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申报进入倒计时!聚焦新领域与关键要点解析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申报进入倒计时!聚焦新领域与关键要点解析"/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申报的倒计时意味着国家可能正准备发行一项新的长期国债,以支持特定的经济项目或政策目标。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新领域和要点:
1. "资金用途": - "基础设施建设":长期国债可能用于支持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经济长期发展。 - "科技创新":可能用于支持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 - "绿色环保":可能用于支持环保项目,如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等,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2. "期限和利率": - "期限":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期限可能较长,如10年、20年甚至更久,以适应长期项目的资金需求。 - "利率":利率设定可能根据市场情况、通货膨胀预期以及国家宏观调控需要来决定。
3. "发行规模": - "规模":发行规模将根据国家财政状况、经济需要和市场化原则来确定。
4. "申报流程": - "申报主体":申报主体可能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或特定的国有企业。 - "申报程序":申报流程可能包括项目评估、申报材料准备、审批等环节。
5. "市场影响": - "利率市场":长期国债的发行可能会对利率市场产生影响,尤其是长期利率。 - "资金流向":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可能会引导资金流向特定的行业

相关内容:

an style="font-size: 20px;">2025年1月底,各省发改系统下发超长期特别国债的申报指引,普遍要求在2月中下旬提交资金申请报告,3月提交到省级发改部门。目前只有半个月的窗口期,超长期特别国债的申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


一、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投向领域变化


与2024年相比,2025年超长期国债的投向领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两重”项目支持方向更多元、支持领域更细致,“两新”项目则新增部分新领域。

“两重”方面:在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两重”建设支持的八方面17项重点任务的基础上有所调整,支持方向和支持领域进一步拓展,也更加具体和细致。除继续支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高等教育提质升级等重点任务外,还将水利支持范围拓展至全国大中型灌区、大中型引调水工程、重点都市圈城际铁路建设等项目纳入支持范围;同时,在全国范围全面实施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

“两新”方面:则将设备更新支持范围进一步扩大。在工业、环境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物流、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更新以及回收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将支持范围扩大到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能源电力、老旧电梯等领域设备更新以及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和安全改造等领域。

(具体可咨询当地有关部门)


二、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申报要点


1、“两重”方面:

所有申报项目的建设内容不得含有房地产开发、楼堂馆所建设,以及国家政策限制或禁止性内容。

(1)新开工项目

①能够在2025年底前开工建设,并形成一定的实物工作量。

②具备一定前期工作基础,已完成审批、核准或备案手续,优先支持已办理完毕项目用地、环评、用能等各项手续的项目。

③除少数关键领域加力支持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内投资等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错位安排。

(2)在建项目

①手续齐全,能够在2025年形成较大的实物工作量。

②除交通、水利等领域投资规模大、周期长的项目,已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的项目,以及《“两重”行动方案》直接明确的项目和工程外:主体开工时间在2022年1月1日之后,投资额1亿元以上,投资完成额未超过80%。

③对已安排2024年及以前年度中央预算内投资或2023年增发国债的在建项目(开工时间2024年12月31日及以前),各类资金安排总额不得超过所属领域最高支持比例。

④对已安排2024年及以前年度中央预算内投资,但截至2024年12月31日仍未开工的项目,不得安排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

2、“两新”方面:

所有申报项目的建设内容不得含有房地产开发、楼堂馆所建设,以及国家政策限制或禁止性内容。

(1)申报条件

申报项目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投资管理的各种规定,需要履行审批(核准、备案)、城乡规划、用地(用海)审批、环评、节能审查的项目,申报前应完成相关前期手续办理。对完成审批(核准、备案),急需支持但缺乏部分手续的项目,应按权限由各级人民政府或有关行业部门出具开工前完成相关手续办理的书面承诺函,并附各项前期工作完成时间表和责任人,确保项目合法合规建设,能够在2025年底前开工并形成较大实物工作量。

(2)资金使用

项目资金拼盘应完整闭合,项目各渠道资金相加应等于总投资,且资金结构应相对合理。各渠道资金应有相应证明,地方财政性建设资金由当地政府或财政部门出具资金能够到位的承诺函,并明确是否增加地方政府债务;企业自有资金应提供银行存款等证明材料。

(3)项目遴选

已经获得中央财政投资或其他部门支持的项目原则上不得重复申报,已经申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其他领域或国家其他部门相关资金支持的项目不得多头申报。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或安全生产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的单位的项目不得申报。


三、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申报注意事项


1、加强前期工作准备,提高项目成熟度

加快前期推进,保障项目成熟度:对未开工项目,项目单位要深入核实各类要素保障情况。政府投资项目按照初设批复深度要求进行督导,对土地、环评、资金等关键要素保障事项逐一梳理确认,确保项目前期工作扎实到位。比如,在实际工作推进中,“两重”项目申报至少要达到初步设计的深度甚至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才有一定竞争力,“两新”项目要达到招采流程或者签订设备购买合同等要求才能提高通过率。

2、注意申报要求变化,保障项目契合度

遴选项目时要注意申报要求变化,比如2025年的超长期国债项目都要求在2025年底前能开工建设,并形成一定的实物工作量,2025年无法开工的项目非必要不要填报。此外,大部分“两重”领域的项目要求总投资1亿元以上,投资额较小的项目建议申报其他口径的资金或者将同类项目整合包装后统一申报;“两新”领域的项目今年对投资的要求大多数降低到2000万以上,文旅、粮油加工等领域的“两新”项目投资门槛要求1000万以上,大大降低了申报难度,符合要求的相关单位和企业建议积极申报。

3、提升申报工作效率,抓住申报窗口期

2025年超长期国债申报时间紧、要求高。各项目主体要选择专业的咨询公司,并与咨询公司、职能部门、发改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交流项目进展情况,共同协商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实现预期目标。

发布于 2025-07-04 19:01
收藏
1
上一篇:84元/股!今日高价新股申购开启,盘前关注这些重要消息 下一篇:30年超长期国债,是否需持有到期?中途可否随时领取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