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调整之际,我们是否应该考虑换股追击港股?

A股调整之际,我们是否应该考虑换股追击港股?"/

关于是否换A股追港股,这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投资决策问题。以下是一些可以考虑的因素:
1. "市场表现":分析A股和港股近期的市场表现,包括涨跌幅、行业热点、估值水平等。
2. "经济环境":考虑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如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国际贸易关系等。
3. "行业趋势":分析A股和港股的主要行业发展趋势,比如哪些行业在两个市场都表现较好。
4. "估值水平":比较A股和港股的估值水平,包括市盈率、市净率等指标。
5. "风险偏好":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决定投资方向。港股市场可能波动较大,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可能需要谨慎。
6. "汇率因素":如果涉及人民币兑换外币,汇率波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7. "政策因素":关注国家政策对两个市场的影响,比如外资准入、税收政策等。
8. "个人投资策略":根据您的个人投资策略和目标,选择更适合的市场。
在做出决策之前,建议您咨询专业的金融顾问,进行详细的市场分析和风险评估。此外,分散投资也是降低风险的有效方法,您可以考虑将资金分散投资于A股和港股市场,以实现资产配置的多元化。
最后,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相关内容:

前几年,港股几乎算是狗屎般的存在,特别是2020-2023连跌四年之后,被很多看衰者视为即将永久歇菜——成为一个边缘化没有希望的市场。

然而,从2024年起港股开始变得画风迥异,连续两年出现上涨,特别是2025年上半年,市场表现明显要强于A股,并且牛股辈出,例如泡泡玛特、老铺黄金、蜜雪冰城、小米等,可谓精彩纷呈。一时间再度引起了许多A股股民的羡慕嫉妒恨。

对于港股的逐步走强,许多事后诸葛又开始寻找各种各样的原因,有人说目前全球主要国家均处于降息周期并且随着美债危机发酵美元资产吸引力下降香港上市的优质人民币资产成为外资的替代选择之一为港股提供了流动性支持,成为引发牛市的直接诱因。

还有人说得益于新兴消费企业的崛起,类似泡泡玛特、蜜雪冰城、小米均以服务消费与情绪消费为主导更贴近年轻人的悦己消费需求,更能顺应消费领域的时代变迁进入快速扩张阶段相较于传统消费股成长空间更大业绩增速更快。

说法虽多,但在我看来纯粹只是为了结果在挖掘原因。市场情绪就是一个大杂烩,只要出现上涨或下跌,一定可以从中找出各种各样似似而非的理由。

不过,如果透过现象看本质,归根结底最关键的原因其实只有一条,就是在经历过2018-2023六年熊市之后,港股比A股跌得更彻底,整体估值更低,因此在各种利好因素的刺激下,水往低处流更容易产生行情而已。

当然,不管怎么讲,上涨就是硬道理。鉴于相对强势的表现,许多跟风者又开始准备转换阵营,积极投身于港股。

我个人却认为如果你之前就有投资港股,那么现在继续呆着里面即可,若是没有,则完全没有必要非得现在跟风换马。

一是当前内地上市公司已占港股比例高达75%,成为了绝对主导力量。换句话说A、H两市基本已成为一种共生体,反映的其实都是内地经济的发展情况。

如果未来港股长期向好,那么A股自然也差不到哪里去,若行情仅为昙花一现,那么现在再去追,则显然已失去意义。

二是由于此消彼长的不同市场表现,进入2025年之后,恒生AH股溢价指数出现了破位下跌走势,目前已下行至128左右,与2024年2月份巅峰时刻的161.36相比,明显已下降了不少。

从长期理性的视角来看,A股相对于H股流动性更好,约等于没有红利税,且还拥有打新必赚这种免费彩票福利,可以说溢价维持20%左右应该是合理的。因此当下的H股,在溢价方面相对于A股已没有太高的吸引力可言。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发布于 2025-07-04 19:19
收藏
1
上一篇:港股逆袭美股,A股补涨潜力几何? 下一篇:开了股票账户,仅买国债逆回购可行吗?揭秘投资新趋势