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正式落地,楼市迎积极新风向
降准,即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市场流动性而采取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以下是从几个方面分析降准对楼市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
1. "降低贷款成本":降准意味着银行有更多的资金可以用于贷款,这可能会降低房贷利率,从而降低购房者的贷款成本。
2. "增加市场流动性":降准会增加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使得资金更容易进入房地产市场,有助于稳定和提振房地产市场。
3. "促进投资需求":降低贷款成本和增加流动性会促使一些潜在购房者加速购房决策,从而增加房地产市场的投资需求。
4. "提振房地产市场信心":降准通常被视为对经济前景的积极信号,这可能会提振市场信心,增加购房者的购买意愿。
5. "促进房地产企业融资":降准有助于房地产企业获得更多的融资渠道,改善其财务状况,进而可能增加新项目开发和市场供应。
6. "稳定房价预期":如果市场预期未来房价会稳定甚至上涨,那么降准可能会抑制房价过快下跌的风险。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降准对楼市的影响并不是立即显现的,其效果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此外,楼市的稳定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经济环境、政策调控、供需关系等。
总的来说,降准对楼市产生积极影响的可能性较大,但具体效果还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相关内容:
本报记者 张芗逸
降准在5月15日正式落地。
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5月7日发布公告称,自2025年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下调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5个百分点。
此次降准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经历本次降准后,金融机构平均存款准备金率降至6.2%。
“本次降准如期落地有望明显提振市场信心,居民购房压力有望进一步减弱,对于促进购房需求释放将产生实质性利好。同时企业融资成本也将继续回落,对于房地产企业资金面的改善也将产生积极影响。”谈及降准落地对房地产领域的影响,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降准将持续增强银行的可贷资金,而房地产相关贷款业务依然是今年商业银行投放的重点领域。因此,降准将持续增强个人按揭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等贷款资金对房地产市场的支持。
去年9月份,央行曾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结合降息、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和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优化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等举措,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供了重要支撑。
当前,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积极变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3%,降幅比去年全年收窄9.9个百分点。
在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面也有所改善,一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中,国内企业贷款4441亿元,其降幅比1月份至2月份收窄3.8个百分点。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房地产贷款余额增加7500多亿元,其中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创2022年以来单季最大增幅。
“在居民消费信心仍待提振的背景下,稳楼市政策仍需持续发力,呵护前期效果。”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稳住楼市股市”政策的持续加码,对于稳定居民财富效应、提振社会预期、畅通内需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已成为房地产领域的重要任务。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在严跃进看来,此次降准将带来综合效应。随着流动性的进一步释放,城中村及危旧房改造、收购存量商品房和存量闲置土地收储等工作均有望得到更多支持,给房地产市场带来积极影响。此外,金融支持住房消费的动力也较为充足,将持续促进二季度住房消费系列工作。
陈文静认为,除了落地降准之外,未来更多资金支持配套政策也将逐步落地落实,促进住房需求释放,改善企业资金压力,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编辑 乔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