营状况良好,财务指标稳健,具备较强的公募基金销售能力;最近四个季度末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保有规模不低于200亿等。
根据征求意见,部分头部券商满足代销个人养老金投资基金的要求。
根据天相投顾的测算,全市场共有39家销售机构或满足参与业务要求,包括招商银行、工商银行等18家银行机构,华泰证券、中信证券等15家券商以及蚂蚁基金、天天基金等6家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
券商系总数排在第二位,共计15家,包括华泰证券、中信证券、广发证券、招商证券、中信建投证券、银河证券、平安证券、国泰君安证券、国信证券、兴业证券、东方证券、海通证券、长江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和方正证券,这也就意味着,这15家券商或具个人养老金产品代销资格。
东吴证券非银金融胡翔认为,个人养老金投资基金将带来丰厚的产品代销费用,目前利好头部机构。尽管个人养老金缴纳上限是每人每年1.2万元,但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基础庞大,代销规模仍不容小觑。
开源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高超认为,银行、券商及三方领域的头部机构均有望获益。渠道方可以根据投资人申请提供相关账户服务,有利于独立完成个人养老金从开户到产品销售环节的业务闭环,预计个人养老金对于渠道端原有竞争格局影响不大。银行渠道在账户开立以及银行理财等多元产品销售上更加受益个人养老金政策。
高超则预计个人养老金对渠道端初期的增量规模影响有限,但是个人养老金作为长期投资品,客户粘性更强,利于扩大品牌效应,衍生客户价值空间较高,利好排名靠前的渠道机构。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